新世纪以来吴宇森电影及获奖作品分析

2017-06-09 10:54成嘉欣
资治文摘 2017年2期
关键词:吴宇森叙事策略获奖作品

【摘要】作为当前我国华语电影史上一位不得不提的著名导演,吴宇森及其电影作品在华语影坛甚至国际影坛上均占有一席之地,其作为我国第一位进军好莱坞的电影导演,一直被看做是电影界的“华人之光”。其早年间拍摄的《喋血双雄》、《纵横四海》等经典电影时至今日仍然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进入新世纪以后,吴宇森先后也导演了诸多电影,并在国内外斩获多项殊荣。基于此,本文将从简单论述吴宇森及其新世纪以来的电影作品作为研究切入点,同时以其参与制作的电影《剑雨》为例,立足于叙事策略的角度,将其同李安、王家卫的电影进行分析比较,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吴宇森及其电影作品。

【关键词】吴宇森;电影评析;获奖作品;叙事策略

引言

从上个世纪开始,吴宇森便在电影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英雄本色》、《变脸》等影片的相继出现,更是奠定了其在华语电影界乃至世界电影界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吴宇森先后导演拍摄了《碟中谍2》、《风语者》、《赤壁》以及《太平轮》等作品,口碑有好有坏,人们对吴宇森的评价也开始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但不置可否,吴宇森电影中惊心动魄的动作场面以及对人性的探究等均值得后人学习和深思。因此,本文将重点针对新世纪以来吴宇森电影及获奖作品进行简要分析。

一、吴宇森及新世纪以来电影作品概述

1.吴宇森

1946年9月22日,吴宇森出生在广东省广州市,五年之后吴宇森跟随家人移居到香港,中学毕业之后吴宇森只身前往台湾学习艺术专科,并从此踏上了他自己的电影旅程。与其他科班出身的电影导演不同的是,吴宇森并未接受过电影拍摄方面的系统教育,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只是简单地拍摄了一些实验性的短片。后期吴宇森跟随著名电影导演张彻学习电影拍摄,并由此正式开启了吴宇森导演电影的新篇章。其在26岁时拍摄的电影处女作《铁汉柔情》正式上映。随后其指导了《帝女花》、《发钱寒》等多部口碑的票房双丰收的电影作品。后期其加入徐克工作室拍摄的《英雄本色》则成为其导演历程中的一大关键转折点,该部电影的巨大成功也为吴宇森奠定了在电影界中的重要地位,并一举推动其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军好莱坞的电影导演。进入新世纪以后,吴宇森导演的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其更多的是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电影创作,但在此期间仍然有几部电影值得人们深入研究,本文便立足于其新世纪以来的电影以及获奖作品,进行简要分析论述。

2.电影作品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新世纪以后由吴宇森执导的电影作品。在2000年到2003年,吴宇森一直在美国好莱坞拍摄电影,在这一期间内,吴宇森先后导演了动作冒险大片《碟中谍2》、电影《风语者》以及《记忆裂痕》。从2008年开始,吴宇森正式回归华语影坛,并先后拍摄了《赤壁》、《太平轮》这两部长篇故事电影,在2016年吴宇森将联合中、韩、日共同拍摄动作电影《追捕》[1]。

3.获奖经历

进入到新世纪之后,吴宇森先后两次被香港政府授予“紫荆星章”,其本人于2009年第1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凭借其其拍摄的电影《赤壁》斩获华语电影海外贡献奖,在2010年吴宇森仍然凭借此片在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荣获终身成就金狮奖,一举成为华语影坛第一位荣获此项殊荣的电影导演,威尼斯甚至将9月3日定为“吴宇森日”。该片同时也在中国第十三届电影华表奖中荣获最佳影片大奖,在日本每日电影大奖当中荣获最佳外语片将并且该片也在其他多项电影评奖中斩获殊荣。

二、新世紀以来吴宇森电影分析

1.《碟中谍2》

吴宇森在2000年执导的电影《碟中谍2》,前身为上个世纪由派拉蒙影业出品的同名电影《碟中谍》,主演为好莱坞“硬汉”汤姆·克鲁斯、多雷格·斯科特等,讲述的是特工队小组成员先后被杀,队员伊森·亨特为查明真相同恐怖分子肖恩·安布罗斯斗智斗勇并最后获取胜利的故事。虽然吴宇森为该片导演,但事实上则是由电影制片兼主演汤姆·克鲁斯掌握着电影的绝对主导权,因此吴宇森难以参与到电影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故事情节安排等核心环节当中,但其将关注重点放置在了形式层面当中,打造出了一幅幅独具风格、惊心动魄的“火爆”动作场面,并对后期的动作电影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譬如说在影片中主角同反派之间上演的精彩追逐场面,汤姆·克鲁斯为躲避追杀驾驶摩托车逃亡,其通过突然沙策、转身举枪等一系列动作成功躲避了追杀,并造成反派汽车失控翻车,此时汤姆·克鲁斯开枪射中对方汽车油箱导致汽车突然爆炸。在这一连串流畅的动作当中,吴宇森品试用了多组镜头组合技巧,并且通过频繁切换升格镜头与正常镜头,利用不断变化的机位和重叠剪辑等多种方式形成了独属于吴宇森的风格。在《碟中谍2》当中,吴宇森延续了其拍摄《喋血双雄》、《英雄本色》时期惯用的电影拍摄手法,侧重表现出一种“暴力美学”营造出强烈又震撼的视听效果,善于使用各种“火爆”的镜头拍摄技巧,这与当时好莱坞流行的碎片化、平民化后现代主义审美不谋而合。在其以往的电影当中,各种枪林弹雨、汽车追逐、搏命跳海等大获成功的电影场面和动作、镜头设计均出现在了《碟中谍2》当中,此类电影画面也非常迎合当时好莱坞电影的审美需求,因此使得该部影片在好莱坞中大获成功,稳固了吴宇森在好莱坞电影界内的重要地位[2]。

2.《风语者》

吴宇森虽然通过将其拍摄早年香港动作电影中善于使用的拍摄手法和拍摄技巧继续沿用在其执导的好莱坞电影当中,并且再次获得了一定成功。但是无论是在电影内涵还是电影风格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膨胀、浮夸和自我放大之感,并且与其以往拍摄的电影,尤其是“英雄类”电影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因此其在好莱坞中拍摄的动作影片在内地的口碑和票房并未到达预期理想。此时的吴宇森开始寻求突破与创新,其在2002年拍摄的《风语者》便是吴宇森的突破之举,其首次尝试和挑战了自己并不熟悉的美国二战题材,希望能够在保留自己独有风格的同时驾驭住战争片,但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风语者》在票房和口碑上均未获得成功,而造成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与其之前指导《喋血街头》失败的原因基本相同。吴宇森善用的电影表现手法使得其拍摄的电影总是带有一种浓郁的浮夸风,夸张的电影场面也使得整部电影的真实感明显不足,而且在《风语者》当中,吴宇森再次诠释了“暴力美学”,但电影中多次出现战争和死亡镜头,甚至对战争中的死亡进行了美化处理,使用重叠剪辑的手法简单叠加若干镜头的方式使得战争情境缺乏真实性,而其通过将以往拍摄《英雄本色》时习惯表现男性之间的情谊以及沉郁的个人情怀用于战争片拍摄中,本身是不合时宜的,与当时观众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审美需求并不相符,加之缺乏现实的煽动力作为吸引点,也使得观众很难接受电影人物和故事情节的设定。

虽然我们通过观看影片可以看出,在《风语者》当中吴宇森也有像《铁十字勋章》借鉴之意,即通过故意将暴力场面和战争场面进行美化,用于反映出战争中的暴力能够实现人类心灵以及自私本性的净化和涤荡作用。吴宇森沉醉于营造和展示虚幻的、黑暗的黑帮世界,并尝试将各种普世价值观如公平、善良等融于其中,但在此过程中吴宇森并没有处理好社会现实与虚幻电影情节之间的关系,因此当前尝试将历史政治等融入在电影当中时,则将整部影片浮夸、矫揉造作、真实性与人文深度不足等缺点彻底暴露出来,最终造成《风语者》的失败。在此之后,吴宇森开始尝试转变电影风格,其拍摄的电影《致命报酬》为科幻类的动作题材,但不同于以往其拍摄的《喋血街头》、《英雄本色》等动作影片,在《致命报酬》中影片一直呈现出一种克制、内敛的风格和情感,吴宇森在对男性情谊等方面的塑造也相对弱化,如果说之前吴宇森拍摄的电影还有着追逐审美价值等特点,那么在《致命报酬》当中吴宇森则完完全全展示了自身以及影片的商业价值[3]。

3.《赤壁》

在2005年之后吴宇森开始有意识地回归华语影坛,但其以导演身份拍摄的电影作品并不多,更多时候吴宇森是以制片人或是监制等身份参与电影拍摄与创作,其先后拍摄的《记忆裂痕》、《桑桑和小猫》等影片大多为公益片或是广告片。直到2008年《赤壁》和2009年《赤壁2:决战天下》的先后上映,才表明吴宇森正式回归华语影坛。尤其导演拍摄的《赤壁》作为其在新世纪以后在内地拍摄的第一步故事片,由金城武、梁朝伟、张震、林志玲等人参与演出,影片开场为长坂坡之战,以曹操击败刘备为故事背景,影片讲述的是孙权、刘备等人,在诸葛亮与周瑜的共同主持下联合抗曹的故事。此时的吴宇森深知其导演风格的优势与不足,因此在《赤壁》以及《赤壁2》当中,吴宇森开始有意收敛其原本浮夸的形式风格,力求用真实、内敛、克制的拍摄手法展现出大气磅礴的历史史诗,以有效满足历史战争片的实际需求,通过淡化其个人痕迹,吴宇森意在引导观众避免过度关注形式,反而将关注点放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主题当中。

在两部影片中吴宇森并没有过于注重还原真实历史,也没有刻意将人文深度融入于影片中,反而通过轻松浅白的拍摄手法和表达方式,使得两部影片均带有当代色彩。譬如说在整部影片当中,周瑜和诸葛亮没有针锋相对的紧张之感,两人的对话非常“接地气”,甚至带有一定的时尚色彩,仿佛营造出一种穿越的意境。与此同时,与以往该类题材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不同的是,吴宇森在《赤壁》当中塑造的曹操与其说是老谋深算的乱世枭雄,不如说是嚣张跋扈的黑帮大佬。而这与其以往拍摄的《喋血街头》、《风语者》等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赤壁》中的吴宇森可以避开了自己的不足,并且特地预留出一些“破绽”用于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评论,并以此作为一种商业噱头,尤其是吴宇森通过联合内地、港台、日本等多方的电影力量,完成了一次成功地对“普世趣味”的探索,而该影片也为吴宇森带来了诸多奖项和殊荣,为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4.《太平轮》

2014年吴宇森执导拍摄的电影《太平轮》先后在两岸三地上映,在這部以历史灾难为题材的电影当中,吴宇森选择在历史事实“太平轮沉船事件”的基础之上,通过虚构了三段爱情故事用以展现出人性在面对灾难时的挣扎、贪婪、自私、博爱等众多矛盾冲突的表现,吴宇森希望能够借助影片表现出自己对于个体在大时代背景下的理解之情,以及其自身在面对命运、希望等方面的深刻体会。《太平轮》中想要登船的人最终没能登船,而不像上船的人则在阴差阳错之下被迫登上了太平轮,这一电影表现也是吴宇森对“命运”的展示。吴宇森将自己对于历史、社会、人性等众多方面的思考融入其中,通过穿插两场重大战争,将人性与命运的冲突对抗和困境中人挣扎求生的本能以及想要活下去的希望,借由三段虚构的爱情进行充分表示,在历经生离死别之后电影人物选择了谅解、选择了共同迎接新生命。影片展现出的人性和爱情的温暖远远大于金钱与成功的重要性,而根据吴宇森自己所言,这也将成为其日后拍摄电影的感情基调和具体方向。从本质上来说,《太平轮》与其以往拍摄的《英雄本色》和《纵横四海》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即均向展现各表达一种独属于旧时代的情怀。

三、吴宇森与李安、王家卫的电影叙事策略分析

虽然在中国电影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著名导演以及优秀的电影佳作,但是在这众多电影导演当中,能够被称之为“作家型导演”的应该只有李安、王家卫和吴宇森三位。虽然从电影风格上来看三位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共同之处,李安习惯展现人文底蕴尤其是善于使用动人、深刻的叙事手法,而王家卫则比较请先与展现人物精神气质,习惯使用各种带有先锋意味的视觉影像。而吴宇森则对“暴力美学”青睐有加,但三位电影导演均对华语武侠电影情有独钟。因此本文将以吴宇森的《剑雨》以及李安的《卧虎藏龙》和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为例,分别从叙事主旨、叙事方式以及叙事内容出发对三者进行分析比较。

1.叙事主旨

在叙事主旨方面,吴宇森的《剑雨》表现出明确的“去江湖化”,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均想要退出江湖,几位主要人物不仅是江湖人士,其同样也有着寻常百姓的身份,电影通过主要人物的两种面孔与身份用以展现出江湖与市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而在电影最后,男女主人公放下仇恨共同退隐江湖,也表达了一种从浮躁中回归平淡和本真的价值取向。同样在《卧虎藏龙》当中,李慕白行走江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彻底从江湖中退出,而玉娇龙虽然在最开始的时候对江湖非常向往,但随后其经历了一系列厮杀之后最终以跳崖的方式寻求解脱。在《东邪西毒》当中,王家卫将原本被看做是侠义代表的洪七公变为通过获取佣金的杀手,电影结局中洪七公最后带着妻子共同闯荡江湖,但此种入江湖和出江湖本身已经没有明显分别。在叙事主旨方面,吴宇森、王家卫和李安共同有意避开传统的复仇主旨,注重展示江湖人物内心渴望寻常和安定的思想感情[4]。

2.叙事方式

在叙事方式上,李安的《卧虎藏龙》中破天荒的使用了插叙手法,用长时间的闪回画面和精心的色彩与构图,从玉娇龙回忆的角度出发展现人物曾经和现在的感情状态。传统的武侠电影中原本分明的正邪对立在影片中的比重有所降低,而戏剧冲突则占据了更大的比重,使得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吴宇森的《剑雨》则与其以往拍摄的《变脸》有着相同的叙事套路,通过将整个故事放置在武林争霸背景之下,吴宇森通过为故事线索赋予一个合理化的解释,即主人公厌倦腥风血雨的江湖想要回归正常生活的解释,通过在其中增加矛盾冲突使得影片的叙事肌理更加明显,但其不同于《变脸》中拥有大量的对手生活,《剑雨》的戏剧效果相对平淡许多。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则是使用了最为怪诞的一种叙事方式,其虽然看似适宜时间为叙事线索,但整个影片当中到处都是王家卫自身的离题即兴发挥,其通过使用碎片化的故事结构用以展现在错乱时空下人物之间的错乱情感。

3.叙事内容

在叙事内容方面,吴宇森的《剑雨》为影片中的主要人物均安排了两种身份与面孔,使之不同于传统武侠当中的人物原本或善或恶的脸谱表情,而是借助不同身份与面孔,在表现主人公游走在江湖与市井当中的同时实现对人性表层及欲望的深入探究。在李安的《卧虎藏龙》当中,李慕白和俞秀莲一直囿于道义和爱情的矛盾冲突,使得两人的爱情之路一直充满坎坷与艰辛。而少年时的玉娇龙也一直在现实与理想中徘徊和挣扎,主要人物均面临着一种抉择性的悲剧。王家卫的《东邪西毒》中使用了独特的人物造型和经典深刻的人物台词,在各种隐喻性意象的帮助之下,王家卫通过向观众展示出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用以表现出其对记忆与遗忘的思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吴宇森作为当前华语电影中的“泰斗”级人物,其对中国电影史乃至国际电影史的发展均作出了突出贡献。无论是其早年间拍摄的《喋血双雄》、《英雄本色》还是最近几年拍摄的《太平轮》、《赤壁》,我们可以明确了解到吴宇森本人对自身的电影风格非常了解,虽然在其拍摄的影片当中主题略显单薄,甚至存在一定的浮夸之风,但是其仍然拥有独属于其个人的形态与认知价值,尤其是吴宇森使用兼具浪漫和诗意的形式表现出一种超于现实的暴力和动作镜头,展现出了一种别样的暴力美学色彩。

【参考文献】

[1]胥宇虹.吴宇森电影“暴力美学”的反思[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61-164

[2]张会军,马玉峰.动作:一种力量,一种感情著名华裔电影导演吴宇森谈电影与梦想[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04:79-87

[3]周兴杰.李安、王家卫、吴宇森与华语武侠电影的叙事策略转变[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80-83

[4]劉婷婷.回望“乱世浮生”里的人性光辉——评吴宇森电影《太平轮(上)》[J].运输经理世界,2014,23:88

作者简介:成嘉欣(1995.05.28);性别:女,籍贯:广东省深圳市,学历:本科,在读广州大学;现有职称:深圳市家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行政总监;研究方向:电影电视方向。

猜你喜欢
吴宇森叙事策略获奖作品
2022年下半年卡通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我请你吃雪糕
见谊忘利
2018年荷赛奖获奖作品精选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BBC纪录片对中式教育的影像构建
吴宇森的光影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