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志贺直哉《学徒的神仙》中的调和思想

2017-06-10 19:27蒋竹霖
牡丹 2017年8期
关键词:寿司店调和阶级

蒋竹霖

《学徒的神仙》是日本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的代表作。全文无论是各个人物形象,还是情节发展都贯穿了作者的调和思想。本篇论文将采取文本分析法,着重分析文中的调和思想并探讨该思想带给我们的启示,从而帮助读者从新的角度更加深刻地理解《学徒的神仙》这部作品。

一、引言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刻画了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A好似作者的化身,但笔者却不以为然。最后作者改变了初衷,这一改变的原因就是作者和A在故事发展中都融入了调和的思想,只不过调和的程度不相同,所以最终呈现的形象也不相同,其他人物也是如此。全文就是在这种调和的思想作用下得以发展,并暗含本质与人生哲理。

二、调和思想

(一)自我调和思想

第一章,仙吉正襟危坐在少掌柜身后,两手规规矩矩地放在围裙下面,他听着二人的对话,心理也在不断地暗想:自己知道那家店的,好想在那样上档次的店里打着官腔。这是仙吉内心的自我调和。当听了两位掌柜下一段对话,仙吉不禁反问,这时他流出了口水,又小心、沉默地咽了下去。这里仙吉由内心暗想转为外在表现,自我调和着生理和心理的差距。

第二章,仙吉趁着出差,在心理作用下故意从寿司店门前经过,想象着一片美好的样子,此刻,他肚子饿了,将剩下的四钱硬币弄得咔嚓作响,但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起初的念头,从店门前经过。这里仙吉生理与心理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是自我对追求美好事物与现实残酷差距的调和。当他把S店的公差办完后,却不知不觉沿路返回,本想就这样拐进那家店,但他最终却不紧不慢朝着另一家店走去。这里的情节好似上天安排好的,但实际上却是作者融入了自我调和的思想,他最终会来到这家寿司店。

第三章,A来到早就打听好了的寿司店,他在店外和店内都踌躇了一会。这是A好奇心与阶级观念的自我调和。

第五章,A想详细知道儿子长大了的具体数字,便打算买个体重秤,很巧来到了仙吉所在的那家店,他买了一台很可爱的磅秤,想家人一定会很高兴,然后他想趁此请仙吉吃饭,又由于让人家知道自己的名字会感到汗颜惭愧,所以他在账本上胡乱写了假地址和假姓名。这里有A对亲情观的自我调和,还有A对阶级观念的自我调和。

第七章,A和学徒分開后,他一直感到落寞和不快,原文中大量描写了他的内心独白,直到在和B见面以及欣赏Y夫人的独唱会期间,他的落寞感才几乎消失。这里A深层剖析自己的内心,他的落寞感一直不消失都是他自我阶级观念调和失败的表现。

第八章,作者描写了仙吉的内心独白:仙吉不经意间想起了前些天在那家寿司店出丑的事,他将前前后后所有事联系了起来,觉得A绝非凡夫俗子。这些巧合的情节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但实际上却是作者融入了自我调和的思想,并将仙吉引向朝着A是神仙方面想。这里表明作者也认为调和A与仙吉的阶级贫富差距是不可能的,仙吉产生这种想法便是作者自我阶级贫富观调和失败的表现。

第九章,A的落寞感随着时光流逝已经消失殆尽了,但他心里还是不舒服,不想经过那家秤店,不愿自己一个人去那家寿司店就餐。表明A内心自我调和还是失败,只有通过自己的行为去缓解那份“不舒服”。

第十章,作者描写了仙吉衷心地感谢A,由于担心自己习以为常,所以没再去那家店吃,而且每当自己悲伤或痛苦的时候,他总会想起A,他坚信A还会出现在他面前,并给他带来惊喜。这里仙吉自我调和了内心的不平衡,怀抱着希望去迎接未来。

结尾处,作者描写了自己的内心独白:原想续写后文结局,但考虑到这样写对学徒太过残酷,所以就此搁笔。从这可以看出作者与A形象是有出入的,确实小说和现实还是存在差距,作者在这种自我调和过程中改变了初衷。

(二)相互调和思想

第一章,掌柜是坐在柜台的格子门里,百无聊赖地吸着烟,少掌柜则是坐在火盆旁边看报纸。这是他们“富人”间生活习惯的相互调和。搭话更促进他们间的这种调和,他们休闲地谈论着时节性食物,互相毫无顾忌地讲着心中所想,仿佛他们所讲就是最好的。

第三章,年轻的贵族院议员A听了同事B关于寿司吃法的谈话,便想亲自体验那样吃的感觉。这是富人对“外界”事物的好奇,相互调和心中的诙谐。然后,小学徒来到店里,他与店老板间的谈话,以及他们的动作与状态,便是调和他们间的社会地位的差距,这样小学徒便可勇气十足地走出去,店老板便可将被学徒拿过的寿司丢进自己的嘴里。

第四章,A将自己在那家寿司店的所见所想告诉B,B对此也一一回答。A说出了对小学徒的同情和如果帮助他就会产生不安感,B对这种不安感难以置信,然而A还是说出了想请小学徒吃一顿,B也表示赞成。这里显示了A与B思想道德的差距,成功地结束谈话便是相互调和了这一差距,他们保留对对方的意见。

第五章,A与掌柜间的谈话中,掌柜是那样有礼貌,A也很礼貌地、平常地应对,A对他并没有产生其他的“想法”。这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相互调和。

第六章,作者描写了A与仙吉的谈话,这是“富人”与“穷人”间的谈话方式,他们的动作与状态仿佛在情理之中,又仿佛在情理之外。A想调和他与仙吉的阶级贫富差距,但A的行为却暴露了这是不可能的。仙吉与老板娘的谈话,又暴露了仙吉“穷人”的身份,老板娘用这种谈话方式与语气,就是在调和他们的地位差距,这样才能不尴尬。

第七章,A听完独唱会回家后和妻子的谈话,表明了A想通过相互调和来消除自己心中的不安。而他并没有和B讲自己帮助小学徒的感受,这是因为他的落寞感有部分就是因为B,B是他的同事,但他却不能对B表露自己的真实感受。B或许也并不想听A讲这方面的事,这是两个不知心的朋友间的相互调和。

第九章,A对妻子打趣地说的话并没有笑,反而说自己这么胆小,不应草率地做那种事。表明A在与妻子相互调和的作用下,放弃了冲破阶级枷锁的思想。

三、启示

无论怎样的人,在心中都存在某些不平衡,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须不断地自我调和与相互调和这些不平衡,人类就是在不断地调和的过程中发展的。其次,劳动分工、阶级有无等都可以说是调和的方式,也可以说是调和的结果。一个社会的稳定程度在于自我调和与相互调和的力度,社会的维持也是在这种不断地调和的过程中进行。同样,在物种区分、季节变换等自我调和与相互调和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自然现象,自然得以形成,因此,自然也是在不断地调和的过程中形成的。

四、结语

本论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学徒的神仙》中的调和思想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将调和思想融入了各个人物的方方面面,并且在调和的作用下,情节得以顺利发展,各自达到新的平衡点。最终A没有摆脱阶级观念的束缚,作者继续努力让调和思想最大化,仙吉怀抱着那份信仰生活下去。这部作品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为我们今后对人、对事等带来了调和的思想,以寻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西华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寿司店调和阶级
有趣的寿司店
五味调和醋当先
日本顶级寿司店被米其林除名
从“调结”到“调和”:打造“人和”调解品牌
调和映照的双Lipschitz性质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第四调和线的新作法及其推广应用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阶级不消灭 我们就要贴“阶级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