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受力分析法在实心球项目上肢力量训练中的应用

2017-06-11 07:38吴剑雄
体育风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力量训练实心球

吴剑雄

摘要:为了实心球上肢力量训练更有针对性,本研究采用环节受力分析法,对实心球项目的最后出手动作进行研究,发现:胸大肌、三角肌、前锯肌、肘肌和肱三头肌等为实心球出手动作的原动肌,而前锯肌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和前臂屈肌群的训练容易被忽略,在指导学生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时要重点加强。

关键词:实心球;力量训练;环节受力分析法;原动肌

实心球是一项力量性和动作速度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以动作速度为核心的投掷项目。影响实心球成绩有三个因素,实心球的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及出手高度,其中出手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1、2]。出手初速度取决于腰腹力和蹬地力量的充分利用以及做出留后技术(预摆)和鞭打动作(最后用力阶段)[3]。可见,身体肌肉的快速爆发力在投掷的每个环节上都起到重要作用,其中,上肢的爆发力尤为重要。本人在实心球的训练实践中,依据运用环节受力分析法,分析实心球最后发力阶段上肢各个环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寻找参与实心球上肢鞭打动作中的原动肌,并针对这些原动肌,为学生制定了一套强化上肢爆发力的专项力量训练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见表1,2012年——201 4年我校体育术科考试实心球项目的成绩有了稳步的提升,而且保持在比较高的运动水平。男子平均成绩在14米以上;女子平均成绩在9.7米以上。以下是本人这几年对实心球训练理论和训练实践的总结,供同行参考。

一、环节受力分析法

“环节受力分析法”是根据环节运动中的受力情况来分析寻找原动肌的一种方法。环节受力分析法的优点是简便实用,不受场地、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是将运动解剖学知识和运动实践加以结合,灵活使用的一种方法。所谓“环节”是指人体身上可以活动的每一段肢体、节段或桡关节转动的骨。例如:人体的手是多环节的手,脊柱是多环节的椎骨组成,肋骨、头颅骨以及下颌骨等每一部分都可以活动,均可成为环节。体育运动中解决单一运动环节的情况较少解决整体运动环节的情况较多。为何要区别环节与运动环节?因为运动环节是固有环节集中地最高表现形式,它集中反映动作阶段中原动肌所承担的负荷程度。承受负荷大的运动环节,是完成动作的先决条件,必须首先加以考虑,按顺序寻找出动作中直接起主导作用的环节以及直接完成这一动作的肌肉。承受负荷小时,有些单一、固有环节可以不加分析。因此,人体运动中每个动作一定会有一个以上的运动环节出现。参与完成某一动作的肌肉虽然是多方面的,有原动肌、对抗肌、中和肌、固定肌以及他们之间的协同配合等,但起主导作用的肌肉是原动肌,即:生产张力,克服阻力,直接完成某一动作的肌肉。

二、实心球上肢动作分析

(一)掷实心球预备姿势

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掌离起掷线约20-30厘米,前后脚距离约一脚掌,左右脚间距离半脚掌,后脚脚跟稍微离地,两手持球自然,身体肌肉放松,重心落在两脚中间偏前,眼睛看前上方。然后再抛出去。

(二)掷实心球预摆

预摆是为最后用力提高实心球的初速度创造良好条件,预摆次数因人而定,一般是一至二次,当最后一次预摆时,此时球依次是从前下方经过胸前至头后上方,加速球的摆速,此时上体后仰,身体形成反弓形,同时吸气。

(三)掷实心球最后用力(鞭打动作)

最后用力是投掷实心球的主要环节,动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球的初速度及抛球角度。最后用力动作是当预摆结束时两手握球用力积极从后上方向前上方前摆,此时的动作特点是蹬腿、送髋、腰腹急震用力,两臂用力前摆并向前拨指和腕,旨在提高手臂的鞭打速度。

(四)列表分析,见表2

三、分析与讨论

(一)通过环节受力分析,实心球最后出手动作的原动肌:前锯肌、胸小肌、斜方肌、胸大肌、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肘肌旋前圆肌、旋前方肌和前臂屈肌群。

(二)掷实心球最后出手动作,上肢各环节运动以人体躯干为固定支撑点。各环节动点骨绕关节定点骨相对运动。肩带骨绕胸锁关节相对胸廓部运动,上臂骨绕肩关节相对肩带运动,前臂骨绕肘关节相对上臂运动,桡骨绕挠尺关节相对尺骨运动,手掌绕腕关节相对前臂运动,近节手指骨绕掌指关节相对掌骨运动,末指骨绕指关节相对近节指骨运动。

(三)掷实心球上肢关节与运动:肩胛骨上回旋、肩胛骨前伸、肩关节水平屈、肘关节伸、桡尺关节内旋、腕关节屈、掌指关节屈和指关节屈,肩胛骨上回旋、桡尺关节内旋和指关节屈这三个环节容易被忽略。肩胛骨上回旋和肩关节运动的水平屈,与高抬肘技术有关。桡尺关节内旋(前臂内旋)是全身的力量传递到手指的重要环节,指关节屈与拨指技术有关。

(四)此动作的外力是实心球重力转化为实心球对人体的反作用力。

四、训练建议

实心球上肢各种力量训练与原动肌的关系:

(一)卧推杠铃:发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屈和肘关节伸肌群的力量。

(二)俯卧撑:发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屈、肘关节伸各肌群的力量。

(三)双杠屈臂撑:发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屈、肩关节伸各肌群的力量。即前锯肌、肱三头肌、胸大肌等肌肉的力量。

(四)冲拳:发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肘关节伸和内旋肌群力量。即前锯肌、胸大肌、肱三头肌、旋前圆肌的力量。

(五)前臂负重弯举:发展肘关节屈肌群的力量。即肱肌、肱二头肌、旋前圆肌、肱桡肌的力量。

(六)反缠重锤:发展手屈肌群的力量。

(七)哑铃前臂屈伸练习:发展肩胛骨前伸和上回旋、肩关节、肘关节伸和内旋肌群力量。即前锯肌、胸大肌、肱三头肌、旋前圆肌的力量。

胸大肌、三角肌、肱三头肌和肘肌是实心球鞭打动作的主要原动肌,在专项力量训练时必须重点加强。在一般的训练中,教练员都会安排俯卧撑来增强上肢的力量,或者安排学生掷不同质量的实心球来掌握技术和增强力量。但往往忽略了发展其他参与动作的原动肌,影响了实心球的鞭打动作的发力。所以,本研究建议,在增强上肢大集群肌肉力量的同时,全面发展其他参与鞭打出手动作的原动肌,卧推杠铃、冲拳、反缠重锤和哑铃前臂屈伸等练习是实心球上肢专项力量训练的很好补充。

参考文献:

[1]卢德明,李良标和苏品.运动生物力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夏筱丽.实心球的施教方法[J].体育师友,1996.

[3]周里.对上肢鞭打动作生物力学原理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6,16.

(作者單位:封开县江口中学)

猜你喜欢
力量训练实心球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学、练、赛”一体化在实心球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为例
让实心球“飞”起来
浅析篮球运动中如何进行力量素质训练
浅谈青少年举重运动员快速力量训练
浅谈力量素质与力量训练在实际训练中的方法及运用
体校举重运动员力量训练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力量训练在高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应用
短期内提高掷实心球成绩的探究
怎样提高实心球运动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