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战略下酉阳土家摆手舞发展前景研究

2017-06-11 07:53秦新
体育风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发展前景

秦新

摘要:酉阳摆手舞是酉阳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土家族标志性的文化形态,也是土家族祖先世世代代在生产劳动中发展形成的精神财富。于2005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区人民的生活习惯及摆手舞的开展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全民健身计划的提出,给土家摆手舞送来了希望。土家摆手舞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一重要元素,随着全民健身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摆手舞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契机。

关键词:摆手舞;现状及困境;发展前景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渝东南,是出渝达鄂湘黔的重要门户,素有“渝东南门户、湘黔咽喉”之称。同时赋有全国文明县城,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土家摆手舞之乡等美称。县内主要聚集土家族和苗族人民。土家族人民在县内世世代代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象征——土家摆手舞。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主要以酉阳县人民的摆手舞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县城内各大广场以及学校例如桃花源广场、红军广场、亚升广场、桃花源中学、酉阳第二高级中学、实验中学、等场所群众及师生参与摆手舞的情况进行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酉阳县图书馆、以及各种地方杂志等等文献资料。

2.访谈法通过对各种参与摆手舞活动的群众进行访问,记录等。

二、酉阳土家摆手舞溯源

(一)酉阳土家摆手舞形成的自然原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酉阳县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县城位于群山之间,伴酉水河生。据史料记载,摆手舞早期形态可追溯到商代巴人在战争中所跳的“巴渝舞”[1]。

由于较为封闭的自然环境,生活在此地的土家族、苗族文化保存较完好。还流传着不少的神话与宗教传说;例如:巫峰巴雨,人神杂糅等无不凸显着原始社会的气息。

(二)酉阳土家摆手舞形成的社会因素

酉阳县内土家族聚居,现状要求必须要有社会制度来协调人群之间的关系。历史上的宗族势力在很大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支配和影响着村落的发展。一项民间大型集体活动能够有序地进行,稳定的传承千百年,无异于当地民间组织的存在以及组织的权威与号召力有直接关系[3]。据史料记载,公元前956年,土司制度开始形成。酉阳土家族也形成了土司制度其中以冉姓较为出名,人称“冉土司”。土司作为一地区的土司王集军事、政治、和宗教权力于一身,实行世袭制。土司王身前受人尊敬死后仍然被尊为“土王神”,摆手舞于当时便被用于祭祀土王神的一种活动,所以能够完好地流传至今。

(三)酉阳土家摆手舞的分类

根据摆手舞活动参与人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小摆手舞”和“大摆手舞”两种;根据手臂摆动的姿势划分可以分为“单摆舞”“双摆舞”以及“回旋摆”三种[2]。

三、酉阳土家摆手舞的现代价值

(一)摆手舞的自然质功能

着现代化的到来,人们的生活逐渐被科技产品占据。丰富多彩的电子仅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在无形中剥夺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摆手舞里的扭、转、曲等动作组合需要全身各部委的肌肉紧张,松弛交替与协调用力和上下肢密切配合,可以提高人体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关节灵活性,克服形体和动作上的毛病[4]。

(二)摆手舞的结构质功能

摆手舞的结构质功能包括教育功能。教育传递文化,文化塑造人[5]。酉阳政府和人民积极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的号召,摆手舞一度走进校园。成为学校体育课堂主要的教学内容,课间操都曾换成了摆手舞,一改往日枯燥乏味的竞技性教学模式,而向着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方向发展。使得学校体育不断终身体育、快乐体育靠近。此外还曾举办万人齐跳摆手舞的大型活动等。

(三)摆手舞的延伸功能

政治功能,酉阳政府借助摆手舞项目开展比赛。不仅促进了各乡镇之间的政治交流和日常来往,而且也为本民族与外界进行交流交往搭建了一个大平台。

经济功能,酉阳县拥有悠久的东晋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土家族文化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酉阳桃花源,是国家五龚滩古5A级旅游景点,与陶渊明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极其吻合。是远离尘世喧嚣,步入秦晋田园、探寻春意、回归自然好去处。龚滩古镇又称“绝壁音符”坐落乌江畔,熟悉了现代城市的高楼林立整齐划一的吊脚楼带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各个著名景点与土家族摆手舞文化常常吸引外地游客。

四、酉阳土家摆手舞的发展瓶颈

(一)缺乏多元化的发展途径

摆手舞属于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具有它自身的功能与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摆手舞有些部分开始不适应时代和人民的需求。人们的需求出现多元化,但是摆手舞却保持着一成不变。

(二)缺乏传承的后备人员

摆手舞意蕴深厚,尤其是由于祭祀的部分更是繁琐。目前能够完整地进行一场仪式的人员越来越少。大多是中老年人在仪式中充当主心骨。年轻一代人中极少有人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导致摆手舞的传承出现了危机。

(三)太过商业化

由于现成的旅游业的开展。摆手舞越来越偏离了它的初衷原本在特定季节和月份举行的摆手舞是有特殊含义的。但目前在很多旅游旺季成为了商业性表演节目,用来吸引游客,供其观赏。

五、全民健身战略下对摆手舞发展前景的几点建议

“摆手舞”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格的民族舞蹈[5]。全民健身战略的提出给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一)强化政府导向作用

政府及相关部门提高对摆手舞的宣传力度和专业培训灌输新的思想理念,民众参与摆手舞活动身体得到锻炼,不仅减轻了国家和家庭的医疗负担而且幸福感增强、阖家欢乐,一举两得。定期对摆手舞组织者进行专业培训及在普通群众中具有一定的威望和号召力的引导人和教练进行适当的甑别和引导,发挥他们积极正面的作用。

(二)将原生态摆手舞的传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摆手舞要想永久的传承下去,必须保证有充足的后备接班人。学习和继承摆手舞从大义上来说是延续了祖先的心血,但是从小我来说与学习者的工作相冲突。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将有意向从事摆手舞传承工作的人员列入国家编制或者是给予一定的经费支助等。

(三)将发展旅游业与保护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相结合

为了避免摆手舞过度的商业化,在开展旅游业发掘摆手舞商业价值的基础上,应当注意保护摆手舞的传统民族价值。我们在旅游区内建立民俗生态景点,通过建立摆手堂,组织大型摆手舞文化节,在摆手舞文化节日上展现土家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游客也可以切身体验。

六、结束语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的民间体育项目迎来了无限发展机遇。土家族摆手舞所蕴涵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风貌,是土家族人民的标志,是世界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元素。面对新时期的要求,我们不僅要传承传统的土家族摆手舞,更要积极创新。只有摆手舞的价值功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让它真正成为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才能在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李再燕.论土家摆手舞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承[J].文化视野,2016,01,27-31.

[2]阿蛮.摆手舞传承土家族历史血脉[J].公民导刊,2009,11,51.

[3]李政,唐君玲.土家族摆手舞的历史嬗变与现代发展[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06(3)31.

[4]肖红伟,刘桂香,崔素珍等.办公室人群土家族摆手舞健身操的创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01(1)8.

[5]陈晓梅.“摆手舞”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大学体育并活性传承研究[J].社会科学版,2009,05,15(3)9.

[6]吴爱华,王金星.土家族民族传统仪典的教育人类学解读[J].商丘师范学院报,2010,05(5)26.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发展前景
从支付宝看互联网金融创新对大学生的影响探微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运用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浅析当代电炉炼钢技术发展前景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