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的成就与可持续发展

2017-06-11 10:42王文军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学报

王文军

[摘要]对照《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我们看到,名栏建设的总体目标无疑已经全面达成,引流、汇聚了全国范围内相关的专业学者,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栏目,在一些学科或某些重大问题研究领域推出了一批高质量、高品位、有代表性的优秀成果。同时,也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高效编辑团队,培育了一批学术新人,在办刊理念、办刊机制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为高校学报向特色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转型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在高校学报已经从谋“生存”向谋发展过渡的今天,为了实现名栏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还应该不断提升栏目的辐射力、影响力和传播力,并利用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学术成果的转化力。

[关键词]学报;名栏建设;品牌栏目;互联网思维;办刊机制;学术成果;学术普及

[中图分类号]G21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17)01010103

2004年,在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工程”以后,教育部又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工作,旨在提高我国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水平,突出高校社科学报的品牌效应,带动高校社科学报整体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经过十多年的建设,这一工程成效如何?今后应怎样持续发展?这些都有必要进行总结和思考。

一、名栏建设的五个主要成就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公诸于世并予以准确记录的主要载体,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摇篮之一。学术期刊的发展史表明,专业化的道路、开放的作者群体、完善的审稿机制,是学术期刊建立学术声誉并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相当数量的高校学报都存在大而全、作者群体相对封闭、审稿机制不健全甚至缺失等问题。如何引領这些高校学报的发展?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由此应运而生,其核心目的就在于通过建设少量名栏,引领广大一般性高校学报的专业化发展。对照《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我们看到,名栏建设的总体目标无疑已经全面达成。

第一,引流、汇聚全国范围内的专业学者,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品牌栏目,在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化积累和传承、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说名刊是高原,那么,名栏所在的学报则属于平原。这就要求名栏建设必须另辟蹊径,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什么是特色化发展道路呢?从名栏建设的成功实践看,就是“专”“深”“广”。

首先是“专”。这是指目标宗旨定位的专業性和专门化。顾名思义,专栏就是有明确宗旨的专题性栏目。从栏目的名称、问题的提出到稿件的刊发,专栏都应体现自己明确的办刊宗旨。只有具备明确的学科或专题定位,聚焦某一特定研究领域长期经营,专栏才能成为一个有生命力、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栏目。总的说来,主办机构或主编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是形成名栏的一个重要基础。

其次是“深”。“专”方能致“深”。名栏建设的实践表明,经过一定周期的持续传承,真正的“专”栏其研究深度会水滴石穿,自然深化,其研究水平也会水涨船高,自然提升,学术特色也会不断彰显。这些反过来会不断增强栏目和参与栏目建设的学者的学术信心、学术乐趣和成就感,从而使栏目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最后是“广”。在名栏建设中,“广”一方面是指栏目作者来源广泛,海纳百川,不以机构背景为限制,广泛吸纳外部优质学术资源。另一方面,“广”是指基于学科而不局限于学科,以问题为导向广泛吸收其他学科学者的参与,把专业问题作出大视野。总之,“广”就是增强专栏的开放性,并在这种开放中把专栏的学术影响力不断辐射出去。

第二,十年磨一剑,在一些学科或某些重大问题研究领域推出了一批高质量、高品位、代表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能够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的优秀成果。总的看来,大多数教育部名栏都专注于一些名刊、大刊关注较少的“边角”地块,其中很多与传统文化研究有关。这些名栏立足所在区域,借助本校学科优势,通过挖掘、整理所在区域独特的地域文化、地方名人等研究资源,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不仅使自己成为有影响的学术品牌,也成为知识积累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一些名栏更是在“为往圣继绝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名栏在强调内容生产的精细化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挖井蓄水,集聚学术资源,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形成了一支专业化的高效编辑团队,培育了一批学术新人。经过建设,很多名栏都初步形成了以名栏为核心,以作者、审稿人、编辑以及读者为主要成员的学术共同体,从而聚人气,活气氛,使得学术共同体保持必要的活力,维持进而扩大学术空间,使相关研究得以持续发展。

当然,也必须指出的是,名栏毕竟还属于相对小众的研究领域,有些特色栏目确实存在沦为“学术孤岛”的现象,即“谁写谁看”,“躲进孤岛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这种现象必须引起学报编辑界同仁们的警惕。要知道,学术期刊始终是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任何脱离社会的学术都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自我)边缘化。唐代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唯识宗“真经”的历史命运最能说明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看到,在媒体走向融合、窗口走向平台的当今时代,决定内容生产的已经不是主编个人的话语体系,而是学术共同体联手生产的内容。传统的主编编辑体制已经让位于以栏目形成的学术共同体,每个共同体成员在其中都有着多重身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第四,破墙开路,以问题为导向,实现研究视野、研究方法的多学科融合,既扩展了学科的内涵,也对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名栏大都是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建设,在客观上突破了既有的学科壁垒,促进了学科交叉与融合。在学科壁垒日益固化的今天,这一点尤其可贵和重要。

第五,办刊理念、办刊机制实现创新,为高校学报向特色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转型发展提供了示范效应。很多名栏用地缘优势和文化传承等等条件形成资源优势,在吸引外来学术资源的同时也提升了影响力。这在高校学报的“窗口时代”是无法想象的。高校学报改革已经箭在弦上,势在必行。这些名栏的改革之路无疑为高校学报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名栏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四种“力”

从某种角度看,教育部当初启动名栏建设,确实存在解决一般性大学学报“生存”危机的实际考量,但其根本目的还是力图推动高校综合性学报的改革创新、实现专业化转型,让高校学报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那么,在高校学报已经从谋“生存”向谋发展过渡的今天,如何通过进一步的精细化运作使名栏建设迈向更高水平?这就需要着重提高名栏可持续发展的四种“力”。

第一,增强名栏建设的科学性,不断提升栏目的辐射力。名栏建设需要建出特色。不过,建出特色绝不意味着可以脱离期刊建设的一般科学规律任性而为,否则就有陷入自说自话、自我封闭的危险。为什么有些专栏会经历从无到有,然后又从有到无沦为“学术孤岛”?说到底,就是对专栏建设的科学性认识不足。今天,学术人口空前庞大,成果数量爆发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建出特色就更需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不断提高选题质量,这对主编和编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什么是有意义的话题?什么是会产生影响力的话题?这些都是编辑必须要关注的重要方面,也是编辑必须掌握的话语权。从名栏建设的成功经验看,在涉及学科相对广泛、研究资料利用相对较少、学术圈层尚未固化的问题领域设置议题,更容易建出特色。

第二,树立科学评价观念,不断提升名栏的影响力。作為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以及科研活动的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基本功能是记录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和评价科研活动。反过来,学术期刊也要接受学术共同体各种各样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科学评价是促进期刊不断提升质量和水平,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名栏建设绝不能借口特色,逃避科学评价,而应当把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作为衡量名栏发展水平的重要一环。当然,针对期刊、专栏的评价本身就应当是科学合理的,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专业性和科学性。近年来,高校学报研究会在建立特色栏目评价体系方面已经做过了一些有益探索。高校、出版机构和学术数据库应当一起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名栏质量评估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此外,将优秀的栏目纳入现有的学术数据库体系,在现有的数据库体系中创设“名栏方阵”集中展现名栏风采,加强名栏之间的交流互动,等等,都能促进名栏的建设水平和影响力。

第三,培育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名栏的传播力。常言道,“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影响力就难以获得广泛的读者群,没有信息的交流和评价,期刊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因此,促进期刊有效地提升传播力,进而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就成为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者的首要任务和追求。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主编和编辑善用互联网思维显得尤其重要。

我们知道,读者的规模直接影响到刊物或栏目的影响力。那么,怎样能够扩大读者规模呢?互联网思维的回答就是要让读者成为栏目的一部分。吸引作者和读者参与名栏建设,提高栏目的专注度和专业化程度,对栏目进行精细化运作,运用社会化媒体对栏目进行传播,打造作者、读者、编者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圈等等,都是互联网思维的具体体现。

在实践中,一些期刊尝试了某些做法,在提升传播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体地说,一是用好、用足主办单位、主编、编辑委员会成员的品牌效应及名人效应;二是举办主题论坛、选题讨论会和审稿专家会议、编委会等,实现作者和读者、作者和编者、作者和审稿人之间的良性互动;三是充分利用新媒体。从目前情况看,学术期刊在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方面不够自觉,效果也不是特别显著。相比之下,一些出版社的品牌公众号运行效果要好得多,他们的模式、经验值得期刊新媒体学习借鉴。

第四,积极进行学术普及工作,提升成果的转化力。学术成果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而是必须面向大众才能体现价值的文化产品。一个好的研究成果不仅要用规范的学术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推论让学术人群获取新的知识并产生创新的冲动,同时也应当能够用大众化的语言和写作方式让更为广泛的文化阶层能够从学术研究中获取营养和智慧,因此,注重培育期刊的成果转化力值得引起期刊界同行的关注。

有些学术研究之所以显得冷僻,并非大众不感兴趣,而主要在于它们或高高在上,让大众望而生畏,或不知道如何放下架子,走向大众。气象历史学是一门非常专业冷僻的学科领域。不过,最近我们看到,新浪微博发送了一篇李伯重先生的文章《明朝灭亡原因是天太冷》,其點击阅读量为65万次,转发800多次,在大众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反响,不少读者因此对气象历史学产生了浓厚的认知兴趣。这篇文章的原出处是李伯重先生于1999年发表的一篇关于气候与社会变迁的学术论文。该文高度专业化,读者群非常小众。同一个研究成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说到底,是因为新媒体帮助他这个专业研究成果顺利实现从学术影响力到社会影响力的转化。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如果学者自觉从事学术普及,那么,专业学术也能够变得更接地气、更亲近大众。

我们现在有为数甚多的关于我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名栏,对于它们刊发的很多成果研究,社会大众显然存在强烈的潜在认识兴趣。如果相关编辑部也能够巧用新媒体做一些转化工作,相信也能实现学术成果的社会效益和期刊影响力的双丰收。就名栏建设的原初宗旨而言,做好学术普及工作,让学术成果走下圣殿,为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作贡献,本身就是相关名栏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我们必须有自觉的认识。

猜你喜欢
互联网思维学报
致敬学报40年
浅析移动互联语境下中小成本电影去中心化的创作趋向
论述互联网思维在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研究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深空探测学报》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TiO2 Nanorods
Effect of Channel Layer Thickness on The Device Characteristics of Room Temperature Fabricated In2O3Thin-film Transis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