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中心的中职学校创业教育探索

2017-06-12 01:16潘汝春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中职学校

【摘 要】本文阐明中职学校创业教育需要处理好的创业与专业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广西物资学校为例,阐述依托创新创业中心项目,通过创业教育课程、提升教师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構建创业教育第二课堂体系以及完善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等有效措施,对中职学校创业教育进行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 创新创业中心 创业教育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B-0006-02

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正式发布,2016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6〕50号)发布实施,从政策层面引导和鼓励高等教育向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方向改革。中职学校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主动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开展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一、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中职学校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以学生就业为主要导向,在专业建设中强调的是如何满足企业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尽可能地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尤其是专业对口就业率。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纯粹的就业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中职学校毕业学生的要求,将创业教育有效地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中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二)中职学校创业教育是满足中高、中本衔接教育的需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国家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搭建起了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中职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3+2”或“2+3”的形式进入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深造,也可以通过“3+4”的形式通过考试从中职学校直接进入本科进行深造学习。目前,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已势在必行,在中职学校中开展创业教育也是顺应时代要求,实现中高、中本创业教育的衔接联动。

二、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当前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处于探索阶段,部分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尚有许多中职学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校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中职学校由于长期以就业教育为主,许多中职学校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尚不足,没有充分理解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是紧密结合、相互融通的关系,也没有很好地认识创业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前提和基础,创业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有益补充;只是片面地认为创业教育会减少专业教育的时间,影响专业教育的质量。在此错误思想的指导下,许多中职学校对创业教育改革不太重视。

(二)创业教育实践场地及设施不足。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是需要相应的场地和设备支持的,但相当多的中职学校更愿意将场地优先分配给专业实训室,导致没有多余的场地来建设创业实训基地,同时,创业实践场地及设施配备不足又是限制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中职学校的现有教师有理论课教师、实践课教师以及“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专业理论及专业实践的指导能力,但这些教师大多缺乏创业教育所需的素质和能力,缺乏创业的实践经验,创业教育师资的不足给创业教育的开展带来很大的局限性。

三、广西物资学校基于创新创业中心的创业教育措施

广西物资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首批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在建设国家改革示范学校过程中,将创新创业项目作为特色项目来进行改革探索,在全区中职学校中较早地开展了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抓住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先机,形成创业教育共识。中职学校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没有成熟的成功案例可供借鉴,改革力度以及改革的成败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才能让创业教育改革得到学校各方面支持;只有学校各级领导重视创业教育改革,才能使创业教育改革规划得以具体实施;只有获得学校领导重视才能加强对创业教育改革经费投入,才能列入学校的重点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学校各环节人员正确认识创业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改革氛围。学校在研究国家改革示范学校特色项目过程中,学校领导、教育专家以及教学骨干等经过反复论证,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最终确定将创新创业项目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学校领导对学校的创业教育改革非常重视,从一开始就参与创业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因此进展非常顺利。中职学校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学校的多种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学校领导及教学骨干充分认识在中职教育中进行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抓住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先机,利用国家改革示范学校建设这一平台。在改革中深入研究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用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为核心,以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创业项目为载体的创业教育改革新理念,营造创业的良好氛围与文化。

(二)将旧图书馆楼改建成创新创业中心,为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场所及设备支持。为了切实推进学校创业教育改革,学校投资 500 万元(含自治区本级预算专项资金及学校自筹资金)将旧图书馆改建成创新创业中心,建筑面积为 2600平方米,共分五层,其中一层为临街铺面,可用于对外经营。创新创业中心分两个主要功能区,一是创业孵化区,内设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以及创业见习基地,为学校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场所及设备。创业孵化基地是学生创业社团活动的主要场所,很多成功的学生创业项目诞生于此。二是引企入校区,共引进了 10家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为教学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为教师企业实践提供便利。

(三)将创业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校依托创新创业中心,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部分专业进行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将创业教育内容全面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强的就业适应性和应变能力,使培养目标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把创业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在新生入学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实践课程教育及顶岗实习教育各个环节中渗透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将创业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了两门创业课程,每届学生创业教育课时达 260 节左右,切实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及课程教学体系全过程。

(四)构建创业教育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学校依托创新创业中心,组建创业社团,选择一批理论知识和實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创业导师,吸引对创业知识和技能感兴趣的同学进入创业社团。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创业指导及实践。学校的创新创业中心是创业社团的主要活动场所,创业导师从创业社团中遴选部分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

(五)以创业大赛为载体开展创业教育。学校市场营销专业 2016 年举办校级创业大赛得到学生积极响应,吸引了 300 位同学 50 多个团队参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举办创业大赛,能有效激发学生对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热情,对树立学生良好的创业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校各专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自治区商务厅主办的广西电子商务创业大赛、南宁市电子商务大赛。在参加“挑战杯——彩虹人生”创业设计大赛中,本校有学生获全国三等奖、全区二等奖的好成绩。学生在大赛中有机会与校外的优秀选手、教师及企业家切磋学习,学习优秀创业团队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的项目和团队,并通过创业大赛催生创业成果。

(六)提升教师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学校创业教育教学要想成功需要有一个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学校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南宁市劳动局举办的 SYB(由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创业培训项目)师资培训班,并获得 SYB 培训师资格;定期邀请创业教育专家对创业教育教师进行培训,通过真实创业案例教学,有效提高教师的创业教学及实践水平;多次派出创业课程相关教师到区内外进行专题学习及交流。教师通过参加各种创业大赛,以及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提高自身的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聘请多名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优秀校友担任创业课程兼职教师,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七)完善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学校在创新创业中心的创业孵化园中,不仅为学生提供免费的经营场地,而且为部分创业项目提供启动资金。创业导师定期为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指导,例如电子商务专业 2013 级学生黄同学的创业项目是在学校的孵化园中孵化成功的,黄同学以开淘宝店开始创业,经过学校创业导师的指导,在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成为少数成功者之一。黄同学 2016 年 6 月成功注册“南宁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军农产品电商,经过 3 个月的运营,成功创造生鲜品牌,每天水果销量超 5000 斤。此外,学校每年的“双11”及新年嘉年华活动都是学生创业实践的好平台。学校举办的首期 SYB 创业培训取得良好效果,参与培训的学生有 30 人,其中 24人通过认证并获得证书。

几年来,广西物资学校依托创新创业中心项目,就如何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而且在创业教育中开发了两门创业教育课程,培养了一批有良好创业教育教学技能的教师,孵化了一些成功的创业项目。

中职学校创业教育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就可培养出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 屹,李春春.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示范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0)

[3]范 琳.高职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4(18)

【基金项目】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特色项目建设研究与实践”(主持人:王屹)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潘汝春(1972— ),男,高级讲师,广西物资学校校长助理,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创业教育中职学校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德育工作浅谈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