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课堂实录

2017-06-13 00:12孙逊
新课程·上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小嘎子比喻短语

孙逊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平时一定读了不少课外书,也认识了不少作家笔下的人物,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神通广大的孙悟空。

生:淘气的马小跳。

一、紧扣主题,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出示)他是谁?

生:小嘎子。

师:还带来了一本书(课件出示)。

生:《小兵张嘎》。

师:它是我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总发行量超过100万册。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

生:它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课文前面的提示语。

师:真会学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读提示语。

师:读完,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什么了吗?

生:下面这个片段写的是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

师:没错,这个片段的题目是:——

生: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师: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生:课文讲的是两个人物:小嘎子和胖墩儿,他俩比赛摔跤。

师:比赛的结果是?

生:小嘎子输了,胖墩儿赢了。

师:谁能把刚才两位同学说的连起来?

生: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结果小嘎子输了,胖墩儿赢了。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他们为什么要比赛摔跤?文中没有交代原因。老师找来了原著中的一段话,请快速默读:(课件出示)

师:知道原因了吗?

生:通过比赛摔跤决定枪和鞭归谁所有。

师:难怪文中说: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准备开始比试呢。

二、预习反馈,夯实基础

师:从预习单中了解到,好多同学对这些词语有困难。

(1)出示第一行:胖墩儿 单褂儿 虎势儿 一点儿 牛劲儿

师:这一行都是——

生:儿化音。

师: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师:很标准。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2)出示第二行:手疾眼快 公鸡鹐架似的

师:谁会读第二行?(指名读)

师:你把“鹐”(qiān)字读对了。什么是“鹐”?

生:尖嘴的家禽或鸟啄东西。

师:没错。再看“手疾眼快”一词中的“疾”,它在字典中有如下几个解释:(课件出示)

选一选。讳疾忌医(①)疾恶如仇(③)人间疾苦(②)。(指名三个学生选解释,适时点拨、纠正。)

师:眼疾手快中的“疾”呢?

生:④快,迅速。

师:这个词中的“疾”和“快”是一对——

生:近义词。

(3)出示第三行:推拉拽顶

师:谁會读这个短语?(指名读)

师:“拽”(zhuài)字你读得很标准。这个词有什么特点?

生:由四个动词组成。

师:看老师演示。同学们如果认出这个动作了,请一起说出来。

生:(看老师做并说出相应动词。)

师:像这样由四个动词组成的四字词,谁还能举例?

生:吹拉弹唱。

生:唱念做打。

师:这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老师再给大家补充一个:摸爬滚打。(课件出示三个词)这样的词语并不多,请把它们摘录到书上,积累下来。

三、初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师:这是一篇人物描写的课文。文中有小嘎子和胖墩儿两个人物,他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我们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一):默读课文,同桌二人合作学习,一人找描写小嘎子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批注;一人找描写胖墩儿的句子,也在旁边写写批注。

生:(自读课文,找句子,写体会。)

师:学得很认真,我们来交流下。你读到了小嘎子身上的哪些特点?

生:“小嘎子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让我觉得嘎子很灵活。

师:请你把“灵活”这个词写到黑板上。

生:“小嘎子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让我体会到一个争强好胜的嘎子。

师:“争强好胜”,请你也来把这个词写上。

生:“小嘎子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让我知道了:嘎子是有计谋的。

师:智慧型选手!你来把“有计谋”这个词写上吧。那对手胖墩儿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生:我从“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这句看出:胖墩儿沉稳老练,很会摔跤。

师:嗯。是个惯手。请你把“沉稳老练”写到黑板上。

生:“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一听到“摔跤”,他立马准备比赛,很直爽,憨厚老实。

师:单纯的胖墩儿。你来把“憨厚老实”这个词写上。

生:“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我体会到:胖墩儿身强体壮。

师:(指着黑板)通过自学,同学们读出了一个“灵活、争强好胜、有计谋”的嘎子和一个“沉稳老练、憨厚老实、身强体壮”的胖墩儿。

四、精读语句,体会写法

师:作者如何把这样的嘎子和胖墩儿呈现在我们眼前呢?我们再深入地去读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二)再次默读课文,从刚才已找到的描写人物的句子中,画出一句令你印象深刻的句子并圈出其中的重点字、词。

学生自学后交流:

生: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这句话。我圈了“塌”“合”“鼓”三个动词,体会到小胖墩儿摆好了架势,动作专业。

师:(出示句子)你关注了三个动词,读出:胖墩儿是个摔跤惯手。谁能来演示这三个动作?(指名一生做动作)

师:(边指导学生做边简单讲解)塌:让身体沉下去,扎稳马步。合:没了破绽。鼓:瞪大眼睛,盯着对手,专注,有气势。

通过三个动词,一个沉稳老练、小心谨慎的摔跤惯手胖墩儿就跃然纸上了。谁能用朗读来表现。(指名读,动词重音)

师:刚才这位同学关注了描写胖墩儿的动词(板书:动词),文中还有描写胖墩儿的动词吗?

生:有。

师:描写嘎子的动词有吗?

生:有。

师:请快速浏览课文,把描写胖墩儿的动词用“○”圈出,描写嘎子的动词用“△”标出。

生:描写嘎子的动词有:围、蹦、使、下、推、拉、拽、顶、扳、沉、钩、别、摔。

生:描写胖墩儿的动词有:跳、退后、闪、脱、叉、塌、合、鼓、推。

师:(课件出示)有什么发现?

生:作者用了好多动词,

师:(在“动词”后板书:丰富)丰富的动词把两人比赛摔跤的过程写得很具体。还有呢?

生:描写嘎子的动词都是些比较灵巧的动作,说明嘎子是个机灵敏捷的人。描写胖墩儿的动词有厚重感,说明胖墩儿就是个憨厚壮实的人。

师:真会分析。可见动作描写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板书:人物形象)。不同类型的动词背后就是不同性格特点的人物。为了体现嘎子和胖墩儿的不同人物特点,作者用了不同类型的动词,真是独具匠心,细致巧妙。

师:还有什么句子也令同学们印象深刻?

生:“小嘎子……,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上风。”我圈出了“猴儿似的蹦来蹦去”,嘎子像小猴子,很灵活。他蹦来蹦去,是在想办法扰乱对手,找胖墩儿的破绽,聪明有心计。

师:(出示句子)你不仅关注了动词,还关注了“猴儿似的”这个短语。这是一个——

生:比喻。

师:(板书:比喻)从比喻中体会到了他身上的机灵劲儿。文中像“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这样的短语还有吗?

生: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

师:(出示三个短语)见过走马灯吗?

生:(摇头)。

师:(出示走马灯动图)看,烛光将剪纸的影投射在屏上,图像不断走动,发生变化。现在了解了吗?

生:(点头)。

师:再看三个短语。除了都有“……似的”这样的比喻外,还能发现什么?

生:比喻后面都有动词。

师:是啊。动词前面都用了比喻,有何表达效果?我们比较着读一读,体会体会。(出示句子,指名读)

生:

生:第一句很平淡,也不知道两人是怎么转的。第二句让人想到两人像走马灯里的图案一样旋转,僵持不下,比赛很激烈。

师:加了比喻后,就会有画面感,更形象生动了。这就是比喻的妙处。(“比喻”前板书:“巧用”)让我们读出一个机灵的嘎子吧。(生齐读)

五、学以致用,小试身手

师:面对沉稳老练的胖墩儿,嘎子输了。他就这样认输了吗?猜一猜,当时他会说什么?

生:哼,我不服!再来!

生:刚才不算!重新比试!

师:嘎子到底是怎么说的?我们来看原著。(指名一生读嘎子的话,一生读胖墩儿的话。剩下部分其余同学读。)

师:嘎子果然不服输。第二次摔跤比赛就要开始了,这又将是一场怎样的争斗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来写一写。老师提供一个开头。(出示:第二次摔跤比赛开始了。只见……)我们如何把第二次摔跤比赛写精彩?

生:可以用上很多动词。

生:要根据嘎子和胖墩儿不同的人物形象用动词。

生:还可以用比喻。

师:(指着黑板)原来这些就是方法。(板书:方法)老师还有一个短语小宝库,想看吗?

生:想。

师:(出示:一阵风似的,泥鳅似的,小鹿似的,泰山似的,蛮牛似的……)这些短语供同学们参考,可以用在你的写作中。如果不用,有自己的原创,就更棒了!请明确写作内容和方法的同学开始创作吧。

生:(写作)。

写好后,请两位学生展示、朗读自己的习作片段并自评。

生:只见小胖墩儿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嘎子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泥鳅似的转来转去,而是慢慢移动到胖墩儿身后。……胖墩儿却由于用力过猛,没能“刹住车”而摔了个狗啃泥。嘎子欢呼雀跃:赢啦!

(学生边圈画,边自评:我用了很多动词。描写嘎子的动词有:转、移动、跳、搂、推、钩、躲、欢呼雀跃,描写胖墩儿的动词有:站、察觉、露、侧、调整、反扑、刹、摔。还用了比喻:泥鳅似的转来转去,泰山似的站立。)

生:只见这回胖墩儿先进攻。他鼓着眼睛,弓起腰,跑了过去……嘎子抓准时机,一阵风似的闪到胖墩儿身后,趁胖墩儿找他的空档,用脚反别住他的脚,再一钩。胖墩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嘎子得意地蹿了起来:“哈哈,枪归我啦!”

(我用了“躲、盯、对阵、绕、跑、僵持、上前、退后、抓、闪、别、钩、窜”这些动词描写嘎子;用“进攻、弓、冲、刹、沉、摆动、喊、奔、找、摔”这些动词描写胖墩儿。胖墩儿力气大,我用了“蛮牛似的”这个比喻,嘎子灵活,我用了“一阵风似的”。)

师:能活学活用,根据人物特点,用上合适的动词和比喻,同学们真了不起。原著中第二次摔跤比赛是怎么写的?想不想欣赏?

生:想。

师:我们来听一段录音。(出示)

师:原文有何精彩之处,值得同学们学习借鉴?

生:有丰富的,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动作,把摔跤过程写得详细而生动。

师:把你写的与原著比较一下,哪个句子触动了你,哪个词语激发了你的写作灵感,请用红笔修改。

生:(修改习作)

师:修改了哪個句子,来分享一下吧!

生:我把“嘎子慢慢移动到胖墩儿身后”改成了“嘎子悄悄溜到胖墩儿身后”,体现嘎子行动很轻,速度快,他不是靠力气摔跤的,而是动脑筋想策略,很有心计。

生:我把“胖墩儿鼓着眼睛,弓起腰,跑了过去”改成了“胖墩儿鼓着眼睛,蛮牛似的弓起腰,冲了过去”。这样显得胖墩儿更有力气和气势。

六、总结本课,课外延伸

师:修改之后,的确更出彩了!这就是动词和比喻的魅力!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两位各具特点的朋友——小嘎子和胖墩儿,还学到了很好的写作方法。如果同学们想更多地了解他们,老师推荐大家去看《小兵张嘎》这本书。阅读时,不仅要关注内容,还要关注写法。下课!

注:该课为2016学年第二学期德清县小学语文大组活动研讨课。

?誗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小嘎子比喻短语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教学设计
比喻最爱
什么是比喻
《健民短语》一则
再析比喻义的“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