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2017-06-15 17:20李淑群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临床诊治儿童

李淑群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收治川崎病患几86例,依照疾病类型分为典型组与不典型组各43例。结果:不典型组发热时间明显长于典型组,冠状动脉损害与白细胞数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典型组,淋巴结肿大发生率又低于典型组(P<0.05)。结论:在诊断小儿不典型川崎病的过程中,应积极结合相应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彩超检查等方式以提升诊断准确率,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丙种球蛋白可发挥良好的治疗效用,及早控制冠状动脉病变。

关键词 不典型川崎病;儿童;临床诊治

川崎病是一种高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此病可分为典型与不典型两种类型,其中不典型川崎病一般具有较复杂、缺乏显著特征的临床表现,这就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而患儿在病发后若是未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则不仅会对其健康生长发育形成一定影响,还有可能因预后效果不佳而诱发冠状动脉并发症,从而严重危及患儿健康。随着近年来小儿不典型川崎病发生概率不断增加,临床上对探究其疾病高效的诊治措施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本次研究通过观察于我院接受诊治的部分不典型川崎病患儿的相关资料,旨在以此探究相关疾病的临床特征及有效治疗方案,现将观察过程阐述于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6年9月收治川崎病患儿86例,依疾病类型将其分成典型组与不典型组。典型组中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5个月~7岁,平均(1.94±1.31)岁。不典型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6个月~6岁,平均(1.87±1.26)岁。两组患儿性别与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指标可比。

川崎病诊断标准:患者持续高热症状超过5 d、存在皮肤红疹、眼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手足硬性水肿、口唇干裂、杨梅舌等临床症状。不典型组患儿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中的2~4项标准,其中包括持续5 d以上的发热。典型组患儿至少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中的5项标准,其中包括持续5 d以上的发热。

诊断方法:对两组患儿均实施观察临床资料、实验室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检查方式以做诊断。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与年龄等疾病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生化检查需检测血小板、白细胞等指标,分析其是否出现异常升高情况。影像学检查主要为超声心电图,观察其冠状动脉是否存在异常扩张情况。

治疗方法:对两组患儿均以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1次用药剂量2 g/kg,以静脉滴注的方式于11 h内完成给药。用药后48 h内,若观察患儿持续高热症状无明显改善,则需再以丙种球蛋白蛋白进行给药,第2次给药剂量1g/kg,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

观察指标:以两组患儿的持续高热时间、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淋巴结肿大发生率、白细胞升高发生率为疾病诊断观察指标,以患者经治疗后发热率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治疗观察指标。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以专业软件SPSS 19.0作为汇总数据统计学分析工具,其中(x±s)表示计量数据,以t行比较检验,经百分率(%)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以x2做比较检验,结果若为P<0.05,即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儿诊断情况分析:不典型组的发热时间与典型组相比明显较长,白细胞数升高与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概率均高于典型组,而其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与典型组相比明显较低,各项数据比较检验结果均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不典型组患儿治疗情况分析:经48 h治疗后,不典型组患儿的发热率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分别为9.30%与2.33%,与治疗前的41.86%与27.91%的相关数据相比明显降低,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目前临床上针对川崎病仍未寻找出确切的发病机制,但因其临床表现有多项与急性感染十分相似,因而在一些相关研究中也指出川崎病可能与病原体侵袭有较高关联性,但此观点仍未得到确切证实。川崎病在5岁以下的婴幼儿中呈较高的发病率,患儿在患病初期,最先会出现39℃以上的高热表现,且时间通常持续5 d以上,应用退热药仅能起到降温的作用。当发热持续数日后,患儿躯干会出现斑丘疹、眼结膜充血、唇红甚至干裂出血、口腔黏膜充血、杨梅舌等症状。若未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措施,则有可能致使患儿脏器受到损害,特别是引起心脏方面的疾病,由此对患儿健康形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临床上对典型川崎病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这主要与其临床特征性表现较多有关。而不典型川崎病则因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征性,因而仅依靠观察患儿临床表现无法做出准确诊断,从而极有可能因此错过对相关患儿的最佳治疗时机。

本次研究中结合了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几种检查措施来对不典型川崎病进行诊断。可见在观察临床表现过程中,能对患儿疾病类型做出初步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验室生化指标检验能准确了解患儿白细胞、血小板、血沉、CRP等炎症相关指标的增加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川崎病的疾病机制是全身血管炎,而炎性反应则可指示患儿机体多系统炎症情况。而在影像学检查过程中,通过对患儿冠状动脉进行观察来做出诊断,因为不典型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概率较高,且有研究指出,川崎病预后不良致使的心脏疾病与冠状动脉异常情况存在高度关联性。因此,及早通过患儿各项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指标异常情况、冠状动脉异常扩张等情况来诊断出不典型川崎病,可及时对患儿采取给药丙种球蛋白等措施进行治疗,以此有效改善患儿各项临床症状,避免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从而真正保障患儿的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对小儿不典型川崎病做诊治时,首先应积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检验指标、影像学检查等检查方式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应用丙种球蛋白可对其疾病起显著治疗作用,由此得以减少疾病对患儿形成的损害。

猜你喜欢
临床诊治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中降钙素原的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诊治分析
甲亢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治分析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