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道整治施工的新技术运用

2017-06-15 23:42方鑫炜
珠江水运 2017年10期
关键词:航道整治技术应用施工技术

方鑫炜

摘 要:就我国目前航道整治效果来看,技术水平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个河流重点整治工程,更是取得了明显效果。基于航道整治施工特点,对各新型技术进行分析,为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优势,必须要以满足实际影响需求为目的,确定技术应用要点与控制要求,争取进一步提高整治效果。本文对航道整治常见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并确定了新技术应用方向和要点。

关键词:航道整治 施工技术 技术应用

充分发挥各项整治施工技术所具有的功能优势,需要基于专业原则进行分析,确定技术应用要点与要求,结合航道整治工作特点,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过程控制,减少各类问题的发生。

1.航道整治施工分析

航道整治规划设计内容包括航道等级以及最低通航水位确定,整治航线位置与形态确定;以航道尺度为依据确定整治建筑物顶部高程与整治线宽度。另外,还有整治建筑物固定、调整和控制整治线等,争取以最少工程量来达到最佳整治效果。对于航道来说,水流、河床以及泥沙之间相互作用复杂度高,无法采用定量方法来确定河床演变过程,更多的是需要以以往经验数据作为支持,然后结合航道变化实际情况编制整治方案,并确定最为合适的整治施工技术。并且为达到最佳的整治效果,在面对关键以及复杂河段时,还需要进行水流与泥沙模型试验,确定整治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并结合试验结果来对方案内容进行调整修改,争取提高航道整治综合效果。

2.航道整治施工基本原则

2.1生态性原则

在航道整治过程中落实生态性原则,即保证最终所执行的规划设计方案具有较高可行性,以及所选施工技术可以与自然水生态环境相互适应,不会因为整治施工造成原生态破坏。要求规划设计方案的编制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满足航行需求为目的,基于科学合理要求,确定河道两岸与断面截污系统的设计要点,保证既可以满足航道建设基础功能,同时又不会对区域范围内生态环境整体性受到损坏。遵循正态性原则,可以将航道区域内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场景背景色,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营造一个舒适、和谐、有序的绿化空间。

2.2文化性原则

文化性原则在航道整治工作中的应用,即要求加强对现代理念以及新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灵活应用各项专业元素,同时还要加强对航道当地文化特色的联系,实现现代与传统的完美统一。人造工程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需要提高对环境顺应性要求的重视,对传统设计施工理念进行更新,综合生态、文化、功能元素进行分析,最大程度上来实现对天然航道的规整。对于流量较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较强的河道,在对其进行整治时,可以设置橡胶坝等蓄水设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排涝泄洪,同时还具有观光娱乐功能,提高其综合性。并且,经过文化性设计,还可以在保证航道运行基础功能的同时,为城市提供优质水资源。

2.3功能性原则

航道整治目的是满足航运实际需求,根据河道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顺应河势对其进行优化,增加航道尺度,并保证航道可以在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因此必须要将功能性原则落实到位,将整治工作与疏浚相互结合,造成有利流态,减少挖槽后的回淤。与渠化工程相比,航道整治施工后,不会对河道流量以及总输沙量产生影响,对天然水文情势产生的影响小,同时也符合生态性原则,不会对原有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并且施工成本更少。

2.4安全性原则

现在航道运输行业发展迅速,为进一步促进其发展,逐渐有更多新型技术被应用,对于航道整治工作来说,将要面临更大挑战。同时在面对各项整治技术的情况下,选择性更大。对于不同整治技术和规划设计方案来说存在一定差异性,但是无论最終选择哪种整治方案,均需要重视安全性原则要求。对以往经验来看,航道整治施工具有一定危险性,并且整个过程很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要求在施工时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提前对其进行安全培训,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原理与要点,保证能够规范化施工。另外,在航道整治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与水利防汛部门保持密切沟通,掌握施工河段汛情实时信息,然后对整治施工活动进行合理安排,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减少各种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

3.航道整治施工技术要点

3.1压密注浆施工技术

利用压密注浆技术来进行航道整治施工,即利用水玻璃、水泥、煤灰等材料组成的混合浆液,将其注入到提前对地基打好的孔内,充分发挥混合浆液所具有的渗透性能,促使混合浆液与地基土体紧密结合。同时,在土体凝结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加压处理,争取进一步提高土体密度,最终形成高强硬度的水泥土,提高土体稳定性。经过水泥土挤压处理后,原土体变形衡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混合浆液自身强度大,可以促使地基抗变形能力提高。对于此种技术的应用,混合浆液质量为影响最终施工效果的关键因素,需要添加适量粉煤灰来降低析水率,减少水泥用量,而水玻璃则可以提高浆液凝固能力。利用压密注浆技术进行河道整治施工,可以对土体强度进行有效改善,能够有效提高软弱地基强度,因此一般被用于底层软弱的区域,例如杂质土、砂土、淤泥等软弱地层。

3.2钻孔灌注桩护岸技术

在选择此种技术进行航道整治施工时,需要按照钻孔、清孔、钢筋笼安装、混凝土浇筑流程来进行,不得更改工序,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与专业规范来完成每道工序施工作业。第一,钻孔。可选择用湿作业钻孔技术,对于航道工程来说,部分河段会因为常年抛石造成块石厚度大,为保证钻孔质量,应选择十字型钻头与冲击钻机作业,并且还要埋设钢护筒,按照钻空位置的地质情况确定护筒深度,提高钻孔质量。另外,为改善孔壁稳定性,还应对成孔进行泥浆护壁处理。第二,清孔。为保证清孔质量可以分为两次进行,即在钻孔完毕后进行首次清孔,然后在钢筋笼下放和导管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再次清孔。要求清孔前测定泥浆指标,将其密度控制在1:15以内。清孔完毕后还要测定含沙率与粘度,将孔底粘度控制在28Pa·S以内,含沙率则在10%以内,以及淤泥厚度不得超过100mm。第二次清孔后,还要对孔内水头高度进行控制,混凝土持续灌注在30min以内,超出后则需要对孔底沉淤厚度进行测定,超出规定后再次清孔。第三,钢筋笼安装。要垂直下放,避免与孔壁发生碰撞,并且在安装、运输、吊运各阶段均要避免钢筋笼变形,安装到位后按照规定进行焊接加固,避免出现钢筋笼上浮情况。第四,混凝土灌注。可应用导管法施工,将导管安装到孔内中间位置,且高度不得超过混凝土面,在灌注过程中要提拉导管,避免导管堵塞。

3.3水下爆破施工技术

水下爆破技术在航道整治实际施工中的应用,需要提前将炸药安装在设定的水面下岩石内,然后检查所有条件无误后进行爆破。其中,可以灵活选择串联或并联网络方式对水下钻孔进行爆破,且一组多为3~4排并联,然后通过导爆雷管对每组进行串联。为降低爆破时冲击波与地震波对建筑物造成不良影响,可应用毫秒延期雷管作业,达到微差爆破效果。选择此种技术施工时,所用炸药量与安全距离均会对最终整治效果产生影响,在规划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爆破点与建筑物间距和安全震速,完成爆破炸药数量的计算,并由专业单位对爆破地震效应进行检测,如果实测震速超出建筑物设计的安全震速,则需要适当减少炸药用量,避免对建筑物造成损坏。

4.结束语

航道整治施工对提高航道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遵循专业原则,并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整治施工技术,确保可以达到最佳的整治效果,并且避免对航道区域内原生态环境以及建筑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成爱.航道整治施工新技术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6):225.

[2]赵作鹏.航道整治施工的新技术控制措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17):223-224.

[3]李俊.航道整治施工新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9):304-305.

[4]罗明品.浅谈航道整治施工的新技术运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9):163-164.

[5]谢盛开.航道整治施工的新技木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5):70.

猜你喜欢
航道整治技术应用施工技术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航道整治及建设对水运经济的影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