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临床护理评估的特点与技巧

2017-06-15 15:39李会芹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特点小儿

李会芹

摘要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的基础,能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依据。小儿护理评估的难度大于成人,在对小儿进行护理评估时,应了解小儿护理评估的特点,运用多方面知识,获得全面、正确的主观、客观资料,为制定护理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小儿;护理评估;特点

护理评估是护士有组织、有计划、连续收集护理对象资料的过程,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也是护理程序的基础。在对小儿进行护理评估时,应了解小儿护理评估的特点,运用多方面知识,获得全面、正确的主观、客观资料,为制定护理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儿护理评估的特点

注重沟通:小儿认知能力差,语言表达欠缺,在评估中沟通尤为重要,护士需采用沟通的技巧。对婴幼儿来说,护理资料的来源主要为其家属或重要关系人,护士还应注意与家长的沟通。

动态评估:小儿疾病起病急、变化快、易反复波动。护士要加强巡视,及时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以便根据孩子的病情特点随时制定新的护理措施。

小儿护理评估的技巧

非语言沟通了解:小儿在6岁前语言能力差,智力发展属于皮亚杰发展论中的运筹前期,缺乏逻辑思维,尚不能对抽象事物全盘了解,无法用语言正确描述疾病症状和相关治疗需求,所以尚不能或不能完全通过语言和外界沟通,而是大多用非语言方式,也就是身体语言,如姿态、动作、面部表情、姿势改变等。这种沟通方式可以传递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首先,由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要远远大于成年人,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极易造成患儿的紧张和恐惧感,不利于患儿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会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所以,为了尽可能减少患儿对环境的恐惧,应该做到合理布局,保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可在病房墙面张贴卡通画,使患儿感觉舒适。其次,护士的仪表和举止可直接影响语言交流的效果,护士仪表要端庄、大方,服装应整洁合体,站或坐的姿势应自然文雅。护士不穿传统白大褂,而换为粉色的护士服,除特殊需要外,一般不戴口罩,与患儿保持较近的距离,采取蹲姿,眼睛与患儿的眼睛在同一水平线,经常抚摸患儿等。这些非语言的做法,都可使患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护士对患儿在视觉、触觉、听觉等方面共同产生刺激,会使多种器官在接收某一信息时产生共鸣。护士应特别注意在沟通过程中善于用“双眼”捕捉患儿的表情、动作,从患儿的眼神、神态、动作等方面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把握患儿内心的真实反应,为护理评估中的健康评估、疼痛评估提供参考,为制定准确的护理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语言沟通了解:根据沟通对象可分为二方面:①与患儿的沟通:小儿在6岁后逐渐能使用带有较为完整思维的语言,适合用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要掌握时机,主动与患儿讲话,讲话时采用双方都能懂的话语,并适当多给孩子讲有启发性、教育性和鼓励性的话语,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生理需求、情感及时向护士倾诉。护士应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患儿的谈话,可适时帮助患儿修正话语,以获得准确的资料。在谈话中,护士应掌握语言的技巧,注意语气要亲切,不可生硬,语速不要太快,可稍有顿挫、声调,音量稍大,要注意语言富有情感、朴实诚恳,语句要清晰。同时对患儿的语言要全神贯注地倾听,耐心陪护。不能说出不恰当的保证,不要轻视患儿,要有慈爱之心,让患儿信任护士。护士应根据患儿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护理技巧:对个性比较倔强的孩子,采取比较法。沟通中宽严并济,既要让患儿感到护士和蔼可亲,又要让患儿感到护士的做法是不能改变的,可在同病室中预设一个患儿为勇敢者,好孩子,比比谁更听话。对个性比较胆怯,易悲伤的患儿,护士可采取讲解法,首先给予充分的温暖、体贴,告知住院并不可怕,解释为什么住院,用关爱之心感化患儿。在体格检查时,患儿多不配合,护士可用分散法,在操作过程中要有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减轻恐惧感。综上所述,如果护士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通过耐心细致地掌握患儿的情感,研究其心理特点,正确使用沟通技巧,就会获得更全面、准确的护理资料,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②与患儿父母的沟通:患儿与父母虽然是独立的个体,但护士在与患儿的沟通中,需其父母协助完成,所以与患儿父母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儿患病,其父母常有焦虑、内疚的心理。护士要以热情、理解、关心的态度,与患儿父母传递信息,使沟通尽量在宽松融洽的环境中进行,减轻其紧张、焦虑的情绪。在与患儿父母的沟通中,尽量避免使用单一性的言语,如“是不是”“有没有”,而是使用“什么”“怎样”“你的意思是”;如要问是否有头疼,可问“是否有用手打头或摇头”;另外,还要注意身体语言,认真倾听,并用点头、微笑表示理解和赞许,必要时适当沉默,及时做出耐心的解释等。护士与患儿父母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准确掌握患儿的情况,为护理评估中健康史的采集、家庭评估提供重要参考。

抽象式沟通了解:对年龄稍大的孩子来说,为了获取更丰富的资料,可采取此沟通方法。具体以绘画作品、衣着选择、欣赏能力、游戏标志、照片等方式。如绘画,简单的涂鸦可反映患儿复杂的心理状态,护士应结合患儿的背景资料、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从而了解患儿真实的心理及对护理、治疗的需要和愿望。

游戏沟通了解:游戏是小儿的一种交流形式,能够表达有时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意思。患儿新入院时,对所处的新环境充满戒备,很多的内心感受都不愿向护士透露,这时护士应和蔼可亲,与患儿一起观看动画片,使患儿逐渐放松,以利于护士评估患儿的生长发育水平、活动能力及情绪反应。通过了解这些内容,护士可获取患儿的身心健康资料。游戏的方式应根据心理年龄特点来选择,常用的有体育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音乐游戏,由护士、患儿、患儿父母共同参与制定游戏的规则,在游戏中护士要尊重患儿的游戏方式,给予足够的时间,同时鼓励患儿正确表达害怕、焦虑和各种问题,允许患儿因压力而引起的不成熟行为。護士在游戏中注意观察患儿的一些行为:与他人的接触方式、与其他同龄儿童间的交往、其活动力和注意力、对挫折的忍受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了解患儿通过隐喻和象征性的游戏传递的情感、需求和困难。

体格检查接触了解:在体格检查时,护士应微笑着呼唤患儿乳名,可以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减少恐惧,取得患儿的信任和配合,并做到“两个灵活、一个突出”。体位灵活:护士做检查时尽量让患儿与亲人在一起,婴幼儿可坐或躺在父母的怀里,护士顺应患儿的体位。顺序灵活:检查时注意顺序的灵活性,容易检查的部位随时查,腹部触诊易受哭闹影响,一般在开始接受检查时进行;对患儿有刺激而患儿不易接受的部位最后查,如口腔、咽部等;疼痛的部位也应放在最后检查。重点突出:体现疾病个体特点。

实时动态评估:小儿住院后,病情与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感官或知觉获取各项资料。通过观察,护士可以获得患儿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及时发现一些不明显的、潜在的护理问题。通过观察可以了解患儿的精神状态、皮肤的颜色、营养状态;通过手的触摸感觉皮肤的温度、湿度,脏器的大小和形状;通过听诊可以了解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情况;通过嗅觉了解患儿身体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也会为判断病情提供资料,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呼吸有烂苹果味。

总之,儿科护士应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着力提高护理质量,让患病婴幼儿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特点小儿
小儿腹泻不要慌,中医贴敷来相帮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小儿推拿退热作用探讨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