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贡方”的现代演绎

2017-06-16 22:27杨爱军
商业文化 2017年2期
关键词:膏方冷敷膏药

杨爱军

一个来自清宫的中药膏方,在董氏家族内流传了200多年,传到董增军这一代,得到了商业化的开发和推广,不仅为农民工、家庭妇女、下岗职工和不满足工资收入的工薪族提供了万余个自由就业岗位,实现了祖传秘方普世的社会价值,还为中药膏方的推广和销售探索出一条新路。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辽河入海口附近的美丽滨城——辽宁省营口市。

幸存男丁传承祖传秘方

董增军的祖辈曾于晚清时期在宫廷内担任登记和检查贡品的官吏。清代时候,各省总督或巡抚每年在重大节日或年终都要给皇帝进献各地的土特产,特产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药用价值,董增军的祖辈从南方官员手中得到了一个治疗腰腿痛和风湿病等疾病的膏药秘方。当时,董氏家族因为经济富足,膏方的使用也只限于家族内部或者免费施舍给街邻。

随着清朝的没落,董增军的先祖搬迁到现今大连辖区庄河市境内的大王庄。董氏先祖开垦荒田、开设酒庄,铸造农具,董氏家族在当地成为名门望族。

民国初期的一天,董氏家族迎亲办喜事,当地俗称“胡子”的山贼闻讯骑马挎枪也前去贺喜,董氏家族的家丁以为山贼前来抢亲,所以率先开枪打死了几名山贼,结果惹恼了山贼的头目,“胡子”纠集了所有的山贼血洗了大王庄。在火烧董氏庄园的一片慌乱之际,邻家一位妇女借着浓烟抱走了董增军5岁的曾祖父。

山贼杀死了董氏家族所有的男丁,邻居的大义相救,使这位5岁的小男孩躲过了一劫,更为董氏家族保存了一支血脉。由于董氏家族的女眷学会了熬制膏方的方法,尽管家族遭遇奇祸,这份来自“清宫贡方”的祖传秘方还是保留了下来。

“董氏膏药”名扬滨城

董增军的爷爷董福兴是一位石匠,凿石铲磨之余,熬制膏药出售,为十里八村的村民解除了病痛的折磨,也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从此,“董氏膏药”的声名从乡里渐渐传播开来。

时光荏苒,1995年,25岁的董增军大学毕业后,先后从事过汽车养护油品的销售工作,开过紫铜浮雕厂,开发过滩涂养殖。定居营口的董增军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内心总有一种牵挂,那就是开发和利用董氏家族保留下来的祖传秘方,让这个秘方发扬光大,普世救人。

2010年,董增军创办了营口蚊康宝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并注册了“宝驹”等商标,与天津一家知名制药厂利用祖传秘方合作批量生产医用冷敷贴。冷敷贴投放市场后,当年就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曾经在乡间口碑相传的“董氏膏药”开始走出乡村,名扬滨城。

为了拓宽销路,董增军招聘近百名销售人员到全国各大医药公司推广冷敷贴,随着招聘人员的增加、销售范围的扩大,人力成本越来越高,但净利润并不理想,这成为董增军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互联网托起“清宫贡方”

如何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董增军边思考边实践,终于机会到来了!

2014年年初,随着微信应用的普及,微商成为一种销售模式,董增军果断地将公司迁至营口创业大厦,招聘微商,利用互联网推广和销售祖传秘方生产的医用冷敷贴。冷敷贴对缓解颈、肩、腰、腿疼痛有明显的效果,对颈椎病、风湿关节痛、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和骨质增生等疾病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有了微商的不断加盟,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迅速降低,董增军的目光转向如何完善销售奖励政策,如何提高膏方的品质和加强销售团队的管理。随着微商团队的扩大,董增军的感悟也越来越多,“董氏膏药”的名声也越来越响亮。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郝王庄镇22岁的吴恒原来在浙江打工,每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工资还经常被拖欠,尽管如此,他还是经常寄些零用钱给乡下的奶奶。奶奶患有风湿病,遇到天气变换,双腿就疼痛不止。吴恒在微信上了解到董增军公司生产的产品后,买了几盒冷敷贴快递到老家,没想到奶奶用了一盒,疼痛就得到了缓解,于是吴恒准备试销一批冷敷贴,如果销售的好,就不再外出打工了。董增军看他言辞恳切,就答应他赊欠一部分货款。春节前的半个月,吴恒盈利4000多元,他不仅及时归还了欠款,还决定在老家开店,线上和线下同时发展。

营口市区一位女客户,用10盒冷敷贴治好了腰脱病,她的女儿得知这个消息,欣然加入了微商的销售队伍,边带孩子边琢磨微信营销,每月销售额都非常可观。类似这样用户变成微信经销商的例子不胜枚举。

57岁的营口市民孙晓杰女士是一位传统文化传播志愿者,她建了一个微信群,每晚在固定的时间里讲述养生和调理身体的心得与故事,微信群的粉丝越来越多,她白天当义工,传播传统文化,晚上利用微信网络营销“董氏膏药”,每月都能赚五六千元,孙晓杰将收入的大部分都捐给了公益事业。从事微信营销,充实了孙晓杰的退休生活,也让孙晓杰额外有了一份收入,她用这份收入实现了自己回馈社会的愿望。

营口市西市区的杨冰专职从事微商,销售“董氏膏药”,照顾孩子和网络经营两不耽误,每月收入都近万元,这让董增军十分欣慰。

小膏药贴出大市场

互联网托起了“清宫贡方”,小膏药贴出了大市场。采访中,董增军告诉记者,如今的“董氏膏药”销售渠道越来越宽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旗口镇长清发廊店主靳长清,加盟微商后附带经营医用冷敷贴,没想到两个月后,副业的收入超过了主业理发,这让他十分惊喜。如今靳长清经营冷敷贴招揽了总代理10多名、经销商50余人。收入穩定的靳长清购买了一台12万元的家用轿车,取送冷敷贴更为方便。

最让董增军没想到的是,哈尔滨市呼兰区的于文财,不到4个月就建起了近千人的微商群,销售冷敷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现今每月创利都在8—10万元之间。于文财从农村进城后,不满足打工赚钱养家糊口的他尝试做过很多行业的生意,但付出与收获一直不成正比。此前开按摩店的于文财尝试进了少量董氏膏方生产的冷敷贴,店内息有腰、肩病的顾客试用后一致叫好,纷纷要求购买,于文财果断关闭了按摩店,设立专门办公室,专营董氏膏方所生产的冷敷贴。

于文财建立了几个微信群,每天利用中医学知识在群里答疑解惑,传播董氏膏方独到的配方和疗效。4个月后,于文财积攒了大量的客户,销售量猛增,他又建起了能容纳300万人听课的微信直播间。采访时,正赶上于文财打电话向董增军汇报业绩:“感谢公司给我的机会,销售冷敷贴改变了我和家族的命运,为人们送健康是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我拼尽全力也要将这件事情做好!”如今,于文财已经被董增军聘为公司的营销总监。

当下,微商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生活和经营方式。董增军将祖传的“清宫贡方”与互联网有机结合,产生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也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提高了加盟经销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全球最大公益组织“狮子会”的成员,董增军经常去养老院、孤儿院捐款捐物,参与营口地区慈善协会组织的爱心活动,还捐款建庙,为居士送米赠药,他的善举也影响和带动了身边的一批人。

“衡量一个企业家的社会价值,不应该看他赚了多少钱,应该看他关爱了多少人。一个企业家的最终归宿,一定是一个慈善家。”采访中,董增军如是说。

猜你喜欢
膏方冷敷膏药
撕膏药避免疼痛小妙招
何时冷敷何时热敷
膏方进补切忌走入误区
鼻舒朗冷敷凝露
冷敷热敷,各有奇效
服用膏方不适怎处理
贴膏药,时机位置要对
膏药一次贴多久
冬来到,膏方俏
碱洗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