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ad的河北民俗文化交互式移动资源开发*
——以唐山皮影为例

2017-06-19 19:37乔素亚曲馨王润兰
中小学电教 2017年5期
关键词:皮影民俗文化河北

☆ 乔素亚曲 馨王润兰

(1.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2.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基于ipad的河北民俗文化交互式移动资源开发*
——以唐山皮影为例

☆ 乔素亚1曲 馨2王润兰1

(1.河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2.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随着“互联网+”[1]时代的到来以及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移动学习、微型学习等非正式学习[2]更加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因而开发具有使用价值的数字资源成为必然趋势。笔者基于对大量河北民俗文化文献分析的基础,依据“河北民俗文化调查问卷”的调研数据,总结出河北民俗文化现状。同时通过分析大量数字资源作品、查阅相关文献以及参与开发河北民俗文化数字资源的经验、体会,总结出交互式资源的特色并提炼出其开发流程,最后以“唐山皮影”为例详细阐明了这一开发过程。

ipad;交互式;移动资源

河北与繁华的津京地区相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截止2014年,河北省共有14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河北民俗文化作为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的“入侵”对各个国家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数字媒体产业日新月异地迅速崛起,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都在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和开发。国内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也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弘扬与推广民俗文化正在成为数字媒体技术一个新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重点。

目前,国内河北民俗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工作成果包括数量较少的个人博客、博物馆官方网站等。因此,亟需开发基于ipad的交互式移动资源来宣传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河北民俗文化。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交互式移动资源

据360百科的定义,交互式移动资源是一种基于3G、4G、WIFI网络在Windows PC、Pad、智能手机上呈现的数字化书籍,集聚了富媒体数字出版、云服务和移动学习三大领域的前沿科技。

交互式移动资源不是纸质版书籍的简单翻版,而是将书籍内容进行交互设计和富媒体化的重新编排,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便于用户随时随地使用,其交互性可以使阅读更加趣味化,从而寓教于乐。交互式移动资源的这些特点非常符合微型学习、移动学习等非正式学习的需要。

(二)基于ipad的交互式移动资源

交互式移动资源的应用平台有ipad、手机、电脑等交互式便携设备,其中以ipad移动终端为载体的交互式数字资源被称为基于ipad的交互式移动资源。

交互式移动资源具有交互性、趣味性、富媒体性等特点,而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则具有反应速度快、多点触控、高清晰度呈现、方便携带等特性[4],能充分体现交互式移动资源的优势,成为其发挥所长的最佳载体。

二、开发河北民俗文化交互式资源的必要性

河北民俗文化表达了河北人民群众积极乐观的风貌,是历史传承中的积淀文化。但是随着文化的融合,河北民俗文化的处境不容乐观。2016年3-6月,笔者从移动设备持有情况、对河北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阻碍河北民俗传播的因素以及了解河北民俗文化途径的喜好等四个方面设计了“河北民俗文化调查问卷”,并在问卷星平台发布,共回收229份有效问卷。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研究,发现河北民俗文化在传承和弘扬等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媒体资源在河北民俗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等方面存在着媒体元素单一、内容枯燥、更新速度慢、阅读时间和空间受限等不足之处。而交互式移动资源能在以下方面改善河北民俗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弥补传统媒体资源的不足之处。

(一)掌上阅读,增加宣传途径

目前,河北民俗文化的宣传以书籍、电视、展览、演出为主,然而生活节奏的加快迫使人们的阅读时间碎片化,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减少。因此,这些传统的宣传形式不能适应时下阅读习惯,不能使河北民俗文化得到较好的宣传。调查发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是影响大众了解河北民俗文化的最大因素(如图1)。

图1 给大众了解河北民俗文化带来不便的因素

现在的人们——尤其是“数字土著”[5],已经习惯用掌上设备阅读通过微博、微信、博客、网站等各种平台推送的信息,如新闻、学习资料等。将交互资源与掌上移动终端设备相结合,可以进行突破时空限制的阅读。在移动阅读的时代,必须追随时代的步伐利用移动设备去弘扬河北民俗文化。如图2所示,68.7%的人喜欢利用交互移动设备去了解民俗文化。因此,亟需开发河北民俗文化交互移动资源,将其应用于手机、ipad、电脑等移动设备,宣传优秀的河北民俗文化。

图2 大众喜爱的了解河北民俗文化的途径

(二)媒体多样,丰富表现形式

展览、书籍是河北民俗文化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虽然这些形式在过去对于河北民俗文化的宣传、传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展馆的艺术品精美却缺乏介绍性的文字、音频等,给人们真正解读相关作品带来困难,书籍仅仅包含着文字和少数图片,阅读起来枯燥单调。

具有富媒体性特点的交互式移动资源,集聚了各种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文字等,使用户可以同时使用多种媒体帮助自己去理解和完成知识的构建,达到1+1>2的效果。图片、视频等视觉媒体给用户以画面感、真实感,精短的视频可以代替大幅文字、囊括大量内容,同时音频可以渲染特定的气氛,为用户营造良好的氛围,文字作为古老的媒体不可缺少,可以对各种媒体进行解读,充分展现其它媒体的优势。

(三)数字存储,降低保护难度

传统方式一般采用实体的形式来存储珍贵的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如影人、剪纸等工艺品,图书、照片等纸质媒体。这虽然对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易保存。实物资源需要精心保护,避免碰撞、烧毁、浸湿、磨损乃至盗窃等。

相比之下数字资源将民俗文化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存储下来。只要将数字资源拷贝到U盘、硬盘、光盘乃至云盘等存储设备中便可实现对河北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这样既减轻了保护工作的难度,节省了物力和财力;又可以使这些资源永久地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用。

(四)人机交互,吸引青少年群体

问卷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青少年群体中不了解河北民俗文化的人所占比例明显大于老年人群体。如图3所示,10岁以下年龄群体中有41.67%完全不了解河北民俗文化;60岁以上年龄群体中有29.41%完全不了解河北民俗文化。此现象一定程度上与用户的学习特点有关,处于生理各方面迅速增长的青少年,他们多动性明显增强,在学习过程中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相比讲授式学习更喜欢动手等实践性学习。

图3 各年龄段人群对河北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

交互式移动资源中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能使阅读过程趣味化,让用户在玩中学,学中乐。使用基于ipad的交互式移动资源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通过点击、滑动等操作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就像玩手机一样,轻松完成整个阅读过程。

三、交互式移动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交互式移动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笔者发现它的设计与开发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律,依照规律去做可以节约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开发流程

笔者发现很多开发者在开发交互式移动资源时比较盲目,没有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规律,致使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电子教材开发的文献,结合制作经验、体会,提炼出如图4的制作流程。

图4 交互式移动资源开发流程

交互式移动资源的制作由选题到推广应用基本依照以上七个环节进行,它们环环相扣,每一环节对于制作一个优秀作品都必不可少。并且当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时,开发人员可以对前面的环节进行及时调整,使各环节相互协调、配合来完成产品的制作。其中脚本设计是制作交互式资源的关键环节,是后期界面设计、素材整理和整合排版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交互式移动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以唐山皮影为例

1.选题

选题决定着数字资源的价值性。唐山皮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忽略,用移动数字资源大力弘扬唐山皮影迫在眉睫。并且唐山皮影凭借精美的影人造型,精湛的雕刻技艺,生动有趣的皮影故事,能够吸引大量的读者。标新立异的选题固然有吸引力,但我们必须考虑其可行性,预测它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2.脚本设计

脚本设计包括内容选择、页面编排、互动组件设计、导航设计等。其中交互组件设计是重点,良好的交互能够激发用户的兴趣,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

在保证内容科学准确的基础上,资源包含了制作流程、皮影影人模块,使用户阅读完之后能对唐山皮影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增加皮影故事模块使资源富有趣味性。设计交互组件时,开发者充分利用画廊、图像扫视、图像对比等功能,用户在阅读电子资源时通过在ipad屏幕上进行滑动、拖拽、缩放等操作实现人机交互,使学习趣味化。同时通过点击媒体资源的按钮和超链接,实现跳跃式阅读,培养用户的发散思维。最后添加简单小测验,检验用户使用此交互资源的收获(如图5)。

图5 音频测试页面

3.界面设计

界面设计主要包括图标、背景和色彩等视觉设计。对于界面的设计首先要保持模块之间、模块内部界面风格一致,使作品具有整体性。其次,界面风格要与内容相吻合,本电子资源采用复古风来体现唐山皮影的民俗气韵;以驴皮纸颜色为背景,体现皮影特色;以屋檐作为边框、边角修饰页面,体现古韵美;皮影故事模块以圆形为灯光模拟戏台的真实感。最后,当数字资源用户群体明确时,界面风格还需符合用户的认知特点和审美观。

4.素材搜集与加工

素材质量的高低将影响资源的整体效果及信息的有效传达,对用户的阅读情绪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选择素材时应尽量选择高清素材。交互式移动资源素材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开发者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软件制作来获取素材,同时也可以去实地采集之后对其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网络,本项目成员获得了一些视频资源,然而网上搜集到的一些影人很难确保为“唐山皮影”,也可能是冀南皮影、陕西皮影,不能保证素材的准确性。所以,在获取图片时开发团队亲自去河北省博物馆参观唐山皮影展馆,拍摄采集相关图片。在展馆里拍摄到了真实的影人图片之后,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进行抠图、裁剪、调色、矫正等加工处理。

5.整合排版

前序环节完成后,需要在软件里对图片、文字、视频等素材进行排版整合。首先,利用方正飞翔实现交互时,需将文字在转成图像块之前进行备份,否则一旦转成图像块就难以恢复,需重新开始,浪费时间与精力。其次,应该将这些隐性的交互信息告诉用户,方便其使用。为此需加入使用指南页如图6,帮助用户使用。

图6 使用指南页面

6.调试修改

调试修改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需要将资源输出为dpub包,在ipad慧云阅读器软件上进行问题查找。主要检查超链接、按钮能否正常跳转;文字有没有出现错误;图片、视频、动画是否正常显示等。针对问题,一一查找原因及解决方法。

7.推广应用

制作完成后的交互资源便可进行推广应用,唐三皮影资源拟投入到中小学进行试推广。一方面,在推广时通过及时的用户跟踪获得反馈信息,对媒体资源进行调整,完善。另一方面,将资源应用到学校的校本课程中,可以宣传和弘扬我们的民间艺术。

四、结论

时代在变迁,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数字阅读、移动阅读。因此,在这个移动时代只依靠大众媒体去传承民间艺术是不够的,必须开发交互式的新媒体资源去弘扬我们的优秀民俗文化,为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血液。

[1]刘彦.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科技传播,2016,(08):61-62.

[2]顾小清.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刘萍.我省又有16个项目入选国家非遗名录[N].河北日报, 2014-12-09(01).

[4]郑旭,王润兰,路晨雨,李丽英,郑建辉.面向一对一电子教材的多元交互设计[J].中小学电教,2015,(06):71-73.

[5](美)Marc Prensky著,胡智标,王凯译.数字土著数字移民[J].远程教育杂志,2009,(02):48-50.

[编辑:闫长松]

G434

A

1671-7503(2017)09-0074-04

本文为2015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iPad的河北民俗文化的交互式数字媒体的开发与推广》结项论文。

猜你喜欢
皮影民俗文化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不老的皮影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河北:西洋乐器畅销海外
皮影的来历
孙婷婷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