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与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

2017-06-19 01:35孙学武
职业·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技能技工工匠

孙学武

21世纪的当下,培养大国工匠、弘扬金牌工匠精神已成为技工院校的时代使命。“大力培养支撑中国工业2.0标准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呼声,既是国家对蓝领人才培养现实要求,也是有着丰富办学历史的技工院校不懈追求的目标。怎样将工匠精神与技工院校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为院校培养出更优秀的毕业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金牌工人,已经成为当今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我们必须梳理和践行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我们汽车人采取的措施是: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开展以赛促教,加快大赛成果转化步伐,将工匠精神与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机制联系起来,开辟出有技工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不可否认的是,大国工匠、大赛选手和高技能人才有许多共同之处,都强调如下几点:首先,三者都强调创新性和专注性,比赛选手和大国工匠都不满足于重复性的生产或比赛流程,而是注重细致的观察,善于经验的积累,勇于尝试新方法和追求更高的目标,追求艺无止境,讲究推陈出新,勇攀高峰。在追求精益求精和精雕细刻中追求极致效率,从而引发工艺创新,形成更高层次的生产形式和技艺水平;其次,三者都强调强调德在技先,技高无边,讲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强调爱岗敬业,严于律己,强调吃苦耐劳,注重锲而不舍,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这一点在学生就业后,普遍被用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所推崇;再次,三者都强调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不会轻易放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哪怕是很细小的问题。追求完美的过程,自己和自己也会较劲,常常于精微处见精神,抱着把产品和比賽工件做成艺术品的心态处理生产和比赛中的每一步操作;三者都善于钻研,追求极致,能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能在艰苦的工作中学会取舍和乐在其中,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操作练习和生产过程;最后,三者都善于向最高的标准看齐,善于向大师看齐,注重纵向比较和横向学习,注重彼此沟通和信息交流。

结合大国工匠的优秀品质和精神特点,技工学院汽车专业的技能竞赛近几年开始注意放慢比赛的节奏,注重锻造师生精雕细琢的竞赛细节。具体来说,就是加强不同院校大赛辅导教师和备赛选手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认真研究大赛规程和比赛文件,相互取经,用强化专家指导、课题研究、企业练兵等措施提高比赛实战能力。努力打造技能大赛梦之队,保持自己在全省乃至全国技能大赛前列位次,力争大赛成绩实现新的突破。

各技工院校都有针对性地制订市赛、省赛和国赛的训练计划,成立了大赛指导团队和参赛学生训练班,积极参加各个省市举行的技能大赛选拔赛。对获得出线资格的选手还会组织进行分阶段的集训和进一步选拔,使参赛选手的心理和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2015年8月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杭州技师学院的杨金龙在汽车喷漆项目上为中国夺得历史上的首枚汽车专业金牌。正式迈入汽车专业领域的世界顶级高手行列,充分展示了技工院校师生的技能风采。

近几年,技工院校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经验,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了以汽车技术、汽车车身修理、汽车钣金与喷涂为龙头、汽车检测、汽车商务类专业为骨干、汽车新能源专业为未来发展方向,各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架构。在各级领导和师生们看来,参加比赛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奖,最终还在于接轨世界标准,体现大国工匠精神。只有不断优化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不断攀登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巅峰。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技工院校在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应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注重汽车专业年轻教师队伍的培养,强调师德师风建设。在技工院校内部大力推行教师名师带高徒制度。汽车专业比赛优异成绩的取得和毕业生大受青睐的背后,除了得益于充实、完备的实验、实习、训练教学设备,优秀的实习指导教师团队,还在于系部始终重视汽车维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有关。根据汽车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和优化专业设置,强化产教融合,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每学期都安排学科带头人、一体化教师和新进年轻教师和学生深入汽车制造和汽车维修一线企业去实践学习,校企合作双方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

其次,技工院校还要不断完善大赛实训基地和实训中心的建设,丰富和补充中职、高职和世界技能大赛训练场地和训练设备,如各类大赛所必需的专用车辆和汽车专用检测仪器、仪表等设备,还有与之配套的身体基本素质训练和心理辅导训练设备,让备赛师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和比赛,借助先进仪器设备提升操作技能和比赛技艺。同时,还要加强教练团队的建设和比赛选手的选拔工作,形成一套完备的选手选拔机制,建立健全大赛训练耗材与资料的留存和建档工作,加强大赛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再次,在汽车各个专业教学和院校每年举行的技能活动月期间,还会结合第二课题的开展,大力宣传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优秀业绩和系列报道,大力宣传工匠精神。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中职、高职国赛软件标准,按照世界技能大赛和国赛的工艺要求和评分标准来指导普通的在校学生。有的技工院校还将世赛和国赛标准、成果快速转化成实训指导书、校本教材和一体化教学工作页,采用第三方评价机制和行业最高标准规范技工院校学生的技能鉴定考核。只有对接世界技能大赛和全国比赛,用国际职业与技工教育的视角与思维看待目前的技工教育,技工学院才能不断摸索和探寻出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技工院校还更加注重大师工作室或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建设,因为工匠精神不光要宣传,还要找到传承的平台和传承者。技工院校将大师或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的主要职能定义在通过大师、名师和金牌工匠完成对备赛师生的辅导与训练、系部教科研活动的组织、年轻教师的培养和专业技术对外交流与学习。这就要求工作室团队成员更加注重培养技能大赛选手工匠精神和汽车检测技术应用能力、设备应用能力、操作规范和操作质量的紧密结合。对工作室负责人和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师生用“工匠之心”去完成教育、学习和训练任务。还要紧追汽车技术和汽车专业教学技术的前沿知识,积极承办各级各类理论讲课和技能比赛。对技工院校师生来说,只有不断将压力变成不竭的创新动力,师生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成长。

最后,技工院校汽车专业在一次次的变革中成长起来,办学层次逐步丰富,专业设置愈加合理,让师生的成才道路有了更多选择。各技工院校还加大对汽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工匠精神结合的力度。不断完善学生现代学徒制,强化校外实习学生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方法。在学生实习阶段将一体化教学改革与技能提升紧密结合,不断推进大赛专业班级、汽车专业兴趣小组和世界技能大赛内容和标准的企业普及推广工作。让毕业生在完成职业规划的同时,也熟悉个人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在现代汽车维修企业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每年到了毕业季,大赛班和一体化实验班的学生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学生毕业后凭借其较强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基本功赢得接收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的青睐,不断涌现出身居企业管理和技术管理要职的高技能人才。

实践证明,工匠精神的宣传和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整体,技工教育不仅要培养能较快适应企业需求的学生,更要培养能够始终走在企业发展前沿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此,技工院校应结合市场变化与企业需求,每年修正一次教学计划,尤其要注意汽车专业设置与汽车企业发展、课程体系与行业需求的无缝链接。技工院校之间还要借助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和一体化教学改革为契机,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内外培训、校企联合办学等方面加强协作,结合工匠精神的特点创新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方法。通过高技能人才教师队伍和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锻炼,为实现中国梦和振兴当地汽车经济贡献大家的才智。

(作者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

猜你喜欢
高技能技工工匠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从技工到英雄
实施“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
工匠神形
工匠赞
补齐高技能人才“短板”
ZPSTUDIO TOOLS与意大利技工共同制作的手工艺品
现代学徒制培养焊接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拓展技工教育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