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想象”:空间观念由纵及深

2017-06-20 17:58闻丹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对称轴表象观念

闻丹静

三节好课带来的“动态想象”

【片段一】猜测中“想象”

有幸聆听了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思考:要确定一个长方形的大小,至少需要几个数据?追问:要确定一个正方形的大小呢?

小结:图形不同,特征就不同,刻画他们所需要的数据个数也不同.

师:猜一猜,想一想,要描述作业纸上给定的圆的大小,至少需要几个数据?为什么?

学生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试着画画看,并在组内达成共识.

【片段二】感悟中“想象”

刘松老师在执教“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细节令我印象深刻.

师:请你标出A(3,4),B(5,4),C(1,2),D(6,2)的位置.如果要依次连接起来,请你在脑海里想象一下,会形成一个什么图形?学生交流.

教师在图上进行连接.

师:想一想,如何移动一个点使它变成平行四边形?你有不同的方案吗?

【片段三】拓展中“想象”

刘德武老师在执教“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想象.

下面各点哪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A(2,2)B(5,1)C(5,5)D(5,7)E(6,6)

先想一想,然后,再动手实践.

小结:如果想要全部答案就要克服思维定式,才能扩大“想象空间”.

本以为教学“圆的认识”和“用数对确定位置”这样的课的内容时,只要教师讲授、学生操作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然而,三位名师透过新颖的授课角度,激扬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想象、猜测和验证,学习的热情非常高.这不禁引起我的反思:是什么樣神奇的力量让学生的思维如此活跃?一个概念在脑中油然而生——“动态想象”.

动态想象:“动态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它也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改造旧表象,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学生面对较复杂的问题时,比如,图形的旋转问题,经常缺乏清晰的思路,思维混乱,导致空间想象过程不能顺利进行.这一点在对个别学生的观察和访谈中亦有所体现.那如何才能利用“动态想象”更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一、观察比较,动态想象,形成空间表象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它是小学生获得初步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更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然后,针对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动态想象操练,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表象.比如,二年级数学在教学“认识厘米”时,学生们由于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1厘米到底有多大很难在头脑里形成表象,更可笑的是有学生说爸爸的身高是5厘米,显而易见这名学生对1厘米有多长根本没有在脑海里形成表象,于是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尺上的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画一下,在感知了1厘米的长度后,再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哪些物体的长或宽大约是1厘米,然后,要求学生对于长度的概念实施动态想象,在脑海里呈现一厘米物体的形状、大小.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从而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逐步形成厘米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先让学生估计自己身边某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尽管还有的小学生说爸爸的身高是89厘米,可是再也没有人说爸爸的身高是5厘米了,接着让学生学会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方法和定长画线段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认识厘米的同时,形成了正确、清晰的空间表象.

二、操作感知,动态想象,培养空间观念

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就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通过自己去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想一想、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等实践活动,把自己的各种感官所得进行动态想象,使知识内容与空间表象统一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例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以先让学生准备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从而发现哪些是轴对称图形,通过相互交流,发现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但是有些图形,尤其是实物是无法通过折一折来完成的,于是我又使出了动态想象这一招,让学生观察画面或实物,先在头脑里将画面或形状留下印象,然后,动态想象,确定一条对称轴后,让这条对称轴的一边绕着这条对称轴向另一边翻折,想象出是否完全重合,结果学生们兴趣盎然,一个个的小脑袋里都出现了一幕幕动感画面,是不是对称图形立即浮现于眼前.

三、沟通联系,动态想象,发展空间观念

几何的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要在练习中使学生不断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沟通几何知识的内在联系,我认为还应抓住综合应用,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动态想象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变化过程,找出变与不变、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才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一个圆柱体如果把它的高截短3厘米,表面积就减小了94.2平方厘米,体积减小了多少立方厘米?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如果缺乏空间观念,理解题意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首先,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有关条件,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动态想象,脑海里出现动画画面:从一个圆柱体上分解出截下那段的圆柱体.再找出与侧面积94.2平方厘米对应的高是多少?由此条件可以求出底面周长,直捣底面半径.要求减小的体积,实际上就是求高是3厘米圆柱的体积:先求半径:94.2÷3÷3.14÷2=5(厘米),再求体积:3.14×52×3=235.5(立方厘米),这样解决问题的办法便水到渠成.

其实观察也好,操作也罢,甚至应用,欲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少不了想象这一步,如果说观察、操作、应用是培养小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那么动态想象才是学生空间观念纵向逐步加深的形成过程.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动态想象是帮助学生建立物体表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有效策略.

猜你喜欢
对称轴表象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健康观念治疗
先找对称轴!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抓牢对称轴突破二次函数
有几条对称轴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