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社工工作满意度调查

2017-06-21 23:13李悦曹望华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工广东省

李悦?曹望华

【摘 要】 本文在调查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社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指出,广东社工整体的工作满意度不高,其中工作内容满意度相对较高,发展空间和工作环境满意度次之,而薪酬福利满意度最低。要改变这一状况,从社工本身来说,需要提高专业水平,合理定位职业预期,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忠诚度;从机构来说,在保障社工的行业基本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应加强社工培训,营造积极工作氛围,增强社工的凝聚力;从政府来看,要完善社会工作相关政策,推进社工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从社会来看,需要加强宣传和鼓励,让大众更加接受、认同社工行业,更加尊重社工工作。

【关键词】 社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广东省

社工工作满意度是社工(即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工作时的心理状态,它受到工作环境、工资水平等客观条件,以及机构文化、工作理念和职业认同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作为一项助人的职业活动,社会工作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其特殊性,社工则面临着诸多的工作困境。而工作滿意度成为把握这一行业的特殊性,破解社工工作困境的重要渠道。广东作为国内社会工作行业起步较早、经验较为丰富的地区,其社工工作满意程度将对推进这一地区乃至全国社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在具体的调查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收集法。在文献收集的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其中以问卷调查法为主,对被访者进行定量化的工作满意度测量。根据文献梳理当前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情况,制定相关的量表进行定量化分析。然后以问卷调查法为基础,采用李克特量表法,并结合个案访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广东社工工作满意度的现状。

本研究结合社工的工作特性,将广东社工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分为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以及发展空间四个维度。确立测量维度之后,再对四个不同的维度作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具体内容如下:工作内容主要从主观角度对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工作特性以及自己从事工作时的状态和态度等进行大体的评估;工作环境由机构所处的客观地理位置、机构设备等硬件设施和机构文化、工作关系、社会认可度等软件设施两部分组成;薪酬福利主要包括薪酬工资、工作时长、福利补贴等;发展空间是社工工作满意度不可或缺的测度指标,主要由培训、晋升、个人价值认同等部分组成。

定量分析采用李克特量表法,根据满意程度或者符合程度在1-5分的范围内依次进行打分,其中1表示“非常不满意”或“非常不符合”,5则表示“非常满意”或“非常符合”。通过对满意度进行定量化的转化,用固定分值替代程度副词,从而将满意度问题进行定量化比对,使得数据分析更加客观具体。

数据收集后运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研究控制变量对社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并进行相关性检验,确定相应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

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遵循助人自助的工作价值观,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目标,亲自或协助他人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包括一线社工、督导、行政辅助人员等。本次调查针对研究对象的特质、分布情况等,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以广东社工作为样本总体,选取其中200名社工作为样本展开调查研究,这200名个案即为此次的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

在200个样本中,女性比例占75%,这反映出女性社工是该行业的主要劳动者;78.5%处于未婚状态,超过90%年龄在30岁以下,社工群体偏年轻化;86%的社工工作年限不足三年,反映出社工行业人才的不稳定性;本科学历社工占76%,70%以上持有社工师证,优秀的人才基础对社工行业的发展以及服务的专业化奠定了基础;一线社工占到78.6%,督导仅占3.5%,一线社工成为社工职位的主要构成。

二、广东社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1、工作内容的满意度分析

工作内容是衡量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工作内容维度主要是从工作的具体内容、工作状态、工作性质、完成工作的状况等方面分析,具体统计量如下:

表1数据显示,有超过20%的受访者认为社工工作内容较多、工作琐碎繁忙。在“我面临工作与家庭冲突少”这一选项中,有6%的受访者选择“完全不同意”。结合访谈情况可知,社会工作的性质要求社工经常在周末或正常节假日开展工作,从而引发社工工作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冲突,使得社工面临两难选择。即使通过调休进行弥补,也会错失与家人、孩子等的共同假期时间,从而影响到家庭关系,降低了社工在此方面的工作满意度。

数据表明,总体上有超过60%的受访者比较同意积极的工作内容评价,18%的受访者非常同意描述的状态,即非常满意当前社工的工作内容,喜爱这个行业,这反映出社会工作行业有较大的吸引力。但仍有28%的受访者处于中立态度,他们的态度走向影响着社工对行业工作内容的整体评价。虽然社工行业以提供服务为主,但在提供服务、开展活动时仍可不断进行发展创新,丰富工作内容和形式,提升工作内容质量,从而促进社工行业的发展。

2、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分析

工作环境包括机构所处的客观环境、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工作关系三大部分。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提高社工工作满意度,降低工作倦怠程度。

表2数据显示,工作环境中“机构的规章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和当前的工作强度”这三个指标,受访者“非常不满意”比重达6%,而不满意率均超过20%。这说明社工对工作环境的不满意主要源于社工与机构的利益冲突。当前,社会工作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社工服务偏向琐碎化,服务质量量化难度大。同时,许多社工机构建立时间短,投资管理者不了解社会工作的运行情况,在机构的规章制度设置上未能很好的结合社会工作的特性,如加班制度的确立、节假日加班补贴、临时性的加班补助等都与具体的工作情况有脱节之处。尤其在绩效考核方面,社会工作属于事务性工作,社工与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这使得社会工作难以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加之社工完成政府标书的工作模式,使社工的工作指标难以量化,从而强化了社工工作的不满意。

总体而言,虽然社工行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机构的规章制度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做出应有的改变和完善,员工的部分利益受损。数据显示,仍有4%的受访者对工作环境不满意,35%的受访者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感觉一般,而满意率仅为52%。这表明,社工工作环境较之其他行业并没有明显优势,对于大部分社工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3、薪酬福利的满意度分析

薪酬福利属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保健因素,薪酬福利的水平决定着员工社会生存的基本状态,是员工工作满意度测量中尤为重要的指标。

表3数据显示,35%的社工对薪酬福利持不满意态度,尤其是工资方面,55.9%的社工表示不满意。当然,对于薪酬福利的满意度测算,不仅要分析社工的个人主观感受,还应该结合实际工资以及当前的行业水平进行比对。

2015年6月14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2014届本科毕业生各职业平均的月收入为3773元,社工成为收入最低的职业之一,月工资为3008元。广东作为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工资收入水平也相应较高。但表4数据显示,广东一线社工平均工资每月3500元左右,低于全国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工资,薪资水平相对较低。而督导由于数量少、经验丰富、知识储备多等优势,使其工资水平远高于其他职位。这反映出目前广东社工行业整体工资水平偏低,一线社工总体薪酬福利不足,不同职位薪酬福利差异较大。

4、发展空间的满意度分析

发展空间作为社工较为看重的部分,影响着个人、机构、行业的发展。不论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还是双因素理论都表明,发展空间是处于顶端的自我发展需要或激励因素,是社工能否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能否高效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此次调查,将发展空间维度细分为技能培训、晋升制度、个人价值观的实现等方面,调查结果如下:

如表5所示,同样完全不满意之处集中在机构的晋升制度、技能培训以及员工的自主与控制方面。尤其在晋升制度方面,完全不满意度高达7.1%。众所周知,当前社工在晋升督导时,不仅受资格证、学历、工作经验的影响,也与所属的机构规模、机构名额等息息相关,能晋升至督导的人数也极为有限,晋升途径窄,影响到社工的工作积极性。总体来看,48%的社工认为在发展空间维度比较满意,这成为部分社工坚守这一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不同变量影响下社工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比较

一般来说,受不同变量的影响,社工工作满意度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变量主要有性别、年龄、地域、职位、学历、专业背景、工作时间等。本研究选取了性别、职位、学历这三个对社工工作满意度影响较大的变量进行分析。

1、性别变量的工作满意度差异

由于社会期待与自我角色认知的不同,不同性别对自身职位、薪资等要求不同,从而引发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基于表6的数据,通过性别与工作满意度得分进行交叉分析可知,男性的工作满意度主要集中在3分,而女性则多介于3分与4分之间,男性社工的工作满意度低于女性。原因可能是男性社工要面临更高的职业期待以及面对更多的现实压力,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满意度。

2、职位变量的工作满意度差异

基于表7的数据,通过对不同职位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可知,工作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一线社工,而督导、督导助理以及行政辅助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非常高,一线社工工作满意度与其他职位社工满意度差异明显。一线社工因其從业时间较少、资历相对较浅等的因素,多处于社会工作的最前线,工作内容较为繁杂,薪酬福利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其工作满意度较低,并由此引起部分社工离职以及工作的倦怠,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社工工作的不满意度。而以督导为代表的高层人员,则由于其从业时间长、资历深、负有权威以及工资高等优势而表现出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3、学历变量的工作满意度差异

学历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因素,也是各行业选择从业人员的重要考量。同时由于人力资本培养的前期投入以及个人、家庭期望,有较高学历者往往希望有与之相适应或高于其人力资本水平的薪酬福利。

表8数据显示,大专以及本科学历的占据不满意者中的大部分。他们在社工行业中处于学历的中等偏上水平,对薪酬福利有一定要求,但迫于就业压力以及对其他方面的综合考虑而接受了社工行业的工资现状。而实际上,在广东地区,3000元左右的月工资是社工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相比而言,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工资收入相对较高,相关维度的工作满意度也相应较高。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影响社工工作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即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薪酬福利以及发展空间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广东社工整体的工作满意度不高,其中工作内容满意度相对较高,发展空间满意度和工作环境满意度次之,而薪酬福利满意度最低,且相比于其他维度差距较大。以上四个维度与社工工作满意度成正相关关系,工作内容越丰富、工作环境越好、工资待遇越高、发展空间越大,则工作满意度越高。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公益事业,社工在劳动中帮助他人、奉献他人,自身也收获了快乐,在工作内容上的较高度满意度也正是社会工作性质的反映。

通过不同变量影响下社工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比较可知,男性的工作满意度低于女性,原因可能是男性社工要面对更多的现实压力,而工作心理压力越大,工作满意度越低;工资待遇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工作职位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原因可能跟工作职位的内容以及薪酬福利有关;文化程度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

以上分析结果能够为改善社工工作满意度提供一些思路。从社工本身来说,需要提高专业水平,合理定位职业预期,加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忠诚度;从机构来说,在保障社工的行业基本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应加强社工培训,营造积极工作氛围,增强社工的凝聚力;从政府来看,需要完善社会工作相关政策,推进社工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从社会来看,需要加强宣传和鼓励,让大众更加接受、认同社工行业,更加尊重社工工作。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 卫利珍,王静.广东省社会工作者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4(03).

【作者简介】

李 悦(1993-)女,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曹望华(1975-)男,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与文化,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社工广东省
A Social Crisis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2013年二季度全国各省市区玩具进出口统计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