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经历

2017-06-26 11:20王小波
初中生 2017年20期
关键词:锯子工钱木工

文/王小波

打工经历

文/王小波

责任编辑:江 冬

在美留学时,我打过各种零工。其中有一回,我和上海来的老曹去给一家中国餐馆搞装修。这家餐馆的老板是个上海人,尖嘴猴腮,吝啬得不得了;给人家当了半辈子的大厨,攒了点钱,自己要开店,又有点烧得慌——这副嘴脸实在是难看,用老曹的话来说,是一副赤佬像。上工第一天,他就对我们说:我请你们俩,就是要省钱,否则不如请老美。这工程要按我的意思来干。要用什么工具、材料,向我提出来,我去买。别想揩我的油……

以前,我知道美国的科技发达,商业也发达,但我不知道,美国还是各种手艺人的国家。我们打工的那条街上就有一大窝,什么电工、管子工、木工等等,还有包揽装修工程的小包工头儿。他们一听见我们开了工,就都跑来看。先看我们抡大锤、打钎子,面露微笑,然后就跑到后面去找老板,说:你请的这两个宝贝要是在本世纪内能把这餐馆装修完,我输你一百块钱。我脸上着实挂不住,真想扔了钎子不干。但老曹从牙缝里啐口吐沫说:不理他!这个世纪干不完,还有下个世纪,反正赤佬要给我们工钱……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磁器活。要是不懂怎么装修房子就去揽这个活,那是我们的错。我虽是不懂,但有一把力气,干个小工还是够格的。人家老曹原是沪东船厂的,是从工人提拔起来的工程师,专门装修船舱的,装修个餐馆还不知道怎么干吗……他总说,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买工具、租工具,但那赤佬老板总说别想揩油。与其被人疑为贪小便宜,还不如闷头干活,赚点工钱算了。

等把地面打掉以后,我们在那条街上赢得了一定程度的尊敬。顺便说一句,打下来的水泥块是我一块块抱出去扔到垃圾箱里的。老板连个手推车都舍不得租。他觉得已经出了人工钱,再租工具就是吃了亏。那些美国的工匠路过时,总来聊聊天,对我们的苦干精神深表钦佩。但是他们说,活可不是你们俩这种干法。说实在的,他们都想揽这个装修工程,只是价钱谈不拢。下一步是把原有的隔断墙拆了。我觉得这很简单,挥起大锤就砸——才砸了一下,就被老板喝止。他说这会把墙里的木料砸坏。隔断墙里能有什么木料?不过是些零零碎碎的破烂木头。但老板说,要用它们来造地板。于是,我们就把这些烂木头上的钉子一根根起出来。美国人见了问我们在干什么。我如实一说,对方捂住肚子往地下一蹲,笑得就地打起滚来。这回连老曹脸上都挂不住了,直怪我太多嘴……

起完了钉子,又买了几块新木料,老板要试试我们的木匠手艺,让我们先造个门。老曹就用锯子下起料来。我怎么看,都觉得这锯子不像那么回事儿,锯起木头来直拐弯儿。它和我以前见过的锯子怎么就那么不一样呢?正在干活,来了一个美国木匠。他笑着问我们原来是干啥的。我出国前是个大学教师,但这不能说,不能丢学校的脸。老曹的来路更不能说,说了是给沪东船厂丢脸。我说:我们是艺术家。这话不全是扯谎。我出国前就发表过小说,至于老曹,颇擅丹青,作品还参加过上海工人画展……那老美说:我早就知道你们是艺术家!我暗自得意:我们身上的艺术气质是如此浓郁,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谁知他又补充了一句,工人没有像你们这么干活的!等这老美一走,老曹就扔下了锯子,破口大骂起来。原来这锯子的正确用途,是在花园里锯锯树杈……

我们给赤佬老板干了一个多月,也赚了他几百块工钱,那个餐馆却还是不像餐馆,也不像是冷库,而是像个破烂摊。转眼间夏去秋来,我们也该回去上学了。那老板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天天催我们加班。催也没有用,手里拿着手锤铁棍,拼了命也是干不出活来的。那条街上的美国工匠也嗅出味来了,全聚在我们门前,一面看我们俩出洋相,一面等赤佬老板把工程交给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连老曹也绷不住,终于和我一起辞活不干了。于是,这工程就像熟透的桃子一样,掉进了美国师傅的怀里。本来,辞了活以后就该走掉。但老曹还要看看美国人是怎么干活的。他说,这个工程干得窝囊,但不是他的过错,全怪那赤佬满肚子馊主意。要是由着他的意思来干,就能让洋鬼子看看中国人是怎么干活的……

美国包工头接下了这个工程,马上把它分了出去:分给电工、木工、管子工;今天上午是你的,下午是他的,后天是我的,等等。几个电话打出去,就有人送来工具,满满当当一卡车。这些工具不要说我,连老曹都没见过。除了电锯电刨,居然还有用电瓶的铲车,可以在室内开动,三下五除二,就把我们留下的破烂从室内推了出去。电工上了电动升降台,在天花板上下电线,底下木工就在装地板,手法纯熟至极。虽然是用现成的构件,也得承认人家干活真是太快了。地板装好以后,用电刨子一刨,贼亮。干完了马上走人,运走机械,新的工人和机械马上开进来……转眼之间,饭馆就有个样儿了……我和老曹看了一会儿,就灰溜溜地走开了。这是因为我们都当过工人,知道怎么工作才有尊严。

写 法 探 讨

这篇文章的一大特点是幽默。我们且来看这种幽默的效果是如何生成的——首先,从内容上看,一个极端吝啬的老板和两个缺乏经验的工人“组合”在一起,怎么可能不事故频发、笑话百出呢?所以,作者用不少文字来强调老板的各种吝啬行为以及“我”与老曹的身份,大大增加了本文的幽默感。其次,从语言上看,作者频繁使用调侃、讽刺、夸张等语句来叙述事件,如“你请的这两个宝贝要是在本世纪内能把这餐馆装修完,我输你一百块钱”“我暗自得意:我们身上的艺术气质是如此浓郁,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对方捂住肚子往地下一蹲,笑得就地打起滚来”“这是因为我们都当过工人,知道怎么工作才有尊严”等,让本文始终保持着一种轻松诙谐的语气,因而幽默十足。

猜你喜欢
锯子工钱木工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蛇和锯
锯子在木头里奔跑
黄木工
黄木工
纪宇:木工让我寻找到自己
不要拉呆锯子
输不了的答案
能生钱的宝碗
巧取连环打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