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性化商业步行街设计

2017-06-26 12:52夏伟建
建筑建材装饰 2013年10期
关键词:空间形态流线人性化

夏伟建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质量提高,对城市环境、公共活动场所、城市特色等需求也引起了社会关注。因此,越来越多的城市开辟了商业步行街、公共活动场所等公共空间。一个城市的商业步行街最终目的就是要体现一种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精神面貌,从而提升人的素质、品位,最终体现出人与空间、环境的融合,体现以人为本。商业步行街为城市居民和访客提供更多舒适和人情味的空间环境.以此来提高城市的整体风貌。

关键词:流线;空间形态;人性化

前言

作为现代城市空间类型之一的商业步行街是人们购物、交通、参与社会生活和信息交流的场所。在设计时,要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始终坚持以人性化设计为前提。

1设计理念

简*格黑在《建筑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生活分为三类

(1)要生活——基本的,带有强迫性的日常生活,如购物、上下班;

(2)选择活动——户外条件允许时人们乐于进行的活动,如散步、观光、户外休息锻炼;

(3)社交活动——公共场所的交往活动,如谈天、打招呼等。

商业步行街中的空间界面不仅具有物质上的意义,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充当着商业步行街文化、历史的载体。一个成功的,健康的商业步行街,必然会体现一个城市,一个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

2规划设计要点

2.1线性空间

设计中应考虑步行街所在的地段,全城的交通情况、停车的难易(我国特别要考虑自行车的停放问题)、路面的宽窄和居民意向等因素。有资料表明,我国城市自行车出行率达60%-70%,故在规划中须特别考虑停车场的设置,包括城市临街的一些建筑前空地和局部地下层群为停车场地,以解决自行车停车用地紧张的矛盾。另外,还应考虑自行车与公交换乘的停车场,人车分流、以汽车道(仅考虑公交线路、专用车辆、必须的货运等)为联系路,与城市道路网相联,以自行车步行道为内核,独立形成网络状,加上必备的环境设计,可形成环境质量高,集购物、娱乐、文化、饮食一体化的城市新型商业步行街区。完整的空间环境意象美国著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实际上就是人们认识与把握城市环境秩序的空间图式。

线性空间是商业步行街的一般空间特征,单纯的线性空间并不能促使人流的聚集和较长时间的停留,也不能满足和支持商业步行街中使用者的多种环境行为的需求,因此局部放大的空间是满足在人们除选择商家购物需步行之外,作为停留空间适宜人流开展除步行之外的如小憩、观看等其它环境行为。人们在户外步行空间中行走,每20~25米,或是有重复的节奏感,或是地面高差有变化等,均会使空间打破单调感而生动起来。充满韵律的空间节奏是商业步行街最大的特色。从这个角度来看,线性为骨架,节点为要素,流畅基础上的合理人流聚集,是商业步行街在空间组织线索上的人性设计内核。

2.2节点规划

(1)道路作为城市商业环境中的道路,其作用体现为渠道(人、车的交通、疏散渠道)、纽带(联结商店、组成街道)、舞台(人们在道路空间中展示生活、进行各种活动)。规划中对道路与两边建筑物的高宽比以H/D=1为主,穿插一部分H/D=2的建筑。这样的空间尺度关系既不失亲切感,又不显得过于狭窄,从视觉分析上是欣赏建筑立面的最佳视角,容易形成东主独特的热闹气氛的空间。

(2)区域作为城市中心区,由于城市商业活动本身的“集聚效应”,公建布局相对较为集中,由于人们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步行街长度取600-800米为宜。(即城市主干道的间距),加上购物的选择性与连续性,销售的集合性和互补性,最终形成集中成片的网络化区域系统。

(3)中心即一定区域中有特点的空间形式,结合步行街的特点,规划以一至二个广场,可作为步行街的中心、高潮,为其带来特色与活动。

(4)标志人口,对于步行商业街,人口的重要性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在连接城市主干道的地方设置牌坊等作为步行街的人口,大量的人流由此进出,不许机动车辆进入,入口处设灵活性路障或踏步,并设管理标志符号。由于它起着组织空间、引导空间的作用,其本身也是街道空间中的重要景观,丰富的空间形式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并以一定的物质空间形式表达其文化特征。

2.3空间布局

现代城市追求适居性的空间环境、追求界定鲜明、比例适宜的积极空间。设计者在步行街中,以集中人行活动区为指导思想,把街道做成弯弯曲曲的蛇形道,加上统一设计的街道家具,创造了强烈动感和节奏感的街道空间。步行街区建筑内外的界线可以是虚的,可穿透的和不定的,并有一种向内吸引的感觉,体现了我国传统空间特征中“虚”的意境。

步行街区的布局形态可以是丰富多变的,具体如下:

(1)状沿街道布局店铺沿街道两侧呈线状布置,鳞次栉比,店面凹凸,街道空间呈现一定的不规则状。如北京琉璃厂、天津古文化街。

(2)线面组合布置——大都有明显的步行商业街,与路段上某些商业地块联系起来,形成组合布局,如合肥城隍庙步行商业街;

(3)面状成片布局——商业街区在城市主干道一侧集中布置,形成网状形态,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根据我国的功能和环境要求,步行街可分为多种形式:封闭式、半封闭式、转运式和步道拓宽式。

作为步行环境,商业步行街最早的建造历史可追溯到马车时代。尽管商业步行街为马车时代的产物,但仍与当今定义的步行环境在意义和内涵以及表征上都具有完全的一致性。整条街道时宽时窄,建筑也是高低变幻,两侧建筑建于不同的年代并有着不同的风格,其空间尺度是近人的,具有很好的舒适性和亲和力,街道的基本宽高断面的比例在1:15~1:25左右。外部空间的两栋建筑间距与建筑高度之比在1:1~2:1时,是一种较为亲切的尺度,隨着比值加大渐成疏远之感,而当其比值小于1:1时,随着比值变小,会令行人产生封闭恐怖的感受。商业步行街高密度出现的一个个放大空间节点,化解了街道断面比值较小可能带给人的封闭感,而狭小的街道断面又以小中见大的手法,反衬出一个个空间并不巨大的节点处的宽松闲适的氛围,可谓张驰有度;加上该街道呈一定的曲线型,又依着地势时起时伏,使人视线范围基本控制在25~50米范围内,充分利用地形的起伏来组织空间视觉上的转合,让人感到峰回路转,意犹未尽,增加了空间的可能性和体验性。

重视空间的体验设计,增加了空间的趣味性。在线性的基础上,具有近人的真实尺度,自然的线性结构是环境特性的人性设计内核的另一关键。

3人性化的步行街

3.1使用特性

商业步行街作为最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放空间,商业步行街其具备了一般商业步行街的特性:面向最广泛人群的体验;富有特色的视觉效果;界面的连续性及大量二次空间的涌现;人性化的街道铺装;小开间密集型店面及同类经营品种的集聚;集所有景观视觉设计要素之大成;设施建筑风格一体化。

3.2使用者特性

商业步行街的人群大致可分成下列六大类:有目的购物;陪人购物;节假日亲朋一同休闲;路过,穿越式;自我放松,漫步式;外地旅游者。上述使用者的特性完全契合商业步行街人群的特征。

3.3装置特性

(1)适宜的户外家具设置与足够的休憩座位。户外家具(信息设施、照明安全设施、娱乐服务设施、交通设施以及艺术景观设施等)通过对其体量、形式、轮廓线和材料的色彩、质感以及内涵等把握,与其他构成要素一起营造了商业步行街空间氛围,构成了城市的特质,并最终影响着商业步行街的品质。

商业步行街的人群主要特征是“聚集”和“流动”。商业步行街设置有适宜的户外家具,对“聚集”和“流动”行为有着充分的支持。其中对合理的“聚集”提供了足够的休憩座位,故而改变了传统商业步行街单纯的购物功能,使商业步行街成为城市中的多功能闲暇场所。

随着历史的发展,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向多功能、多元素的公共建筑综合化发展。可规划设计适合当地文化脉胳特色的骑楼、过街楼、庭院式商店布局,室内步行街等,以建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步行购物系统,使城市空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以提高其价值观念和深层意義。步行街由两旁建筑立面和地面组合而成,故其要素有:地面铺砖、标志性景观(如雕塑、喷泉)、建筑立面、招牌广告、游乐设施(空间足够时设置);街道小品、街道照明、休息座椅、绿化植物配置和特殊的如街头献艺等活动空间,其设计繁杂程度决不亚于设施建筑,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选择和细部。

(2)连续完整的界面与达意有序的店面店招设计。连续完整的界面是线性在空间形态上的基本表现,连续完整的界面限定和围合了不同大小的空间,保持了视觉感受上的连续而完整。作为商业步行街来说,店面(包括橱窗)即垂直界面的表皮,是营造商业气氛的重要手段,其视觉特征应具有熟识性、明确性和启示性。商业步行街的橱窗和店面店招设计给人们的是一份优雅和从容,默契和轻松。

商业街的橱窗和店面店招设计充分考虑其场所中人的感受,其表皮达意且具有个性,充分表现了内在秩序,主要方法体现在划分尺度上的一致性、类似性。以上从舒适性的角度,着重环境特性和装置特性的层面,初步探讨了商业步行街人性设计内核。步行街外部空间的格局、形态等必然会影响到空间界面的整体性。视觉健康的空间界面往往会有一个统率的主题,一个贯穿始终的风格,形成一个整体的、统一的视觉意象,不会给人以拼贴、拼凑的凌乱感。

4总结

目前我国商业步行街的发展对城市环境建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商业步行街的设计过程中,要依据于自身的环境、背景,不可偏离实际情况。同时,要强调人性化概念的融入,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设计出商业步行街的发展图景及如何在设计中做到人性化。

猜你喜欢
空间形态流线人性化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几何映射
浅谈大型商业的流线设计
博物馆展示空间流线结构研究
澧水流域传统城镇街巷的空间形态文化
日常行为下的湖湘村落问题
大型客运站旅客流线设计及优化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