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质量区域差异评价研究

2017-06-27 21:03王昱张杰熊浩杨蕾平
时代经贸 2017年9期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

王昱 张杰 熊浩 杨蕾平

[摘要]本文从生态文明、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享四个方面构造了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2004 2014年间长江经济带各沿线城市相关指标数据,利用熵值法分析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并对评价结果做出了时空差异性分析,最终得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时空差异

引言

城镇化是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以及中国提出实现现代化目标两者相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经济新常态要点的提出,各种负面影响也随之凸显出来,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均享、户籍制度等方面都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有效提升,如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使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的利益分配由失衡走向平衡,实现国民利益分配均等化和无歧视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正因为原有的城镇化内涵与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偏离,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应用而出。“新型城镇化”提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对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不断补充,最终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一个官方定义:追求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放弃原来只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开始专注于提高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习总书记也在讲话中提出新型城镇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可以认为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进而形成城市和乡村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

陆大道(2014)指出长江经济带凭借着强大的综合运输能力,具备着与海岸经济带完全不同的优势,提出我国应该坚持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将其作为我国宏观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在《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提出不同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在最新的《长江经济帶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份《纲要》中指出要建设高水平的城镇化,追求更加合理的城市结构,促进人口城镇化,依托大城市建立一批有特色的中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态。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格局中地位重要,且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再度成为热点地区,所以将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自“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读,赵永平(2013)、王新越等(2014)根据已有的对于城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政府材料解读,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涵是将人作为城镇化的主题,不同于以往的追求土地城镇化;单卓然,黄亚平(2013)、王千,赵俊俊(2013)、段进军,殷悦(2014)、宋连胜,金月华(2016)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总结为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人民生活质量、追求高质量的城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好城乡统筹规划:也有学者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意义的城镇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集中体现在生活方式(包括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公共服务的享受、社会管理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评价体系相关研究

由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理解的角度不同,相关文献出现了多种评价体系。在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之前,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面,随后的研究发现:单一的依靠增加经济增长对于城镇化的提高并不能显著的增加城镇化(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2011),随着时间的推移衡量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日益丰富,经济因素对城镇化水平影响越来越低阴,以张少辉(2004)和陈延军、赵炜林(2011)认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健康发展速度才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最大因素:孙长青,田园(2013)、杨惠珍(2013)、王际宇等(2015)分别采用综合的指标体系评价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涵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情况、集约发展、民生问题等等:孙雪(2012)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促进机制等方面的比较,得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追求高质量、高水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根据这些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城乡发展动力、城乡发展公平、城乡发展质量:戚晓旭等(2014)、吕丹等(2014)在参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前人的基础上对于新型城镇化又有了新的理解,分别提出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服务共享。

(三)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在指标体系建立后,相关文献往往会选择对某一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如张少辉(2004)、杨洋等(2015)、钟茂初(2016)等;由于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从邹辉、段学军(2015)已有的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发现针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肖金成,黄征学(2015)从目前城镇化程度、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存在的不足分析了长江上中下游三个地区的城镇化特点,提出了建设城镇化的基本思路与相关政策建议但这些研究没有进一步对其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做细致分析。

总体来说,现有文献缺少针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研究,且主要局限在研究城镇化的动力源与影响因素上,特别是对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变和差异性研究不深,研究对象多为省级区域。本文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从生态文明、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共享四个方面对于长江经济带包含的60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重点进行差异性分析,以期为我国长江经济带区域城镇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选取

传统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偏向于“硬件城镇化”,对于诸如提升居民幸福感、内涵增长等概念重视不够,而新型城镇化的则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最新规划,对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其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尝试性描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这个一级指标下,分为4个二级指标和对应的24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别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诠释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其中在具体指标选取上,生态文明方面的指标主要突出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主要突出该区域在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效率和强度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突出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公共服务方面主要突出城市人口幸福感、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具体内容见表1。

(1)生态文明

城市所处的环境系统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它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工业,在人类进行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只有对这些垃圾、污染物做好达标处理和控制改善人居环境,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才能推动人与城镇环境和谐相处。在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又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重视,导致环境质量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利于提高城镇的开放度,有利于提升城镇的吸引力,有利于扩大城镇的辐射力,进而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到城镇化进程中,因此,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作为评价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的指标。

(2)经济城镇化

经济增长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产生,另外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进程也会随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生产、交换和消费等要素开始向城镇集聚。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紧密相关。所以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职工平均工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吸引外资数额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水平中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内容。

(3)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协同发展,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大城市在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市郊铁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将排水管道长度、人均铺装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年用水量、移动电话用户、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等作为衡量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主要指标。

(4)公共服务共享

在当前的发展时期,“城市病”问题日益严重,这表现在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聚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方面,而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感”,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是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关键。因此,本文选择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每万人医院数、高等学校总数、在校学生总数、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等指标衡量评价新型城镇化中社会城镇化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数据来源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9省2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①,计算新型城镇化协调性的综合指数。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四)指标体系计算实证结果

由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上述熵值法计算过程,本文将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按流域分为三部分,并分析2004-2014年11年间的数据,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最终计算得到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

三、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时空分布分析

根据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分别从整体、城市群区域、地级市3个层面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一)整体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折

就宏观层面而言,11年间长江经济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平均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15.30提高到2014年的30.24,11年间提商14.94,年均增长率为7.05%,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升。

接下来将分别根据区域的时空差异详细分析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情况。

(二)各区域城市群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表2分析对比了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内部上中下游三个区域城市群之间的得分变化情况,就中观区域层面而言,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来看: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游地区居中,上游地区最低,并且上游和中游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虽然新型城镇化水平均稳步提高,但在不同时间段相互之间发展特征存在差异性,所以根据发展阶段可做进一步具体分析,可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平稳发展初期),2004-2006年,三个区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别并不大,并且均稳步提高,综合得分提高幅度均处于1.00-1.50,其中下游地区的增速较快,中游的发展速度与下游接近,而上游地区增速较慢。;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2007-2012年,三个区域城市群之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总体呈现出先拉大后缩小的状态,较上一阶段发展增速加快,上游地区的增速开始增加,逐渐与中游和上游地区同步,至2010年底,三个区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达到最小:而之后的2011、2012年是其增速最快的时期。第3阶段(均衡发展期),2013-2014年,三个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甚至出现了评价值停滞的现象,而下游地区依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其与中下游地區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这是由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大,城镇化程度和质量相对较高,而上中游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分布密度较小,而且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较低。这种差距和矛盾一方面与我国整体的发展规划相关,另一方面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发展政策等相关。

(三)地级市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4-2006年,变异系数逐渐增大,由2004年的0.54增大到2006年的0.67,达到最大值,此后几年变异系数减到最小,为2010年的0.51,2011年又開始增大,直到增加为2014年的0.56。纵观整个研究阶段,所选取的长江经济带5 9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在研究基期较小,首先经历第一阶段的大幅度上升,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的突然下滑,最后差异性又逐渐增大,在研究末期新型城镇化水平又出现不均衡状态。可以看出2006、2012和2014年59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不均衡,2010年区域差异性最小。

另外当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做具体比较时发现,上海、苏州、南京等下游沿岸较发达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攀枝花、宜宾、乐山等上游欠发达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从各地区2004 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发现,近11年来所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都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近年来各地区的城市在水、电、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城市拥堵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愈加严重,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各地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四、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综合评定,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时空演变做出了差异性分析。基于上文的分析结果,提出四条促进我国长江经济带型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应针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目标采取因地制宜、多层次发展的治理策略。根据上中下游区域城市群评价的分析可知,长江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大,城镇化程度和质量相对较高,而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较低。由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其对农村人口转移具有较强吸引力,因此要将妥善安排外来人口作为工作重心并落到实处。根据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统筹推进外来人口落户和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健全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机制。

加强城市圈建设,重点培养区域经济增长极。要抓住城市群这个重点,以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等超大城市和南京、杭州、成都等特大城市的引领作用,发挥合肥、南昌、贵阳、昆明等大城市对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以沿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依托,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最终形成结构合理、区域合作、协调发展、绿色环保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加强区域间合作,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由结论可知,近年来长江上中下游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区域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长江经济带虽然极大地促进了沿江两岸城市的发展潜力,但城市间发展状况迥异,如今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纵观全局,对整个流域进行全面综合开发。要加快推动内部一体化进程,发挥城市群间的联动性,使长江上中下游各区域能够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增强区域竞争力。

猜你喜欢
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
我国长江经济带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长江经济带低收入医疗保障基金建立与管控措施
长江经济带产业竞争力现状分析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长江经济带股权交易所建立与管控措施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