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2017-06-28 15:54李晓玲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精细化护理人员

李晓玲

(河北省邯郸市第四医院,河北 邯郸 056200)

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李晓玲

(河北省邯郸市第四医院,河北 邯郸 056200)

目的 对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疗效进行探索。方法 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接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精细化管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88.3%、操作技术服务满意度为91.7%,总体满意度达到93.3%;相比于对照组68.3%的服务态度满意度、76.7%的操作技术满意度以及75%的总体满意度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意外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8.3%的并发症发病率和6.7%的意外事件发生率而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精细化管理能够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病情提供较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在实践中值得推广,以便改善护患关系。

精细化管理;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疗效

神经内科患者在临床实践中相对于其他科室患者的病情,具有发病时间快、年龄较大以及病情较为严重等特点。针对神经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此有效的提升神经内科的护理效果。这对于临床护理工作和工作认真要求更加深入。为此,本文以我院接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探索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间接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在45~75岁,平均年龄为(63±3.2)岁;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在43~72岁,平均年龄为(61±3.5)岁;120例患者均经临床MRI或CT扫描确诊,且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病症,其中23例患者为脑梗死、27例患者伴随有头晕,晕厥患者为35例,脑出血患者为15例,眩晕综合征患者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在年龄、性别、病症等神经内科基础资料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通过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是科学服药指导、心理疏导这些流程。同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再加精细化护理。具体设计人员、护理工作、风险管理等方面。精细化管理首先针对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护理技能、资质等进行管理,根据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将其分为基础护士、责任护士、责任护士长以及责任护理组长四个级别。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分工不同,其中基础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临床基础护理工作,责任护士需要能够认真和科学的执行医生的治疗方案,配合医生开展治疗,数量操作各种医学仪器和知悉护理操作技能,并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等进行密切的观察记录。责任护理组长则需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生理情况等予以评估,同时督导护士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护士长需要综合协调各护理人员工作分配,是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推动者。护理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则是建立在科学护理、人性化护理的基础上,在尽可能保障患者休息等基础上,开展生命体征的监测,如血压、呼吸等,同时将不同护理操作细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制定时间表和责任护理人员,予以执行,在护理进程中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工作、科学饮食指导,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赢取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康复水平。与此同时,需要关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跌倒、自杀、坠床等,尽可能的避免护理风险的出现,同时通过风险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评估予以预防能力和意识。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取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精细化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详细询问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操作技能、服务态度、护理工作效果等予以评价,同时记录患者临床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s)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通过护理的效果观察,观察组服务态度满意度为88.3%、操作技术服务满意度为91.7%,总体满意度达到93.3%;相比于对照组68.3%的服务态度满意度、76.7%的操作技术满意度以及75%的总体满意度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详见下表1.并且,观察组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或意外事件,明显优于对照组8.3%的并发症发病率和6.7%的意外事件发生率而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疗效观察 [n(%)]

3 讨 论

通过我院的临床观察发现,神经内科患者有其自身的病理特征,具有非常突出的特点,这就需要临床护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能够针对神经内科患者提供有针对性风险护理,针对护理工作及人员进行详尽的护理,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或者患者与家属的广泛满意,在实践中值得推广。

[1] 刘昭君,岳仕鸿,钱 涵,等.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9):54-56.

[2] 吴惠玲,唐 娅.细节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6):251-252.

[3] 刘昭君,岳仕鸿,钱 涵.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9):54-56.

[4] 徐春丽.精细化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5(18):190-191.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17.3270.02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精细化护理人员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