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2017-06-28 15:54胡应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7期
关键词:喹诺酮致病菌耐药性

胡应辉,黄 成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庆 404000)

解析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胡应辉,黄 成*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重庆 404000)

目的 探讨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以指导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300例,均接受抗生素治疗。我院于2015年8~12月根据卫生部及我市卫生厅的要求制定了适合我院的抗生素管理方案,并在全院范围内实施,比较实施前后各抗生素使用强度(AUD)和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率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后我院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为50.77,较实施前降低27.17%。其中喹诺酮类、其它内酰胺类、氨基苷类、青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硝基咪唑类和抗真菌药的使用强度下降较为明显。经实施后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下降。结论 实施抗生素管理可在短期内降低抗生素使用强度,改善常见致病菌耐药率。

抗生素管理;抗生素使用强度;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首选的抗感染药物,自应用于临床以来有效提高了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水平,为维护人类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但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不合理应用现象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如何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并降低耐药性已成为诸多医疗机构及相关管理部门、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和感染控制专家们研究的重要问题[1]。我院于2015年8~12月根据卫生部及我市卫生厅的要求制定了适合我院的抗生素管理方案,并在全院范围内实施,以探讨其对抗生素使用强度与细菌耐药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300例,均接受抗生素治疗。男性164例,女性136例,年龄15~85岁,平均(49.12±12.56)岁。其中实施抗生素管理前(2015年7月之前)收治的患者142例,实施抗生素管理后(2015年12月之后)收治的患者158例。

1.2 方法

1.2.1 抗生素管理

抗生素管理方案:将抗生素分为非限制级、限制级和特殊使用级三级,明确使用规范,住院医师开具非限制级,主治医师可开具限制级和非限制级抗生素,副主任和主任医师须取得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同意方可开具特殊使用级抗生素。患者接受初始治疗前1d医师可开具越级抗菌素,围术期限制喹诺酮类抗生素使用,将抗生素管理与质量考核挂钩。

致病菌选择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1.2.2 药敏试验

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和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其标准参考CLSI2007年版本。

1.3 观察指标

观察实施抗生素管理前后抗生素使用强度和细菌耐药性的变化情况。AUD=药物使用频度(DDDs,设为<40/100(人·d))/住院总人天数×100。

2 结 果

2.1 抗生素使用强度变化情况

实施后我院抗生素使用强度降为50.77,较实施前降低27.17%。其中喹诺酮类、其它内酰胺类、氨基苷类、青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硝基咪唑类和抗真菌药的使用强度下降较为明显。见表1。

表1 实施抗生素管理前后抗生素使用强度变化情况

2.2 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变化

经实施后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氨基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下降。见表2。

表2 实施抗生素管理前后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性变化(%)

3 讨 论

造成抗生素滥用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和患者方面的因素等三个方面,因此要促进抗生素合理应用须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教育和加强科普宣教,并建立合理的用药考核制度和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2]。实施抗生素管理方案,其主要措施有建立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等医务人员开具抗生素权限进行了限制,同时限制围术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并将抗生素管理与质量考核相挂钩,结果显示经实施抗生素管理后喹诺酮、碳青霉烯等大多数抗生素的消耗均明显下降,仅头孢菌素的使用强度有所上升,但研究显示其耐药率并无显著上升,而肠杆菌属对头孢曲松和头孢他啶等抗生素的耐药率出现下降,因此应在限制抗生素使用的同时实施总量控制。实施抗生素管理后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消耗下降最明显,其耐药状况也明显改善,这与其限制最为严格密切相关[3-4]。本研究也显示实施抗生素管理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致病菌的耐药性有所改善,但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并未改善,提示本研究中所实施的抗生素管理对控制该致病菌耐药性的效果并不明显,须进一步研究以改善该现状。

综上所述,实施抗生素管理策略可在短期内减少常见抗生素的使用,改善细菌耐药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 陈 颖.病原菌检出及抗生素管理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5):3-4.

[2] 张志强,李 晋,王静茹,等.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及细菌耐药性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37):75-76,79.

[3] 陈有娥.浅谈抗生素应用现状及预防滥用的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22(16):103-104.

[4] 杨继勇,罗燕萍.细菌耐药性监测中的问题与思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7):595-597.

本文编辑:吴 卫

R197

B

ISSN.2095-8242.2017.017.3340.02

黄 成

猜你喜欢
喹诺酮致病菌耐药性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