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7-06-28 15:5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髓内皮瓣胫骨

吴 伟

(资中县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2150)

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吴 伟

(资中县人民医院,四川 内江 642150)

目的 对比分析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所产生的随机数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两组各41例。其中常规组采用钢板固定胫骨开放骨折,联合组采用的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胫骨开放骨折;随访1年时间,分别记录两组临床效果,并比较。结果 随访1年时间;采用Johner-Wruch评分来决定,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常规组临床效果明显差于联合组临床效果; 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胫骨开放骨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畸形情况,减轻患者疼痛,修复患者皮肤组织,降低其感染率能够更好的恢复。

带锁髓内钉;皮瓣治疗;胫骨开放骨折;临床效果

胫骨开放骨折是外科最常见的骨折,治疗方法较多,主要是由于胫骨直接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骨折部位组织出现损伤导致胫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在出现胫骨开放骨折后,常常表现为骨折部位疼痛,不能自行走路,受伤部位突出或是畸形,肿胀以及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1]。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患者出现患侧血液循环受阻,极易造成缺血坏死,受伤部位感染以及畸形等并发症。现代临床采用钢板治疗胫骨开放骨折,虽然可以有效使骨折部位复位,减轻患者出现疼痛、肿胀情况,但是临床效果一般[2]。作者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胫骨开放骨折;临床效果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所产生的随机数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两组各41例。其中常规组男患者19例,女患者22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8.27±32.06)岁;左侧9例,右侧10例,其中上段5例,中段6例,中下段8例,双段骨折3例。,联合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21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47.54±32.35)岁。左侧8例,右侧9例,其中上段7例,中段5例,中下段9例,双段骨折3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采用钢板固定胫骨开放骨折;第一步清创:患者就诊后,采用消毒液清洗皮肤组织,清除坏死组织,异常的异物等,直到皮肤表面出现鲜血。对于骨折深层组织认真清洗。第二步:通过远端瞄准器进行置入远端锁定,所有钢板都放置在胫骨外侧,最后伤口进行缝合。

1.2.2 联合组

采用的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胫骨开放骨折;第一步清创:在患者进入医院进行急诊治疗,应用肥皂水、生理盐水、以及双氧水对下肢的受创面周围组织与与清洁皮肤进行碘伏消毒。清除坏死组织,异常的异物或是分泌物等,尤其是在患者骨折深处位置的组织,直到皮肤表面出现鲜血。对于骨折深层组织认真清洗。如果清理伤创不彻底,就会很容易在患者体内形成隐性的伤创。在完成清理伤创之后,应当使用碘伏消毒液体浸泡患者的创口。时间大约在十分钟左右。第二步固定骨折外:在固定骨折端时,医院选取使用的单侧外固定支架来外固定患者的骨折端。然后选取根骨牵引对其进行临时制动。按照开放性骨折创面采用多侧孔流管负压敷料包扎。第三步固定髓内钉与皮瓣修复受创面:经过一周的负压引流敷料与一期的清创之后,在负压引流敷料时应当进行五天到七天的负压引流换药,之后应当通过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治疗的状况,来分析患者受创面有没有显著的坏死或者感染的组织或坏死的组织界限很清晰,如果有,应当对患者进行二期的清除伤创。在完成二期清除伤创之后,应当利用胫骨髓内钉固定其创面。进行第二次消毒清创,骨折部位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第四步:对破损的皮瓣进行修复:主要应用皮瓣去覆盖患者的创口位置,所以在对皮瓣面积进行设计时,应当严格对患者的胫骨组织有受损的具体部位和面积进行验证。皮瓣根据胫骨骨折组织缺失部位和创伤大小决定,在中上段的皮肤组织缺失过多,大部分选择小腿内侧皮瓣,下段组织缺失部位大部分选择腓肠神经血管。第五部术后护理:患者在完成手术各项治疗之后,相关护理人员应当细致观察患者治疗状况,尽力去提供患者优质的护理,并要时刻对患者所植入在皮瓣的血液循环状况进行相应地关注,如果发现异常的状况,应当及时向主治医师进行沟通,确保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抑制手术后并发症状况。

1.3 手术后处理

手术后,根据病情给予常规消炎、止血药物以后,常规组:手术后必须石膏固定,根据检测结果决定活动情况以及石膏剔除时间。联合组:手术后,注意皮瓣血液回流情况,观察末梢肢端温度、颜色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随访1年时间;采用Johner-Wruch评分来决定,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常规组临床效果明显差于联合组临床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随访一年时间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n)

3 讨 论

胫骨骨折主要包含胫骨平台骨折与胫骨干骨折。它主要的发病原因有两种,一为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直接暴力常见的有以撞击伤、车轮碾压伤、重物打击或是被踢伤。骨折线大多是呈现短斜行或是横断形。由于胫骨前面是处在皮下,因此骨折端穿破皮肤,在巨大暴力或者交通事故受伤之后,大多为粉碎性骨折。由于位置在皮下的胫骨,因此骨折端穿破患者皮肤的机率较高,患者肌肉受到创伤的机率也随之增加。二为间接暴力,由于旋转暴力扭伤、高处坠下或者滑倒所形成的骨折,主要特征为骨折线大多呈现螺旋形或者斜形。检查胫骨骨折的方式一般是通过X线片检查,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诊断出骨折与骨折的类型。患者在受伤后,患者局部疼痛,并且迅速肿胀,小腿不能承受应有的重量,医护人员立即可以诊断为小腿骨折。如果形成成角畸形或是产生骨摩擦特征以及有一系列异常的活动,都可以肯定诊断结果。依据相关X线检查与患者在临床上的众多表现,很容易诊断出正确结果。胫骨骨折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骨筋膜间隙室综合征。它主要是使患者筋膜间隙内压力增加,进而导致血液循环少,从而造成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其中患者发生胫前间隙综合征的机率最高。而常见的胫骨开放骨折主要是由于直接暴力,重物袭击,高处摔下等原因造成的疾病。造成胫骨开放骨折的主要机理是由于骨折部位软组织损伤引起全身血液循环回流受阻,导致骨组织细胞内压力增高,最终造成血管狭窄以及周围神经收到伤害[3]。患者主要表现为骨折部位疼痛,不能自行走路,受伤部位突出或是畸形,肿胀以及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4]。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患者出现患侧血液循环受阻,极易造成缺血坏死,受伤部位感染以及畸形等并发症。现代临床采用钢板治疗胫骨开放骨折,虽然可以有效使骨折部位复位,减轻患者出现疼痛、肿胀情况,但是临床效果一般[5]。

作者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胫骨开放骨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所产生的随机数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两组的患者例数各为41例。相关医务人员随访1年时间,分别记录两组在临床上所产生的效果,并比较。通过表1显示:随访1年时间;采用Johner-Wruch评分来决定,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常规组临床效果明显差于联合组临床效果;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合上述,采用带锁髓内钉联合皮瓣治疗胫骨开放骨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肢体畸形情况,减轻患者疼痛,修复患者皮肤组织,降低其感染率能够更好的恢复,值得医疗界广泛地推广并应用。

[1] 王 强,李小磊,王静成,等.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5):68.

[2] 谢春华,谢玉明,王守朝.胫骨干骨折自锁髓内钉固定和钢板螺钉固定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1,2(2):133.

[3] 王军强,胡 磊,苏永刚,等.下肢骨折牵引复位器的设计和临床初步应用 [J].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8):1425.

[4] 唐仲文,肖 睿.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术后合并症观察[J].四川医学,2012,31(8):1145.

[5] 张永清,刘宗仁,金振宇.带锁髓内钉微创治疗胫骨干骨折[J].临床骨折杂志,2010,13(3):355.

本文编辑:王雨辰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combined with flap in the treatment of open tibial fractures

WU Wei

(Zizho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Suchuan Neijiang 642150, China)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ramedullary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combined with skin flap in the treatment of open tibial fractures.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open tibial fracture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generated by the computer.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open tibial fractures were treated with plate fixation,and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ing combined with flaps were used to treat open tibial fractures.Follow-up time of 1 year was recorded and the clinical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followup time was 1 year.Johner-Wruch score was used to determine 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was worse than that of the combined group (P<0.05)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combined with skin flap in the treatment of open tibial fract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imb deformity,reduce the pain,repair the skin tissue,reduce the infection rate can be better recovery.

Intramedullary interlocking nail; Flap treatment; Open tibial fracture; Clinical effect

R687.3

A

ISSN.2095-8242.2017.018.3369.02

猜你喜欢
髓内皮瓣胫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颈阔肌肌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