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消化性溃疡出血经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7-06-28 15:55赵丽秀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pH值胃液托拉

赵丽秀

(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对比消化性溃疡出血经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

赵丽秀

(内蒙古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 分析对比消化性溃疡出血经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并对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胃液PH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 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来说,采用经泮托拉唑治疗方法,效果显著,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消化性溃疡出血;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临床疗效

在各种消化内科疾病当中,消化性溃疡出血发病率较高。胃酸分泌过多、胃液刺激、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等均是导致发病原因,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威胁到生命的安全[1]。为此,给予及时诊断以及对症治疗,是改善预后、促进疗效的关键。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均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常用药物,现本文主要是对二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主要目的为日后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详细过程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60例,采用数字随机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分析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体如下:1.对照组(男女各17、13例,年龄年龄范围28~69岁,平均年龄41.3±1.2岁);2.研究组(男女分别为16、14例,年龄范围为30~71岁,中位年龄为42.6±1.4岁。我院收治且符合消化性溃疡出血临床诊断标准、自愿并参与本次调查研究者为本次的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精神障碍者、严重肝肾脏疾病者为本次的排除研究对象范围。

1.2 治疗方法

采用奥美拉唑方法给予对照组展开治疗: 于500毫升生理盐水中加入40毫克的奥美拉唑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一天两次。

采用泮托拉唑的方法给予研究组展开治疗:于500毫升生理盐水中加入40毫克的泮托拉唑给患者进行静脉滴注,一天两次。两组均连续治疗五天(1个疗程)

1.3 效果评价

治疗效果主要从三个等级进行评价:1.痊愈: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全部消失,经胃镜检查已无出血现象。2有效:患者临床表现症状大部分消失,经胃镜检查出血减少。3.无效:患者临床表现症状无任何改善,部分患者情况甚至加重,经胃镜检查依然存在出血现象。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主要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来进行验算,若P<0.05表示则代表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分别采用t、x2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s)进行检验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

两组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30例对照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3.3%;30例研究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7%。详细数据如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按(n,%)

2.2 两组胃液PH值对比

治疗前,对照组胃液PH值为(1.7±0.6),研究组胃液PH值为(1.8±0.5);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对照组胃液PH值为(5.2±1.3),研究组胃液PH值为(6.0±1.0)。组间数据对比发现,两组胃液PH值均得到改善,但研究组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消化道的作用中,胃酸起着关键性的的作用,当胃酸出现过量分泌现象的时候,超出胃、 十二指肠黏膜承受范围,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以及修复功能,损害消化道黏膜引发溃疡,并不断侵蚀溃疡基底血管,最终导致血管出现破裂引发出血[2]。胃酸的过量分泌导致胃部一直出于酸性的环境当中,黏膜型血机制受到破坏,血小板的聚集也因此受到阻碍,加之胃蛋白酶活性增强损坏凝固的血栓,导致溃疡出血症状不断加重。为此,对胃酸的过量分泌进行抑制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关键[3]。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二者均为临床常用药物。泮托拉唑属于一种二烷氧基吡啶化合物,其余硫酸盐相互结合之后,进入到患者的壁细胞小管并转化成为环化次硫酰胺,对H+ / K + -ATP 酶的第 5,6 节段的半胱氨酸产生作用,发展形成复合物,抑制H+ / K + -ATP 酶活性。奥美拉唑是一种脂溶性弱碱性药物,其主要通过静脉注射方式进行治疗,当其处在酸性环境下的时候,浓度高,对胃黏膜分泌性微管和壁细胞胞质内管状泡可直接产生作用,并转变亚磺酰胺,通过与质子泵的巯基相互结合,对胃酸的过量分泌产生阻断作用,并有效抑制H+ / K + -ATP 酶活性,促使壁细胞内 H+无法向胃腔进行运转,减少胃液中酸含量,促使胃内pH 值升高,缓解患者疼痛以及灼热等临床症状[4]。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以及胃液PH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对于

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来说,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良好。该治疗方法值得成为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首选药物,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陈世川.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45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5,18(04):666-668.

[2] 张丽娜,孟 磊,杨 力,杨少奇.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出血256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17(09):44-46.

[3] 魏简汇.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差异[J].中国医药指南.2015,10(02):178-180.

[4] 黄潮添.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2(07):334-336.

本文编辑:王雨辰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pantoprazole and ome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bleeding

ZHAO Li-xiu

(Baot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Mongolian Medicine, Inner Mongolia Baotou 014010, China)

Objective To contrast analysis peptic ulcer hemorrhage after the panxi tora azole 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omeprazole treatment. Methods Adopt the method of digital random, in July 2015 to July 2016 period to peptic ulcer hemorrhage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60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cases of control group=give treatment; team = 30 cases, treated method), and the treatment of the final effect is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 After given different treatment, the team's overall effective rate and gastric juice PH value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bleeding, utilizes the panxi tora azole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this method 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Peptic ulcer hemorrhage; Panxi tora thiazole; Omeprazol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573.1

A

ISSN.2095-8242.2017.018.3392.02

猜你喜欢
pH值胃液托拉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泮托拉唑钠用于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降低粗选石灰PH值在沙溪铜矿的运用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的疗效分析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PH值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探讨
脱硫系统PH值的自动调节与控制
三种检测方法在胃液隐血试验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