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6-28 15:56刘文清邓业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测压生物反馈盆底

刘文清,邓业巍

(郑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文清,邓业巍*

(郑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研究和探讨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随机抽取54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对54例患者治疗前后的直肠肛门的压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自主放弃治疗,其余均完成了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后排便次数及便秘情况均有所改善,治疗总有效率为69.07%,且治疗后的肛门直肠测压结果均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具有无创,无需住院治疗等特点,得到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便秘;盆底肌功能失调;生物反馈治疗

有文献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及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换上便秘的患者以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干扰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且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1]。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具有病程较长,较难以治愈等特点。此类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手术对其进行治疗,但手术辉对患者患者造成创伤,且临床效果较不明显,为更好治疗此类患者,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发现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随机抽取54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其进行过了相关检查,确诊为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24例,年龄21~70岁,平均(42.7±2.6)岁,病程7个月~18年,平均(8.2±0.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罗马Ⅲ便秘诊断标准。均排除存在其他消化类疾病及恶性肿瘤等患者。

1.2 方法

开始治疗前对患者的特点及心理进行充分的了解,告知患者治疗方法及目的,通过沟通的方式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的心态得到放松,在治疗的过程中,告知患者不可服用其他治疗便秘的药物,在日常生活中,可多食用一些富含维生素多的蔬菜瓜果等易消化食物,注意多饮水,增加中粗纤维的摄入。

治疗时取患者侧卧位,采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肛门区域进行清洁消毒,而后将润滑剂均匀涂抹于导管表面,插入患者肛门10 cm~12 cm处,插入导管代患者放松适应后,对仪器进行校对,而后连接主机,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肛门肌肉进行收缩放松训练,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与患者进行交谈,并提醒患者不要咳嗽,避免影响记录质量等,训练时间控制在55 min~60 min。10次为1个疗程,第一周每天1次,而后改为每周2~3次,1-2个治疗,而后患者可在家中自行训练。

1.3 评估观察

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分为治愈:患者每日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每次大便次数及性状与治疗前相比有较大改善;无效:患者每日大便次数及性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或加重。(治愈%+有效%=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

54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自主放弃治疗,其余51例患者均完成了生物反馈训练,治愈32例,治愈率62.74%,显效17例,显效率33.33%,无效2例,无效率3.92%,总有效率为96.07%。

2.2 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结果

治疗后的肛门直肠测压结果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结果(±s)

表1 治疗前后肛门直肠测压结果(±s)

组别直肠静息压(mmHg)肛管静息压(mmHg)最大收缩压(mmHg)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l)直肠肛门抑制反射(ml)盆底肌运动治疗前4.42±2.2543.52±9.47132.42±26.11141.55±34.6619.31±6.02反常收缩治疗后2.61±1.3267.91±12.26165.71±18.89120.62±33.1512.95±6.11正常收缩

3 讨 论

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功能便秘,临床表现多为排便困难及便后不尽等[2]。传统方法一般采用直肠肌切除术对其进行治疗,但据文献报道,此类方法治疗效果较不明显,且术后较容易造成患处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3]。本文中采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方法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此治疗方法是通过仪器反射的原理,以视觉及听觉的方式展现给患者,对患者的机体功能及生理功能进行训练,纠正患者的不良排便行为,多数便秘患者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心理障碍,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心理疏导,增加患者的信心,有助于患者早日脱离便秘的困扰。从本文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对盆底肌功能失调型便秘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方法对其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1] 杨 晓,刘玉玲.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40(2):164-166.

[2] 黄忠城,刘 祺,罗维珍,等.盆底功能失调型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12):1184-1187.

[3] 杨增强,高 峰,任彦武.生物反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型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6,22(5):534-535.

本文编辑:王雨辰

R574.62

B

ISSN.2095-8242.2017.018.3400.02

邓业巍,邮箱:dengyw93@163.com

猜你喜欢
测压生物反馈盆底
气囊测压表在腹内压监测中的应用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血压计的测压原理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应变片粘贴因素对压杆测压的影响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的临床应用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