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6-28 15:56吕雪松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髓内股骨骨折

吕雪松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河北 承德 068450)

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吕雪松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河北 承德 068450)

目的 探讨分析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75例我院确诊为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175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88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采用髓外固定手术方法,试验组采用髓内固定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临床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8.16%,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股骨粗隆下骨折;髓内固定;髓外固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故发生频繁,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患者多发,大多由摔跌引起,年轻患者多因外界创伤所致[1]。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为骨折部位出现肿胀,疼痛,还会丧失肢体的部分功能。手术治疗为该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髓内固定法和髓外固定法[2]。临床上针对不同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的说法不一。基于此,我院针对传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75例我院确诊为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17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8例和对照组87例。两组患者经X线和CT等临床检查确诊,入院前未采取治疗措施。试验组,男42例,女46例。年龄范围为37岁~78岁,平均年龄为(61.4±3.9)岁,其中骨折原因:跌伤28例,车祸37例,高处坠落5例,其他伤18例。对照组,男42例,女45例。年龄范围为38岁~79岁,平均年龄为(61.3±3.7)岁,其中骨折原因:跌伤27例,车祸38例,高处坠落5例,其他伤17例。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髓外固定手术方法,选择动力髋螺钉术,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在髋外侧做纵行切口,钝性分离,显露股骨近端,置入动力髋螺钉。试验组采用髓内固定手术方法,全身麻醉后,取俯卧位。股骨大转子近侧做切口,逐层钝性分离肌肉,复位后置入髓内钉。术中时刻监视两组患者生命指标,术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临床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

1.4 疗效判定

显效:手术情况良好,骨折愈合理想。有效:手术情况较好,骨折愈合较好。无效:术中出血较多,骨折愈合不良。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统计学分析,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

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8.16%,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临床效果对比 [n(%)]

2.2 临床情况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均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临床情况对比(±s)

表2 临床情况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骨折愈合时间(月)试验组8889.9±12.7*234.7±67.8*6.9±0.9*对照组87121.5±16.3352.5±79.48.7±1.1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

3 讨 论

股骨粗隆下骨折通常是指小粗隆下骨折,或者是从小粗隆到股骨近中交界间区域内骨折,此区域为张力与压力集中的部位。股骨粗隆下区是应力相对集中部位,骨折后易发生牵拉性畸形从而复位困难[3]。股骨粗隆下骨折主要分为:Ⅰ型,骨折未累及梨状窝;ⅠA型,为粉碎性骨折,仅在小粗隆下;ⅠB型,粉碎性骨折,累及小粗隆。Ⅱ型,骨折累及大粗隆和梨状窝。ⅡA型,从小粗隆至股骨狭部骨折,小粗隆粉碎且消失。ⅡB型,骨折累及大粗隆,股骨内侧皮质粉碎且小粗隆的连续性丧失[4]。此病发生后,骨折不稳定,骨折后愈合与其它的骨折相比较慢。

股骨粗隆下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主要分为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两种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临床研究的不断进步,髓内固定术手术的效果优于其他方法,逐渐应用此病的临床治疗,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据报道,通过应用髓外系统内固定治疗以及髓内系统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表明髓内固定方法可以有效缩短手术进行的时间,而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应用此方法减少术中的出血量,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

综上所述,髓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 蒙向铖,覃小武,韦 东,等.髓外固定与髓内固定系统应用于临床分组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分析与评价[J].中外医疗-临床医学,2015,(18):74-75.

[2] 张功林,葛宝丰.股骨粗隆下骨折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骨伤,2011,24(9):791-792.

[3] 袁春晓.髓内固定与髓外钉板固定治疗成人股骨粗隆下骨折的Meta分析[D].新疆:新疆医科大学,2014.

[4] 翟利锋,陈亿民,毕大卫,等.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分型与手术治疗策略[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8):766-767.

本文编辑:王雨辰

R687.3

B

ISSN.2095-8242.2017.018.3404.02

猜你喜欢
髓内股骨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