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对中风偏瘫康复作用的临床应用

2017-06-28 15:55安小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被动偏瘫中风

安小涛

(新疆福海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新疆 阿勒泰 836400)

推拿对中风偏瘫康复作用的临床应用

安小涛

(新疆福海县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新疆 阿勒泰 836400)

目的 探讨选择推拿方法对中风偏瘫患者加以治疗后获得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40例作为实验对象;所有中风偏瘫患者选择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研究;对照组:康复治疗;观察组:康复治疗+推拿;对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康复效果等加以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98.57%)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风偏瘫患者(87.14%)非常明显(P<0.05)。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中风偏瘫患者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中风偏瘫患者,临床完成常规康复治疗后,配合选择推拿方法给予疾病治疗,可以将患者表现出的疼痛症状以及偏瘫肢体麻木症状加以有效缓解,对于患者的运动恢复以及感觉恢复等均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推拿;中风偏瘫;康复;临床效果

推拿也被称之为穴位按摩,通过此种方法可以确保患者的气血运行保持正常,促进患者的经络通畅,最终获得显著的疾病治疗效果。对于中风偏瘫患者,往往因为心脏、脾脏以及肝脏等重要脏器出现了阴阳失调的情况导致,或者因为外邪侵袭等原因造成,从而使得患者的气血运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阻碍,往往合并表现出半身不遂症状[1]。为了确定便捷有效方法对中风偏瘫患者加以治疗,将我院中风偏瘫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展开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推拿不同治疗方法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40例作为实验对象;所有中风偏瘫患者选择随机数表法展开分组研究;对照组(70例):男51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岁~89岁,平均年龄为(60.61±7.49)岁;其中属于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属于出血性中风患者10例;观察组(70例):男53例,女17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7岁~85岁,平均年龄为(60.65±7.53)岁;其中属于缺血性中风患者61例,属于出血性中风患者9例;两组中风偏瘫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以及中风类型几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中风偏瘫患者在进入到医院后,首先均对其实施基础治疗。明确患者是否表现出脑梗死以及脑出血的情况,如果存在合理对患者给予脱水治疗以及降颅压治疗。对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加以了解,给予改善治疗,此外针对患者的神经细胞代谢,研究有效方法加以促进治疗。在治疗期间,两组中风偏瘫患者体位全部选择偏瘫侧功能位,要求患者的每一关节适当进行被动活动,活动频率为3次/天,确保每一关节活动次数在15次与20次之间。观察所有中风偏瘫患者的生命体征表现平稳之后,临床给予康复治疗干预。观察组中风偏瘫患者,除采取上述操作之外,配合展开推拿治疗[2]。

在对观察组中风偏瘫患者实施穴位按摩治疗过程中,主要选择按揉法、滚法以及拔伸法等系列推拿手法治疗。准备推拿治疗之前,协助患者体位选择仰卧位,针对患者患侧上肢内侧以及外侧,临床推拿手法主要选择滚法完成,方向为由下至上,控制时间在3分钟与与5分钟之间,此外配合对患者展开肩关节被动活动、腕关节被动活动以及肘关节被动活动;针对患者的曲池穴、肩髃穴以及合谷穴等加以明确,合理选择按揉法对患者实施按揉,控制每一穴位进行按揉的时间为3分钟。对于患者患侧手指以及患者的指关节,临床推拿手法主要选择捻法以及拔伸法;患者选择拿法手法的范围为患者的肩部直至患者的腕部位置。针对患者患侧下肢内侧以及外侧,临床推拿手法主要选择滚法完成,方向为由下至上,控制时间在3分钟与与5分钟之间,此外配合对患者展开患肢踝关节被动活动、髋关节被动活动以及膝关节被动活动;针对患者的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以及风市穴等加以明确,合理选择按揉法对患者实施按揉,控制每一穴位进行按揉的时间为2分钟;对于患者的踝关节以及患者的足趾,主要选择捻法以及拔伸法手法进行推拿治疗;对于患者的大腿以及小腿主要选择拿法进行推拿治疗。患者体位选择俯卧位,于患者的腰骶部位置、臀部以及患者的下肢选择滚法进行推拿治疗,在此过程中,配合展开腰后伸被动活动、膝屈伸被动活动以及髋后伸被动活动[3]。

1.3 判断标准

主要根据疗效指数完成所有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疗效评定[4]。显效:中风偏瘫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得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疗效指数在70%与90%之间;有效:中风偏瘫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得以改善,患者的疗效指数在30%与70%之间;无效:中风偏瘫患者的症状以及体征未获得改善,患者的疗效指数在30%以下。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中风偏瘫患者临床治疗结果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0.0展开统计学分析,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以%形式实施x2检验,康复效果比较以±s形式实施t检验,当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98.57%)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风偏瘫患者(8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风偏瘫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比较 [n(%)]

2.2 康复效果比较

观察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中风偏瘫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临床比较(±s,分)

表2 两组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临床比较(±s,分)

注:同对照组比较,*P<0.05

Brunnstrom脑卒中恢复观察组701.12±1.05*1.13±0.16*0.32±0.25*对照组707.95±0.557.96±0.766.32±0.39组别n功能障碍评分表SIAS改良Ashworth分级

3 讨 论

对于中风偏瘫患者,施以推拿治疗,主要为了发挥调和气血以及疏通经络的效果,从而对于功能恢复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中风偏瘫患者给予推拿刺激,可以将周围神经装置以及相关的传导径路加以有效改善,从而针对患者周围神经兴奋发挥明显促进作用,针对传导反射能够有效加快。此外,通过推拿干预,可以将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加以有效改善,将患者的局部神经营养状况加以显著改善,从而对于中风偏瘫患者神经细胞恢复发挥明显促进作用[5]。

选择推拿方法对中风偏瘫患者加以干预,可以将患者的治疗舒适感显著提高,并且患者不会表现出疲劳的现象,患者可以做到广泛接受。

综上所述,对于中风偏瘫患者,临床合理选择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于偏瘫症状的恢复发挥的促进作用明显,最终获得显著的疾病康复效果。

[1] 杨 波,邢雪梅,刘 佳,等.推拿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135-138.

[2] 梅荣军,王永亮.推拿经筋结点结合关节活动治疗中风偏瘫上肢痉挛25例[J].中医药信息,2011,28(2):82-83.

[3] 杨 波,邢雪梅,刘 佳,等.推拿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治疗早期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9(20):48-49.

[4] 方正荣.推拿配合康复训练对老年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8):291-292.

[5] 周卫星.针刺推拿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8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6(15):42-43.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43.3

B

ISSN.2095-8242.2017.018.3409.02

猜你喜欢
被动偏瘫中风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World Integrated Medicine Master SHI Xuemin (石学敏)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蔓延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第五课 拒绝被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