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

2017-06-28 15:5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甲亢肝病肝功能

徐 曼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

徐 曼

(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分析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肝功能异常的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48例肝功能正常的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检验指标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TBA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ALT、ALP、FT3、FT4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较之对照组高(P<0.05)。结论 甲亢患者易合并肝损害,影响其体能代谢,且易导致并发症发生,临床需加强对其血清检验指标检查,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予以有效治疗。

甲亢性肝病;血清检验指标;价值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是因甲状腺激素过多分泌而致使的一种疾病,其为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其可累及多个器官,致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1]。针对患者治疗时,需首先对其疾病予以确诊,并明确诱发原因,然后再针对性予有效治疗。本研究为分析甲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检验指标改变临床价值,就选定的52例甲亢性肝病患者资料,现将相关内容作下列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2例肝功能异常的甲亢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男女比例21:31,年龄30-60岁,平均(41.36±4.20)岁,病程1~9y,平均(5.21±1.54)y;同期选择48例肝功能正常的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女比例18:30,年龄31~61岁,平均(52.87±5.36)岁,病程1~10y,平均(5.89±1.27)y;两组上述各项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予化学免疫发光仪(生产于深圳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与配套的试剂监测;抽取两组 5mL空腹静脉血,于离心机中予以离心处理,沉淀血清后待检。选取日本东芝TBA-200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LP(碱性磷酸酶)予连续监测法分析;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予速率法,TBA(胆汁酸)予循环酶速率法,试剂均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观察指标与诊断标准

血清检验指标:包括TBA、ALP、ALT、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对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具体表现于腹泻、黄疸、多汗及消瘦方面。检查肝功能符合下列5项者诊断为甲亢性肝病[2]:⑴诊断为甲亢;⑵ALP、ALT、TBA升均高;⑶肝肿大,黄疸;⑷无原发性肝病;⑸甲亢得以控制后肝功能恢复至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以SPSS 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组内比较采用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血清检验指标水平

两组TBA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研究组ALT 、ALP、FT3、FT4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8.85%较之对照组25.00%高(P<0.05)。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血清检验指标水平(±s)

表1 对比两组血清检验指标水平(±s)

注:组间对比,aP<0.05

组别ALT(U/L)ALP(U/L)TBA(μmol/L)FT3(pmol/L)FT4(pmol/L)研究组112.25±9.84a122.41±9.46a11.36±1.7522.58±7.13a69.18±12.87a对照组31.25±6.7472.16±9.489.99±1.5716.05±4.3148.25±10.53

表2 对比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n(%)]

3 讨 论

甲亢并肝病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长期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直接毒性密切相关[3]。大量报道表明[4],一旦甲亢患者表现肝脏受损,其机体即表现生化检验指标出现变化,以检查患者的肝脏受损程度,再予以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此,本研究针对选定的52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与48例肝功能正常的普通甲亢患者血清检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甲亢性肝病患者不但具甲亢疾病相关临床特点,而且具肝病特点,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乏力、纳差等,临床检查该病患者肝功能时,可见其脾脏、肝脏肿大,甚至出现皮肤黄染[5]。此外,临床需及时对甲亢性肝病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且依据其相关指标诊断分析患者病况变化。本研究着重分析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变化及并发症情况,同时对患者予以针对性有效治疗,且经实验室相关检查,发现,甲状腺激素显著升高,ALT升高且比正常值高。肝脏于分解代谢时,胆固醇产物为胆汁酸,其为肝脏分泌最大的有机酸,且生成代谢和肝脏间密切相关[6]。临床检查患者肝受损实质情况时,参考标准主要为TBA,其于肝细胞坏死时,胆汁酸的代谢能力与肝细胞的摄取能力均显著降低,并致使总胆汁中的酸浓度升高,这与肝实质损伤程度密切相关[7]。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ALT 、ALP水平均较之对照组更高,且并发症总发生率78.85%比对照组25.00%高,提示甲状腺素水平分泌越多且浓度越高,患者病情则越严重,同时肝功能严重受损,这与陈玉梅[8]等人文献研究结果接近。本研究结果显示,临床治疗甲亢性肝功能受损患者时主要为控制甲亢,以促使其机体FT3、FT4等水平下降,大部分患者于甲亢症状得以控制后,其肝功能即有效恢复。因此,临床于选择治疗药物方面,需尽可能予肝毒性小的相关药物。但两组TBA水平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考虑原因可能因为甲状腺肝脏受损目标存在差异。关于本研究两组甲状腺肝病不同年龄段发病率情况,因受样本及时间等多种因素限制未予以分析,待进一步研究再加以报告。

综上所述,甲亢性肝病患者的血清指标变化与肝脏受损密切相关,一旦甲亢肝病患者血清生化检验指标表现异常,需及时予以有效干预,避免疾病恶化。

[1] 李镜发,邹德环,朱旭生,等.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8(03):295-296,299.

[2] 金辉.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5):59-60.

[3] 安良敏,刘崧,余素琼.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3):95-96.

[4] 廖敏.病毒性肝病相关生化检验项目评估模式的建立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03):119-120.

[5] 董丹丹,严佑琴.关于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的临床价值评析[J].心理医生,2016,22(15):24-25.

[6] 陈玉梅.甲亢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改变情况的报道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2):23-24.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81.1

B

ISSN.2095-8242.2017.018.3412.02

猜你喜欢
甲亢肝病肝功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疗甲亢的效果观察
甲亢患者需警惕甲亢性心脏病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水平及意义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