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对比研究

2017-06-28 15:5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喉罩插管婴儿

李 欣

(定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保定 073000)

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对比研究

李 欣

(定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保定 073000)

目的 通过观察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中的应用效果,同时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总结出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相关手术的婴儿60例,另外,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人数均为30人,其中对观察组的患儿采用喉罩麻醉的方法,对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的方法,最后观察、分析并对比两组患儿的中心静脉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在置入导管之前以及置入导管之后呼末的气道峰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导管拔出来的时间、患儿清醒的时间以及麻醉之后患儿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观察组中导管拔出来的时间、患儿清醒的时间以及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中的中心静脉压、心率以及置入导管前与置入导管后呼末气道峰压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后,在观察组中的置入导管前与置入导管后呼末的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幅度要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喉罩麻醉要比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优势更加明显,例如喉罩麻醉更加容易操作、对患儿的起到损伤较小、患儿麻醉清醒的时间快以及婴儿的血流动力比较稳定等,因此喉罩麻醉更加适合应用于婴儿的相关手术中的麻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医学上推广。

喉罩麻醉;气管插管麻醉;婴儿手术中的麻醉;对比研究

在医学上,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麻醉是减少手术中的痛苦、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并获得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几年来,喉罩作为一种新型的通气工具,相比传统的通气工具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比如插入之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平稳、耐受性好以及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少等等,因此,这种新型通气工具被广泛的应用于相关手术的麻醉中,然而对于婴儿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体质量低,所以对麻醉的要求十分高,相关医护人员要谨慎选择婴儿的麻醉用药,接下来文章通过观察分析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相关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和临床价值的相关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相关手术的婴儿60例,男性婴儿45例,女性婴儿15例,年龄主要分布在6个月~1周岁,平均年龄是9.5个月,患儿的体质量为4.8 kg~11 kg,平均体质量是8 kg,患儿的身高主要集中在46.5 cm~73 cm之间,平均身高56.5 cm。随后将这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25例患儿,其中观察组采用喉罩麻醉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气管插管麻醉的方法,接着观察两组中心静脉压、心率的变化以及置入导管前与置入导管后呼末的气道峰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情况,还有导管拔出的时间、患儿清醒的时间、麻醉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保持资料的可比性,对比的患儿在性别、身高、年龄以及相关体征等基础条件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1.2 麻醉的方法

分别对两组患儿在手术之前进行2 mg/kg的苯巴比妥钠以及0.02 mg/kg的阿托品的肌内注射。

1.2.1 观察组

对患儿进行喉罩麻醉,同时用0.1 mg/kg的咪唑安定和2 mg/kg的氯胺酮作为麻醉诱导,在患儿入睡之后,对患儿进行6%的七氟醚进行面罩吸入,在吸入的时候将氧气的流量调整为3 L/min,在吸入1分钟之后,将七氟醚调整为3%,再吸入1分钟之后改为放置喉罩,处在该年龄阶段的患儿一般采用1.5号的喉罩,放置成功后,将氧气的流量调整为2 L/min,之后再将吸入的七氟醚调整为0.8%~3%进行持续的麻醉,在患儿进行手术时保持正常的自主呼吸。

1.2.2 对照组

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的麻醉方式,在使用以上药物对患儿进行麻醉诱导之外,在插管之前使用0.5 mg/kg的肌松药罗库溴铵,插管成功之后借助机械进行通气,同时吸入1%~3%的七氟醚,并维持麻醉。

以上的操作均在同一个条件下进行,并根据手术的实际情况对患儿吸入的麻醉药进行浓度上的调整。为了维持患儿麻醉的深度,在手术结束前的1分钟停止用药,并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全程的监测与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中导管拔出来的时间、患儿清醒的时间以及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病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的中心静脉压、心率以及置入导管前与置入导管后呼末气道峰压的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中的置入导管前与置入导管后呼末的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幅度要远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表2、表3。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心率变化的对比分析(±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心静脉压、心率变化的对比分析(±s)

注:两组对比差异P<0.05

心率152.8±12.6 152.5±17.9129.7±10.5147.2±10.6对照组(30)中心静脉压92.0±7.0 73.2±6.169.9±4.287.1±3.1心率147.1±10.5 134.2±15.5128.0±11.6164.0±6.5组别入室后麻醉插管后手术后10min手术结束时 拔管后观察组(30)中心静脉压89.8±4.373.5±5.379.9±5.1 79.4±5.2 81.9±5.9 145.3±9.6 97.2±6.8 160.6±6.0

表2 两组患儿导管置入前后呼末气道峰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比较分析(±s)

表2 两组患儿导管置入前后呼末气道峰压、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比较分析(±s)

注:两组对比差异P<0.05

组别二氧化碳分压气道峰压观察组(30)插入前5.7±0.812.8±4.7插入后6.0±0.7 9.5±4.9对照组(30)插入前5.4±0.4 18.5±2.8插入后4.8±0.3 20.5±2.7

表3 两组导管拔出时间、患儿清醒时间以及麻醉并发症发病率(±s)

表3 两组导管拔出时间、患儿清醒时间以及麻醉并发症发病率(±s)

注:两组对比差异P<0.05

并发症发生率(n,%)观察组(30)60±5120±160对照组(30)300±60480±1204(19.0)组别导管拔出时间(x±s,S)清醒时间(x±s,S)

3 讨 论

喉罩是一种介于面罩与气管插管之间的一种新型通气工具,拥有耐受性好、并发症少等优点。由于婴儿的体质量低、年龄小,在进行相关手术时,对麻醉药的要求很高,所以文章对采取喉罩麻醉的方法对患儿进行麻醉,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经过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对比研究,相关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喉罩麻醉比气管插管麻醉有优势,因此,在以后的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应用。

[1] 仲 山,张斯壁.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比较.《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3):263-264.

[2] 姜勇智.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婴儿麻醉中的比较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4):83-84.

本文编辑:王雨辰

R726.1

B

ISSN.2095-8242.2017.018.3417.02

猜你喜欢
喉罩插管婴儿
艺术家婴儿推车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第三代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双管喉罩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中的应用效果
婴儿为何会发笑?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