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变的病例对照研究

2017-06-28 15:5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收治椎间盘腰椎间盘

苗 刚

(宁家埠镇卫生院骨科,山东 济南 250211)

肥胖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变的病例对照研究

苗 刚

(宁家埠镇卫生院骨科,山东 济南 250211)

目的 对肥胖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椎间盘退变(IDD)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LIDP肥胖女性作为肥胖组,以同期收治的50例LIDP超重女性作为超重组,以50例体重正常的LIDP女性患者作为正常组,对比三组患者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 肥胖组患者I~II级所占比例为0.00%,III~IV级为8.00%,V级为92.00%;超重组分别为44.00%、56.00%,正常组分别为58.00%、42.00%,肥胖组V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超重组与正常组(P<0.05),IV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肥胖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变程度要比超重与正常体重患者更为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肥胖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退变

引发椎间盘退变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很多,其中腰椎的生物力学改变为主要原因[1]。肥胖人群因腰背肌力量较弱,腰椎的活动度较小,腰椎的负荷较大,椎间盘的退变程度严重。为了进一步对肥胖女性LIDP的椎间盘退变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LIDP肥胖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LIDP肥胖女性作为肥胖组,年龄为28~49岁,平均年龄为(36.6±2.4)岁;病程为1~6年,平均病程为(4.3±0.6)年。以同期收治的50例LIDP超重女性作为超重组,年龄为26~49岁,平均年龄为(37.2±3.1)岁;病程为1~8年,平均病程为(4.9±0.7)年。以50例体重正常的LIDP女性患者作为正常组,年龄为21~50岁,平均年龄为(37.4±2.7)岁;病程为1~8.5年,平均病程为(4.6±0.9)年。三组患者的年龄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诊断标准:①腿痛比腰痛明显,腿痛为典型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②按压神经分布区皮肤感觉麻木;③直腿抬高减少50%及以上,或直腿抬高试验结果为阳性;④出现运动无力、肌肉萎缩、反射减弱及感觉减退4种症状中的两种及以上。

纳入标准:①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为20~50岁; ③女性;④体质指数(BMI)为18.5及以上;④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与调查。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合并有严重心、脑、肾、肺等器官疾病;③合并肿瘤、糖尿病、血液疾病等。

1.2 方法

三组患者均以GE 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行MRI扫描检查,以自旋回波序列进行L1~S1椎间盘横轴扫描及腰椎矢状位扫描,层间距为1 mm,层厚为3 mm,T1加权像300/24.2 ms,T2加权像2795/102 ms。均于正中矢状面MRI图像按照T2加权像:髓核信号强度、髓核结构、椎间盘高度及髓核同纤维环界限等指标进行分级。BMI分类标准:体重过轻(BIM不足18.5),正常体重(18.5≤BMI<24),肥胖(BMI为24~28),超重(BMI为28以上)。

1.3 观察指标

IDD分级[2]:以Pfirrmann分级法,按照髓核信号强度、髓核结构、椎间盘高度及髓核同纤维环界限等指标将IDD分为5个等级:I~II级:正常,III级:轻度退变,IV级:中度退变,V级:重度退变。

1.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结果录入SPSS 22.0软件包处理分析,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的形式表示,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s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肥胖组患者I~II级所占比例为0.00%,III~IV级为8.00%,V级为92.00%;超重组分别为44.00%、56.00%,正常组分别为58.00%、42.00%,肥胖组V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超重组与正常组(P<0.05),IV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超重组与正常组IDD分级程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IDD分级情况比较 [n(%)]

3 讨 论

肥胖指的是体内脂肪过多堆积或异常分布,引起的体重增加。肥胖对健康的损害及肥胖相关疾病对健康的损害一是以来都是医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方式发生重大变化,肥胖人群所占比例也在不断升高。目前,肥胖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对国民体质与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但是,目前关于肥胖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之间的关系仅有少量报道。研究显示,肥胖会增加下腰痛发病率,因此,肥胖为腰痛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袁启令等[3]通过对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身高及体重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具有重要影响。Vleeming A等指出[4],肥胖引发腰痛原因能为腰部的机械负荷增加。而单纯从腰部来说,额外增加体重,不但会使身体的中心过度的远离轴线,增加腰背肌负担,也会增加椎间盘压力负荷。师宁宁等[5]研究指出,BMI指数过高为腰椎间盘突出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女性患者。

椎间盘退变为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因素,但是两者的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临床上目前尚无预防方法。与男性相比,女性因妊娠引起的腰椎力学明显变化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间盘退变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因此,对肥胖、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间盘退变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组V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超重组与正常组(P<0.05),IV级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也证明了肥胖同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间盘退变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总之,肥胖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间盘退变程度更为严重,应引起临床重视。

[1] 李冬梅,谢先琼.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指导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51-52.

[2] 梁雪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2):180-181.

[3] 袁启令,李新友,刘 亮,等.FAS/FASl/CAPASE-9凋亡基因多态性和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26(3):349-356.

[4] Vleeming A,Albert HB,Ostgaard HC,et al.European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lvic girdle pain[J].Eur Spine J,2014,17(6):794-819.

[5] 师宁宁,沈国权,何水勇,等.骶髂关节紊乱与腰椎间盘退变之间相关性的流行病学研究与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骨伤,2014,27(7):560-564.

本文编辑:吴玲丽

R681.53

B

ISSN.2095-8242.2017.018.3437.02

猜你喜欢
收治椎间盘腰椎间盘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
宁夏定点医院收治68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