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疗效评价

2017-06-28 15:55杨京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糖化空腹血糖

杨京香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芳古园站,北京 100078)

基层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新模式的疗效评价

杨京香

(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芳古园站,北京 100078)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新模式健康教育和管理,观察治疗依从性和达标率,评价新模式的效果。方法 将2012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门诊就医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56例,女性46例,平均年龄(65±11)岁,根据患者有无QQ情况分为实验组(n=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9)岁和对照组(n=52例,男26例,女26例),平均年龄(65±10)。实验组采用自我管理培训加上网络QQ指导模式进行糖尿病教育,每月定期发送糖尿病相关知识,病人或家属有疑问及时通过QQ解答;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教育,以诊间指导、自学糖尿病知识手册及不定期集体讲座。于入组时、3个月、6个月记录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情况。对二组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6月后实验组空腹血糖、早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层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在血糖控制方面优于传统模式,值得推广。

糖尿病;健康教育新模式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我国国民发病率高,控制达标率低,全面有效控制血糖除了医疗水平外,更多是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即患者的自我管理,其中糖尿病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很多患者因工作、年老体弱、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暇参于,加上健康教育人员缺乏及糖尿病个体化差异,平时集体大讲堂效果欠理想。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电脑、手机、QQ、微信等相继出现,为此我们建立糖尿病之家QQ群,采用自我管理加上网络指导模式进行糖尿病教育,实行互动,临床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同时予传统教育模式组对照,临床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力求探索出更加经济、有效、实用的糖尿病教育指导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入选标准:2012年5月~2013年12月到我院糖尿病专科门诊就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有无QQ、微信情况分为实验组(n=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9岁)和对照组(n=50例,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65±1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2型糖尿病标准。研究对象均无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愿意合作并定期前来随访。

1.2 干预方法

实验组采用自我管理培训加上QQ、微信网络指导模式进行糖尿病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糖尿病教育模式进行糖尿病教育模式,分发资料和诊间教育。实验组除传统教育外,每季度一次电话提醒,可自由浏览糖尿病之家QQ群相关糖尿病知识并进行咨询,平时有各种疑问课利用QQ或微信咨询,专人予以及时答复。

1.3 监测指标

患者分别于入组时、3、6月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

2.2 二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实验组FPG、PBG及HbA1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5。

表1 入组时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入组时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糖化血红蛋白%实验组50 28/2263±912.6±3.517.8±5.97.8±1.5对照组50 25/2565±1012.3±3.618.2±6.27.9±1.6 t 1.570.980.410.92 P P>0.05P>0.05P>0.05P>0.05组别例数(男/女)年龄(岁)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

表2 实验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s)

表2 实验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s)

糖化血红蛋白(%)入组时5012.6±3.517.8±5.97.8±1.5治疗3月508.2±2.612.2±3.67.3±0.8治疗6月507.5±2.010.3±2.77.0±0.5 P P<0.05P<0.05P<0.05组别n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

表3 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s)

表3 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s)

糖化血红蛋白(%)入组时5012.3±3.618.2±6.27.9±1.6治疗3月509.8±3.013.7±4.07.6±1.0治疗6月509.0±2.512.6±3.37.5±0.6 P组别n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表4 治疗3月后两组观察指标情况比较(±s)

表4 治疗3月后两组观察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糖化血红蛋白%实验组8.2±2.612.2±3.67.3±0.8对照组9.8±3.013.7±4.07.6±1.0 P值P<0.05P<0.05P<0.05

表5 治疗6月两组观察指标情况比较(±s)

表5 治疗6月两组观察指标情况比较(±s)

糖化血红蛋白(%)实验组7.5±2.010.3±2.77.0±0.5对照组9.0±2.512.6±3.37.5±0.6 P P<0.05P<0.05P<0.05组别空腹血糖(mmol/L)餐后血糖(mmol//L)

3 讨 论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但大多数患者对其认识肤浅,甚至无知或不以为然。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规律用药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可以提高患者健康维护能力和自我遵医行为。

全面有效地控制血糖,更多是依赖患者的密切配合,因为治疗糖尿病的“五架马车”把糖尿病教育放在首位,说明其重要性。我国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团队建设及教育者的培训上仍有很大差距,难以应对当前中国糖尿病的迅猛的流行趋势。目前全世界尚无公认可行的糖尿病教育管理模式,国外有学者提出三种教育管理模式:有组织干预模式、专业培训模式、联合专业培训和有组织干预模式1,但因为文化差异及饮食习惯不同等原因,完全引进不现实,效果如何也难预料。而国内糖尿病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医院管理、社区管理、家庭自我管理,效果参差不齐。

从临床效果角度看自我管理培训加上网络QQ指导模式。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水平的金标准,稳定性好,故作为主要临床观察指标。本研究显示,干预3、月后实验组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已明显下降,干预6月时上述指标进一步改善;而对照组干预3月时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干预6月时上述指标无明显好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分析原因考虑以下有几个方面:我们利用网络定期为患者或其家属加强糖尿病相关知识培训,相互交流,并及时发现患者自我管理的不足,解决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患者更为自信,糖尿病知识掌握的更多,遵照医嘱的依从性更好,对生活的满意度也更高。而进行传统糖尿病健康教育模式糖尿病患者,初期治疗时可能存在害怕、焦虑心理,对医嘱比较重视,治疗效果良好。等治疗一段时间,基本了解了糖尿病症状、并发症、治疗情况,自认为临床无明显症状,加上部分医护人员特别是非内分泌专科医务工作者普遍存在着降血糖知识陈旧老化,不能合理联合用药,用药不足等问题,使病人产生麻痹大意心理,部分患者对药物产生恐惧,饮食不严格,运动锻炼未坚持,甚至有病人擅自停药或改药,最终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故对照组干预3月空腹、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下降,但干预6月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干预3月无明显改善。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控制、达标率低,致残率、治疗费用高,而控制好血糖可明显减少、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减少医疗费用。糖尿病是慢性病,其治疗费用在所有被调查的慢性病中高居第二位,相关费用主要是用来治疗糖尿病所致的并发症2。至于能否减少并发症、治疗费用有待进一步跟踪随访。从本研究结果来看,我们采用新型模式进行糖尿病教育,即可方便病人,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与国外研究结果类似3,可大力推广。但对于农村贫困及偏远地区老年患者、文化电脑知识缺乏的病人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1] 孙子林,项 丹,刘莉莉.教育联手监测,促进行为改变.中华糖尿病杂志,2012,4:67-6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4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

[3] Heisler M,Piette JD,Spencer M,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of recent HbA1c values and diabetes care understanding and self-management.Diabetes Care,2005,28:816-822.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87.1

B

ISSN.2095-8242.2017.018.3470.02

猜你喜欢
糖化空腹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空腹喝水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