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肝储备功能的影响研究

2017-06-28 15:56邢志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储备肝功能肝癌

邢志花

(江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肝储备功能的影响研究

邢志花

(江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肝储备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我院30例实施介入治疗肝癌患者平分为两组。护理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在ICGR15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护理组ICGR15优于对照组(P<0.05)k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护理方式干预不仅能辅助提高治疗疗效,还能改善肝储备功能损伤,综合改善患者预后。

护理干预;肝癌介入治疗;肝储备功能

肝癌是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机制复杂,早期病症表现不明显,易使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间。针对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以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等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中晚期患者肝功能障碍以及手术治疗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对患者肝储备有所损伤。国内外相关研究中提到有效护理干预对患者肝储备功能起到改善作用[1]。因此,本文采用护理方式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干预,取得较好的护理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02~2016.02期间经皮肝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排除患有严重心肾等器官性疾病、精神类疾病及感染性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平分为两组。护理组: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在31~76岁,平均年龄(52.3±4.7)岁,按TNM肿瘤分期[2]:其中Ⅲ期8例,Ⅳ期7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在28~74岁,平均年龄(55.1±4.9)岁。按TNM肿瘤分期:其中Ⅲ期9例,Ⅳ期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期等基本资料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给予对照组患者介入治疗后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即对术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控,定期检测肝功能各项指标,对手术部位进行常规护理。

1.2.2 护理干预

给予护理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在对照组常规处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从三个方面着手。①肝癌知识的普及:多数肝癌患者治疗病症中因疼痛等身体不适因素影响到情绪的变化,产生消极、抑郁、焦虑的心理。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起向患者普及相关病症知识,如患病的原因、表现症状、治疗方案以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介入治疗对延长生存时长的必要性,引起患者的重视度并积极配合治疗。使患者对病症有较为全面的认识。k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情绪的变化,并主动积极热情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安抚患者的焦躁情绪,疏导负面、抑郁心理状态。多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提升患者自信,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②肝功能维护:因介入治疗对患者肝脏造成一定损伤,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因从饮食、生活习惯、药物辅助治疗等多方法及手段修复肝脏损伤,提高肝脏功能。并定期对患者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及血常规进行检测与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15分数吲哚靛青绿滞留率(ICGR15)的差异;k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ICGR15情况差异

护理前护理组与对照组患者ICGR15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ICGR15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ICGR15比较(±s、%)

表1 两组护理前后ICGR15比较(±s、%)

组别n护理前护理后护理组1510.45±6.3913.64±7.34对照组1510.63±7.2318.24±9.31 P>0.05<0.05

2.2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

护理组在护理干预后出现1例消化道出血,术后并发症率6.7%。对照组中介入治疗后出现2例消化道出血,1例肾衰竭,1例肿瘤破裂,术后并发症率为2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介入治疗是目前有效演唱肝癌患者生存期限的方式之一[3]。但由于诸多中晚期肝癌患者肝脏损伤严重,手术后易出现诸多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ICGR15是肝功能检测常用指标之一,通过给予人工合成色素评定肝脏自净与排泄能力[4]。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在护理后ICGR1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护理干预能改善肝脏清除与排泄毒素的能力。护理组术后并发症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可见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通过心理与生理的护理改善患者对肝癌的认知,增强患者自信,提高诊治配合度,能较好改善预后。

[1] 扈玉红,耿 进,李能云,安世慧.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04:153-154.

[2] 刘玉莲,闻利红.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4,11:2205-2207.

[3] 徐中英,唐 艳,钟 兰,徐 波.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02:221-223.

[4] 唐 敏.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和肝储备功能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02:172-174.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ISSN.2095-8242.2017.018.3482.01

猜你喜欢
储备肝功能肝癌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慢性乙肝患者HBV-DNA、HBeAg及肝功能的关系分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microRNA在肝癌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