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7-06-28 15:55尼罗帕尔吐尔逊秦玉婷郝建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骨髓白血病综合征

尼罗帕尔•吐尔逊,秦玉婷,郝建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二病区,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药物与临床・

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尼罗帕尔•吐尔逊,秦玉婷,郝建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二病区,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目的 对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26.6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结论 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时可联合使用地西他滨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地西他滨;化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目前认为其发病原因是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及祖细胞分化异常,临床特点主要是无效造血和骨髓衰竭,表现为白细胞、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1]。MDS由于遗传不稳定容易转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主要对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白血病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5例。观察组15例患者中男8例,女7例,最低年龄41岁,最高年龄71岁,平均年龄(57.52±5.39)岁。对照组15例患者中男9例,女6例,最低年龄35岁,最高年龄73岁,平均年龄(58.31±5.4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化疗药物选取5-杂氮-2’-脱氧胞苷,静脉给药,剂量为45(mg/m2)/次,每次注射时间持续4 h,8h/次,1个疗程的时间为一个月。

观察组患者采取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地西他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静脉给药,剂量为(20 mg/m2)/次,6h/次,1个疗程的时间为5 d。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髓象与血象基本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大半,髓象和血象也恢复大半;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消失甚至加重,髓象和血象也没有恢复。

1.4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数据资料全部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53.33%;对照组患者显效1例,有效3例,无效1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26.67%。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呕吐1例,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发生呕吐4例,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例,胃肠道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

3 讨 论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恶性的克隆性疾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则是髓系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恶性疾病。相关研究表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由于遗传不稳定最终约有30%转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分化异常是随机的、不确定的,因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而近年来,无论是MDS还是MDS转化为AML的发生率均有所上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3]。

有人认为MDS转化为AML的主要原因可能是DNA的过度甲基化,故而提出利用去甲基化药物进行治疗。但在去甲基化药物应用之前,临床上采取的治疗方案主要就是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4]。目前对于MDS转化的AML尚无完全有效的疗法,化疗是常用治疗手段,但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本文的结果表明,联合应用地西他滨进行治疗,不仅能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除此之外,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对于化疗疗效不明显的AML患者是否也可以联合应用地西他滨来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MDS转化的AML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 李亚茹,任翠爱,侯丽雪,等.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8):1132-1134.

[2] 段 勇,李 鸽.羟基脲联合α-干扰素与羟基脲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海峡药学2012,24(5):82-83.

[3] 李旭东,何 易,胡 元,等.地西他滨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白血病[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49): 9253-9256.

[4] 易 雪,余 丹,张 婷.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诱导化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12(18):216-127.

本文编辑:王雨辰

R551.3

B

ISSN.2095-8242.2017.018.3502.02

郝建萍

猜你喜欢
骨髓白血病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考前综合征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一例蛋鸡白血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治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