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比较研究

2017-06-28 15:55刘明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清除率

刘明霞

(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药房,河北 衡水 053000)

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比较研究

刘明霞

(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药房,河北 衡水 053000)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采取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数表法分组,各自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胶体果胶铋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进行疗效评价,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轻微不良反应发生,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相比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与Hp清除率,同时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

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效果

慢性胃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发病因素主要有食用刺激性食物、精神状态差、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1]。近几年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作息时间与饮食习惯等改变,使得本病发病率有所升高。常规药物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工作、精神等因素会造成其反复发作,长期焦虑或抑郁等会加重病情,影响他们身心健康。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我院针对接诊的90例患者实施了研究,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慢性胃炎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近期未服用过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同时排除恶性肿瘤、胃溃疡,以及腹部手术史、精神病史,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病变,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随机数表法分组,各自45例,对照组有男29例、女16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7岁,均值45.9±10.6岁;病程2~69个月,均值31.9±10.5个月。研究组有男28例、女17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9岁,均值45.6±10.9岁;病程2~68个月,均值31.6±10.7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程上比较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胶体果胶铋治疗,3粒/次,4次/d,3餐前与睡前0.5 h口服,同时Hp感染患者加用阿莫西林治疗,0.8g/次,2次/d。研究组患者采取奥美拉唑治疗,18 mg/次,3次/d,硫糖铝治疗,0.8g/次,3次/d,空腹嚼碎后吞服,餐前0.5 h服用,若有Hp感染则采取对照组用药方法与剂量处理。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为1疗程,均治疗1疗程后评价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3]

本研究疗效按照如下标准评估: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胃镜复查黏膜糜烂水肿消失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胃镜复查黏膜糜烂水肿有所减轻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按照有效率与显效率之和计。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 19.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与卡方(x2)检验,将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临床效果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疗效,其中研究组高达95.56%,对照组则为82.2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n(%)]

2.2 组间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Hp感染40例,治疗后Hp感染8例,Hp清除率为80.00%,对照组治疗前Hp感染41例,治疗后Hp感染16例,Hp清除率为60.97%,研究组Hp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4.0807,P=0.0001<0.05)。

2.3 组间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均轻微不良反应发生,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n(%)]

3 讨 论

慢性胃炎可能和机械刺激、Hp感染、胃酸过多、胆汁反流、变态反应等有关,可能是单因素诱发,也可能是多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Hp感染在慢性胃炎发生与发展中产生了重要作用,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均有Hp感染[4]。幽门螺杆菌属于可合成蛋白脂解与水解活性酶,从而造成胃黏液的脂质降解,以及胃黏液过度水解,诱发胃黏液层结构崩解,进一步对胃黏膜造成损害,出现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等[5]。按照这样的发病机理,大部分学者认为应采取减少胃酸与清除幽门螺杆菌等方案治疗。

我院针对接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进行对照研究,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胶体果胶铋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奥美拉唑治疗,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不仅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而且Hp清除率也比对照组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轻微不良反应,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体果胶铋可在胃部形成胶体溶液,保护损伤细胞,加上其与胃肠溃疡等有特殊亲和力,可高效杀死幽门螺杆菌,但因胶体作用,少数药物被包裹在内,使得药效发挥受限,对部分非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甚至无能为力。硫糖铝可明显抑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胃酸分泌,提高前列腺素E2释放,促进胃黏膜糜烂病变愈合,提高病灶处成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并增强上皮细胞紧密性,从而改善血流,增强细胞保护作用。此外,一些研究中指出硫糖铝还能中和胃酸,吸附胃蛋白酶与胆汁,实现不错的胃黏膜保护作用[6]。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和H2受体拮抗剂不同,作为全新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在近几年应用逐渐广泛,可特异性作用在胃黏膜细胞H+-K+-ATP酶,使得细胞内外离子梯度浓度明显改变,并对基础胃酸与刺激所致胃酸分泌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减轻细胞H+-K+-ATP酶活性。将奥美拉唑应用在慢性胃炎中通过抑制壁细胞原子泵来减少胃酸的分泌,有着起效迅速、药效明显及疗效明确等优势。同时,将硫糖铝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慢性胃炎,能发挥不错的协同效果,更快地改善症状。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相比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与Hp清除率,同时安全性良好,值得借鉴。

[1] 陈同会.不同药物应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19):128-128.

[2] 陈晓琴,王 岚,郑洲云,等.两种不同药物组成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费用评估[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1,36(6):630-631.

[3] 李亚军.不同药物治疗60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59-360.

[4] 付本星.不同西药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比对[J].中国医药指南,2013,15(33):138-139.

[5] 吴修英,先承弟.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4,16(28):270-271.

[6] 谢松官.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9):306-307.

本文编辑:王雨辰

R573.3

B

ISSN.2095-8242.2017.018.3503.02

猜你喜欢
螺杆菌幽门清除率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5种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的比较
乳酸清除率在评估新生儿窒息预后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