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2017-06-28 15:55啸,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糖腺苷阿昔洛后遗

朱 啸,王 莹

(新疆阜康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新疆 昌吉 831500)

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朱 啸,王 莹

(新疆阜康市人民医院皮肤科,新疆 昌吉 831500)

目的 观察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带状疱疹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0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分散片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用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带状疱疹;阿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疗效

带状疱疹又称蛇盘疮,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而引发,以疼痛为主要表现,易留下后遗神经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1]。早期及时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笔者采取联合用药方式对带状疱疹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2例带状疱疹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01月~12月收治。纳入标准:符合带状疱疹诊断;年龄≥18岁;患病<7d;入组前4周内未应用过影响本研究的药物者;能够配合随访及遵医嘱治疗者。排除标准:伴恶性肿瘤、慢性心衰、严重高血压、严重糖尿病等疾病者;有精神疾病家庭史、精神障碍者;依从性较差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7.32±7.24)岁。试验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88±8.0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分散片0.2 g,口服治疗,5次/d。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单磷酸阿糖腺苷1次/d,0.2 g/次,加入0.9%氯化钠250 mL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

1.3 效果评价

1.3.1 观察指标

分别在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患者每次到院治疗时水疱的面积,是否有新发水疱的发生及皮疹结痂数量,疼痛反应的程度以及脱痂的时间。

1.3.2 疗效评定

痊愈:治疗后,患者皮疹结痂消退超过治疗前的90%以上,无疼痛表现;显效:治疗后,患者皮疹消退超过治疗前的70%~89%,疼痛症状改善显著;好转:皮疹消退大于30%~69%,疼痛症状较治疗前改善;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症状未有缓解。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止痛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止痛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止痛、结痂、脱痂的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止痛、结痂、脱痂的时间比较(±s,d)

分组n止痛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对照组363.79±0.895.25±1.227.44±2.02试验组362.80±0.634.37±0.886.23±1.19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痊愈14例,占38.89%,显效19例,占52.78%,好转3例,占8.3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痊愈8例,占22.22%,显效20例,占55.56%,好转8例,占22.22%,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77.78%。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3 安全性比较

对照组患者发生面色潮红1例,治疗组发生口干1例,面色潮红1例,两组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3 讨 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持续走高,患病后患者多出现比较严重的疼痛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同时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不断加重,还可导致后遗神经痛等难治愈的难题,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目前尚未发现特效的药物及方法,临床治疗原则为缩短疾病病程、减轻患者疼痛、避免继发性感染的发生,同时有效防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以往报道显示,在带状疱疹发病72h内,给予足量、足疗程的有效药物治疗效果显著[2]。

目前阿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最常应用的药物之一,其抗病毒效果较强,口服给药后可直接进入到被疱疹病毒感染的细胞中,有效抑制DNA合成,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而单磷酸阿糖腺苷在对带状疱疹病毒以及水痘-带状疱疹复制期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可直接发挥抗DNA病毒的作用,对于病毒引起的神经损害可发挥阻止及治疗效果,因此,二者联合用药后可达到协同增效的作用,对于后遗神经痛防治具有显著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止痛、结痂、脱痂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67%/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症状,防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综合上述研究,阿昔洛韦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王书忠.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4,36(1):30.

[2] 崔吉正.激素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29(4):345-347.

[3] 刘跃林.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与阿昔洛韦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房,2016(5):616-618.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52

B

ISSN.2095-8242.2017.018.3515.02

猜你喜欢
糖腺苷阿昔洛后遗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康复新液联合溶菌酶、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带状疱疹临床效果
关注注射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安全风险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利巴韦林用于手足口病治疗临床比较
盐酸伐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胸腺肽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加巴喷丁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