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硝唑在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2017-06-28 15:55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硝唑菌斑牙周袋

杨 青

(大庆油田五官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11)

奥硝唑在牙周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杨 青

(大庆油田五官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11)

目的 探讨奥硝唑治疗牙周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入院治疗的牙周炎患者选取150例,均行洁治术和袋内壁刮治术等牙周手术后采用奥硝唑或碘甘油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牙的菌斑、牙龈、指数以及疼痛程度和牙周探诊深度。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痊愈52例,有效1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7%,P<0.05。在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以及牙痛程度的临床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显著性更好,各项指标严重程度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采用奥硝唑治疗牙周炎疾病,临床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奥硝唑;碘甘油;牙周炎

牙周炎属于一种对牙龈与牙周组织产生侵犯性的慢性炎症,主要为厌氧菌感染,是患者患牙丧失功能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消除厌氧菌进行治疗。本研究从本院接收牙周手术后治疗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50例患者,共198颗患牙,其中男85例,女65例,年龄在25岁~64岁之间,患者均因牙痛、刷牙出血、口臭等原因入院就诊,临床表现还包括牙龈充血、糜烂、红肿等,当中有136例牙结石,牙周袋深在啊2~5 mm范围内,牙齿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分别为Ⅰ度~Ⅱ度,X线显示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150例患者不包括在3个月时间中经牙周病治疗,并服用其他抗菌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或患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病例。根据患者治疗用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

1.2 治疗方法

150例患者均接受如洁治术、袋内壁刮治术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采用3%过氧化氢与生理盐水交替为患者患牙进行冲洗。医疗人员先将0.5g奥硝唑和0.75 mg地塞米松研制成粉末,并加入10 ml甘油调成均匀的糊剂。观察组患者采用棉捻粘上奥硝唑糊剂50 mg,并用探针导入患者的牙周袋中,每天治疗2次。对照组患者则采用探针粘上碘甘油导入牙周袋中,每天治疗1次。两组患者均以1w为1个疗程,1w时间中所有患者均注意口腔卫生,并且不采用其他的药物治疗,1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医疗人员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后的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以及疼痛程度PS。PI指数:0度:无菌斑;1度:菌斑处于牙颈部,且呈散点状分布;2度:菌斑在牙颈部线装分布,宽度为1 mm;3度:菌斑宽度超过1 mm,不到牙冠三分之一;4度:菌斑宽度达到牙冠三分之一,未达到三分之二;5度:菌斑达到牙冠三分之二。GI指数:0级:无炎症;1级:牙龈略有水肿,轻微改变,探诊不会出血;2级:牙龈水肿肥大,探诊出血;3级:牙龈显著水肿肥大,自发出血或已形成溃疡。PD指数:0级:无牙周袋;1级:牙周袋深度不超过4 mm;2级:牙周袋深度不超过6 mm;3级:牙周袋深度超过6 mm。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疗效评价标准

(1)痊愈:经过治疗后,患者GI、PD指数为0级,出血、肿胀等临床症状消失,PS明显改善;(2)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GI、PD指数为1级,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红肿范围缩小,但PS等改善不明显;(3)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趋势。

1.5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以及总有效率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处理,x2与t检验,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治疗后临床指标

观察组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等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s)

牙痛程度(级)观察组750.9±0.10.9±0.12.6±0.30.6±0.2对照组751.5±0.21.4±0.24.2±0.40.8±0.3 P<0.05<0.05<0.05<0.05组别n菌斑指数(度)牙龈指数(级)牙周袋深度(级)

3 讨 论

牙周炎疾病大多由牙菌斑、不良修复体、牙石以及创伤食物嵌塞等引发,导致牙龈发炎肿胀,而菌斑再次堆积,情况加重,通常由牙龈上部向牙龈以下发展,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与治疗,很容易形成较深的牙周袋和牙槽骨,并被吸收,最后牙齿松动而脱落。临床治疗通常以一般抗厌氧菌感染药物为主,如一、二代硝基咪唑类药物,但这种药物有较多不良反应。奥硝唑属于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针对很多厌氧菌都有较为明显的杀灭作用,但也有一定不良反应,比如胃肠道不适等。应用于口腔局部治疗,其无抗原性、无刺激性的优势将发挥,停留时间长,有助于提高药效。

综上所述,奥硝唑局部给药能有效治疗牙周炎,杀灭牙周病原菌,值得推广应用。

[1] 璐 萍.奥硝唑治疗牙周炎90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16):37.

[2] 曹誉元.奥硝唑局部给药治疗牙周炎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11):116-117.

本文编辑:吴玲丽

R781.4

B

ISSN.2095-8242.2017.018.3521.02

猜你喜欢
硝唑菌斑牙周袋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兽药中非法添加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检查方法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抗菌肽应用于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的效果评估*
下颌磨牙半切术后不同修复方式对成功率、牙周袋深度及根分叉牙槽嵴比的影响
龈下菌斑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基于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推荐老年人左奥硝唑给药方案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头孢地尼与奥硝唑联合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