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研究

2017-06-28 15:56凤,许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拉米夫定肌酸激酶乙型肝炎

徐 凤,许 强

(内蒙古包钢医院药学部,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研究

徐 凤,许 强

(内蒙古包钢医院药学部,内蒙古 包头 014010)

目的 观察且研究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拉米夫定治疗临床效果以及药物应用具有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所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全应答率显著比对照组高,且肌酸激酶升高的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拉米夫定,可以将完全应答率提升,将肌酸激酶升高的产生率提高。

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药物安全性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类疾病,对患者机体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性影响,实施抗病毒治疗为该病实现治疗的重点。在现代医学之中,抗病毒治疗主要选取核算类临床药物[1],一般选取拉米夫定实现治疗。基于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应用的安全性研究,本次研究选取本院在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间所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例作为临床对象,予以拉米夫定治疗,具体结果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所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17例)、观察组(22例)。所有患者皆是在知情的状况下参与本次研究,且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有20例为男性,年龄集中在23至48岁间。平均年龄约31.4岁,病史在5个月至6年间,平均病史为2.8年;19例为女性,年龄集中在22至49岁间,平均年龄约32.5岁,病史在6个月至5年间,平均病史为2.5年。对比患者间的基本资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选入标准为:存在慢性HBV的感染病史,其HBeAg的阳性时间大于6个月,没有接受相关核苷类药物临床治疗,或是选入之前的24w之内没有予以胸腺肽α—1以及干扰素α的治疗,其HBeAg呈现阳性或是阴性,其ALT指标在1.3~10.0倍间ULN范畴,其血清总胆红素小于等于42.75 μmol/L,且HBV DNA大于等于1×106cop ies/mL.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实施保肝的治疗,将甘利欣在静脉端滴注,且口服恩替卡韦(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所生产,国药准字号:H20100141),确保0.5 mg/次及1次/d;观察组予以拉米夫定口服治疗(为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生产,国药准字号为:H20113025),药品规格为100 mg/片,口服剂量为100 mg/次且1次/d,所有患者皆持续治疗约104w[2]。

1.3 观察指标

每8w对患者的血清HBV DNA和ALT水平以及完全应答率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实施治疗的安全性,或是不良事件的产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临床分析的数据由SPSS 19.0软件完成相关处理,以n(%)表示临床中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若P<0.05则表示该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完全应答率

对所有患者每8w予以1次的HBV DNA检测,对完全应答率进行观察,持续实施104w。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HBV DNA指标

2.2 比较两组用药安全性

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之中,产生的不良事件为:头痛和感冒以及腹泻,通过判定和临床药物的使用没有关系,观察组有产生58次,对照组产生53次,经对比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两组肌酸激酶升高产生率予以观察,如表2所示,从数据中可知,观察组肌酸激酶升高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用药安全性(n,%)

3 讨 论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抗病毒临床治疗,能够对病毒的复制予以抑制,对残存的机体肝细胞予以挽救,对生化指标进行有效改善,对逆转的肝纤维化进行延缓,进而对患者生活实际质量予以改善,将患者生存时间有效的延长,能够延缓或是规避肝功能产生衰竭及其肝细胞癌的产生。

核苷酸类临床药物现已经在慢性乙型肝炎实施抗病毒的治疗之中广泛应用,例如: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以及恩替卡韦。在10年前美国的FDA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药物予以批准,拉米夫定属于抗病毒临床药物,能够显著抑制病毒对DNA相关合成以及延长,3-TC是化学名。性状为白色的结晶或是结晶性的粉末,分子式为:C8H11N3O3S(2R-顺式)-4-氨基-1-(2-羟甲基-1,3-氧硫杂环戊-5-基)-1H-嘧啶-2-酮。该药在乙型肝炎的病毒性感染致使肝胆临床疾病中有较好的治疗应用效果,作用机制是:对病毒DNA的多聚酶以及逆转录酶相关活动进行抑制,且对于其DNA链相关合成以及延长进行竞争抑制[3]。

HBV DNA在现代慢性乙肝治疗效果中为极佳指标,对患者实施抗病毒临床药物应答状况进行直接的反馈,HBV DNA临床指标检测很难检测出HBeAg血清的转变以及ALT的复常,产生HBeAg血清的转变过程为:免疫对于病毒予以清除的过程,同时也是患者病情得以患者的关键指标及标志。经对所有患者每8w对HBV DNA检测进行观察,在本研究之中,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例作为临床对象,观察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即:观察组完全应答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其肌酸激酶升高产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且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即P<0.05,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该结果与有关文献的研究报道相同,证实可以对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患者实施拉米夫定治疗方案[4-5]。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患者予以拉米夫定治疗方案,获取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将完全应答率提升,将肌酸激酶升高的产生率提高,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基于以上在应用中具有的优势,可以在临床上予以推广及应用。

[1] 王 洁,施军平,朱梦飞,等.核苷(酸)类似物初始联合与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44周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4,28(2):82-84.

[2] 冯 亮,杨创国,郭新林,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的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2):186-188.

[3] 张锡林,黄 丹,吴燕廷,等.不同方案治疗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11,33(9):578-581.

[4] 黄美金,覃后继,何延专,等.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改用或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疗效比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7):636-638.

[5] 田贤江,王文香,沈跃飞,等.核苷(酸)类药物对慢性乙型肝炎复发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16,43(5):289-293.

本文编辑:吴玲丽

R512.6

B

ISSN.2095-8242.2017.018.3523.02

猜你喜欢
拉米夫定肌酸激酶乙型肝炎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恩替卡韦单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初次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