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7-06-29 14:38余德红
南北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导学案思考初中语文

余德红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理解感悟和独特体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运用导学案开展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关键词】导学案 初中语文 应用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08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费时、低效等弊端日益显现出来,为了使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模式急需创新发展,学案导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非常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该教学模式一出现,就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喜爱。

一、准确定位,发挥导学案作用

语文教师要提高导学案在初中语文教学应用中的有效性,首先就要准确定位导学案。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导学案并不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批判与颠覆,该模式的应用不是要完全的舍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发展。一份优质的导学案,首先要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其次是要全面考虑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水平等情况选择教学手段,让导学案充分发挥激起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课堂听课效率的作用。

二、综合思考,编写优质语文学案

学校语文教研组每周四下午为固定教研活动时间,组内每位成员轮流主备导学案并形成初稿,教研组成员按照“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过程”的要求,共同探讨,相互补充,形成定稿,在教学中应用。主要内容结构如下:

(一)制定学习目标、设置重难点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目标就是期望学生学习得到的结果。它是一堂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是教学过程的路标和教学检测的标准,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围绕学生主体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方法策略上落实以“先学后教”的原则,体现主导和主体的结合。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预测可能会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重点,激发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二)预习引导

也就是预习学案。根据所学课文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3—5个有思维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整体感知,对所学内容的有一粗浅的、感性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理性学习作好知识上的铺垫。

(三)问题导学

也就是课堂学习案。学习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有逻辑,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又是解决下一个问题的前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在解决一个又一个小问题中,学习本课的重点问题,锻炼思维,逐步教会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展示,教师针对关键词句、重要知识点、学习方法、疑难问题进行点拨、指导、提示。达到学——讲——练有机结合。

(四)归纳小结

本项内容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后进行,由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完成。

(五)练习提升

根据学习目标,设置相应的练习题,要难度适中,即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可设置一些选做题,促进学优生成长。

三、灵活变动,提高语文学案应用有效性

要提高导学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首先,教师应该对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导学案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及教师教学风格,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生自己编写导学案,使导学案更加的适合学生。其次,结合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导学案进行适当调整,实现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另外,导学案对于情感性较强的文章作用并不大,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选择导学案教学模式,例如对于《背影》《合欢树》等情感性较强的文章就可以选择引导学生朗读的方式使学生感受作者的真实情感。此外,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真实看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不能以正确的答案对学生的其他答案进行全部否定。同时,要更好地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还应结合其他的教学方式,扬长避短,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虽然运用导学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初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但是我们在实践中还有以下问题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解决和提高。

(一)导学案的设计习题化,缺乏“导”这一核心

导学案是教和学的导航仪,是导学的载体,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而导学案编写者是教师,学案体现的是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和学情分析的正确理解。因此,在编写导学案时如何处理好“导”和“学”的关系尤为重要,既要立足于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为学生的“学”而做好服务,这是我们以后编写导学案上需要进一步思考與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学生在完成导学案时以自学为主

学生自学时没有形成合作、讨论、质疑、互帮氛围。虽然运用导学案培养了学生预习课文等良好的习惯,但学生对于导学案设计的基础性问题能做出来,部分学生对于疑难问题不能主动的向小组同学进行交流谈论和质疑来解决。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需进一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高,还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三)因学情差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与预期有一定差距

有时教师还不能适时地进行角色转换,一讲到底,淡化学案作用;有时教师不能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不能完全按照预期设想有序进行,导致课堂训练无法当堂完成,教师就包办代替,学案就成了课堂笔记。久而久之,造成学情差异,教师难以操作驾驭整个教学过程,使导学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导学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正确理解导学案的真正内涵,全面考虑教材、学生等特点进行导学案的编写,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灵活变动,在不断积累和探索中创新发展学案导学模式,使导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猜你喜欢
导学案思考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