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效果观察

2017-07-01 16:13冯才政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侧脑室脑室血肿

冯才政

(许昌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河南 许昌 461000)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效果观察

冯才政

(许昌市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于2013年12月至2016年8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脑室穿刺引流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29%(29/34),高于对照组58.82%(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6/34),明显低于对照组47.06%(1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神经内镜;高血压;脑室出血;并发症

脑室内出血是一种严重型高血压脑出血,该疾病主要由患者颅内气压快速升高引起,临床表现为急性梗阻性脑积水等症状,致死率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证实,采取有效措施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对机体脑组织压迫,改善脑脊液局部循环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关键[1]。神经内镜技术属于新兴辅助治疗措施,可清晰直观显示病灶部位,手术创伤小,可快速止血,有助于患者恢复,故被广泛临床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8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室出血患者6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女15例,男19例;年龄54~65岁,平均年龄(61.81±4.07)岁。观察组女13例,男21例;年龄56~67岁,平均年龄(62.23±4.64)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全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制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高血压脑室出血诊断标准[2];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室铸型出血;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凝血机制障碍者;排除严重全身感染者;排除颅内其他病变合并出血者;排除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排除脑外伤、卒中病史者。

1.3 手术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脑室穿刺引流手术治疗。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将带有颅内压监测传感器的脑室外引流管置入侧脑室,后向脑室注入基因重组链激酶,溶解残留血肿,设置参数为50万U/次,1次/d,夹管持续4 h,放开引流。术后待引流管引流液颜色变淡,实验性堵管后,颅内压增高不明显情况,拔出引流管,定时测量患者机体体温,脑脊液生化常规定期检查,复查CT,以确保无继脑脊液发感染及脑积水。

1.3.2 观察组 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仰卧、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采用硬质神经内镜四通道工作镜(德国蛇牌,PV435),穿刺侧脑室额角,钻孔处设定为:冠状缝前3 cm,矢状线旁2 cm;切去4 cm竖直切口后,用咬骨钳扩大骨孔为小骨窗,标准:2 cm×2 cm;硬脑膜以星型切开,侧脑室额角经脑穿针穿刺,脑室镜顺着穿刺道缓慢置入,依据影像学图像显示,待患者脑室内病灶均已清除,且脑室经生理盐水冲洗后,缓慢取出内镜,发现透明隔外血管区出血时,可采用双极电凝予以止血,将带有颅内压监测传感器的一根脑室外引流管留置于侧脑室,术后监测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即术后48 h头颅CT显示血肿清除率>85%;有效,即50%≤血肿清除率≤85%;无效,即血肿清除率<50%[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后颅内感染、脑积水及术后再次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6,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9,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高血压脑室出血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非外伤原因导致出血进入脑室系统后,血肿占位挤压中线结构,阻塞脑局部循环通路,脑干受压变形,堵塞脑脊液吸收结构,继发脑积水,患者病情可在短时间内恶化,致死率达50%以上[4]。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主要以快速有效清除脑室出血为主。

脑室穿刺引流术在清除病变组织及术后止血时存在死角,准确度不高,易导致堵塞引流管,患者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症状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且手术创口较大,不利于预后康复,故手术效果不理想。唐元辉等[5]采用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脑室穿刺引流术。神经内镜通过自身观察及照明设备,可直视清除脑室内病灶,控制积血在血肿腔中央进行,快速清除大量血肿,减少对机体脑室周围刺激及压迫,且直视下置入引流管准确性高,避免脉络丛及残余积血阻塞引流管,保证引流通畅,缩短引流时间。但在临床应用手术中应注意,当侧脑室置入神经内镜时,通常会因侧脑室内病灶情况而导致视野不清,可用生理盐水持续冲洗至视野清晰,操作中应保护好脑室壁等,防止吸引器损伤室管膜,清除病灶后,应将内镜缓慢退出脑室,发现穿刺道出血情况时,应及时注射生理盐水并止血,避免脑组织塌陷导致桥静脉断裂,有助于患者预后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准确性高,创伤小,有助于患者预后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可缩短引流时间,避免放置引流管时间较长导致感染,降低患者颅内感染、脑积水、术后再次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1] 毛永强,曹龙兴,董军,等.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4,40(4):404-406.

[2] 许小兵,林发牧,李子坚,等.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原因与对策[J].广东医学,2015,36(22):3462-3465.[3] 武宏.神经内镜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0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8):1091-1092.

[4] 张静,王莺,程娇,等.支撑通道辅助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手术配合[J].广东医学,2014,35(9):1458-1460.

[5] 唐元辉,马建荣,周杰,等.神经内镜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3):205-208.

R 651.1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0.104

2016-11-28)

猜你喜欢
侧脑室脑室血肿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147例侧脑室增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侧脑室注射DIDS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拮抗作用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