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征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017-07-01 18:19余姣江成谭丽娟甘敏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长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余姣+江成+谭丽娟+甘敏

摘 要:长征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所表现出来的信仰、人格、道德的力量,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大数据时代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更好地传承长征精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结合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按历史回顾、理论研究、现实研究、发展路径的逻辑思路,对长征精神在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必定对大学生传承长征精神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长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011-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04

一、大数据的时代背景

1980年,研究机构Gartner这样定义大数据: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关于什么是大数据技术,目前业界并无标准答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是最早在《经济学人》发表专门论述大数据文章的科学家。一般而言,人们将对海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加工及预测,理解为大数据。例如,对用户浏览某网页的次数与时长等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用户下次登录时做用户喜好推荐。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中说:“大数据是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还是改变市场组织机构,以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方法。”

在中国,QQ、微信、微博等社会媒介的迅速发展,迅速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网络媒体在大数据的助推下进入智慧全媒体时代。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大数据的价值已经在企业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大数据”如今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其未来前景不可限量。诸如运用于国家治理方面,“在国家政府层面,受到李克强总理的重视,不管是助推简政放权完善政府监管,还是调整经济结构激发大众创新,都要利用‘大数据”。

二、长征精神的重要时代价值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创举,也是二十世纪震惊世界的一次创举。它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顽强不屈的毅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毛泽东同志也曾评价“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①中国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 是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不仅因为挽救了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 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创造了不朽的精神财富而彪炳千秋。

(一)长征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习总书记在西吉县将台堡参观时深情地说。大学生作为新一代国家的建设者,要学习长征精神,走好我们大学生的长征路,能成为国家未来建设添砖加瓦的一分子。

(二)长征精神是重塑大学生精神信仰的重要途径之一

针对当今世界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外的各种文化侵蚀,以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特点的不稳定性,在一个关于大学生的调查中,对于“你的信仰是”的回答,有66.1%的人选择“实用主义”,占第一位。而选择“共产主义”的只有13.3%。

最重要的是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纷繁复杂,高校需要对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加以正确引导,长征精神所表现出来的对国家民族未来坚定的信仰,对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精神信仰具有重要作用。

(三)长征精神是助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剂

长征精神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等都可以渗入长征精神的教育中。并且形式并不局限于教育讲座,更多的是在实践活动中深入学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已不能局限于形式上的思想灌输,选择更能使学生接受的一种方式,可以长征精神这一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为介质,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融入其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长征精神是对大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器

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坚定的理想、信念。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社会热点问题和正反两方面的模糊信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这使他们原本不成熟的心灵面临太多的诱惑;快捷、开放的信息网络技术亦使他们过多地了解社会的阴暗面,对社会发展认可度降低,甚至一再拉低是非道德观。“读书无用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论”等陈腐观念和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取向在当代大学生中滋生蔓延,这造成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长征精神这类红色精神文化正好可以对大学生不良思想行为进行矫正。

三、大数据时代下运用新媒体传承长征精神

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价值引领并服务于国家、企业和个人,成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载体。系统地研究大数据新媒体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内涵、特性、功能、形式、作用等基础理论,建构大数据新媒体弘扬红军长征精神载体的框架体系,实现红军长征精神载体互动平台的渗透性和精神传播的有效性。

夸美纽斯说:“伟大的成就常常只是一个技巧问题,而不是一个力量问题。”在当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针对的是作为青年的大学生们,他们这一阶段的心理、情感、年龄、认知特点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对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方式、方法必须与时俱进地改变。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着优越的学习环境,更关心的是自我的发展,受各种影响,比较现实,对于理论知识的渴求度相对较低。因此,教育的方式必须从强调“他律”转向强调“自律”,而这种“自律”的培养,也即是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变显性灌输式教育为隐性体验式教育。利用“大数据+新媒体”将长征精神这一正能量在互动的过程中进行隐性体验式传输,也就是“在互动的过程中外在的灌输更有针对性,才能变成对大学生有价值的活动”。endprint

(一)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价值性

在互联网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人类的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大数据规模正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并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利用大数据作为分析前提,可以使新媒体传播长征精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新媒体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价值性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新媒体为弘扬长征精神提供了传播平台。新媒体具有覆盖面广,交互性强,形式多元,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微信、微博、QQ、飞信等为弘扬长征精神提供了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

二是新媒体平台的宣传教育能加强宣传者与受教者双方的交流互动。利用飞信、QQ群、微信、微博等进行广泛、全方位的长征精神宣传时实时反映回馈宣传效果。

三是新媒体技术环境利于学生自主接受长征精神。在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青年一代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网络已经成为现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而网络世界纷繁复杂,通过传统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已经不合时宜,那么创新教育方式,通过“大数据+新媒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时代所趋。

(二)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途径

1.建立专业化平台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这里的专业化平台指的是面向公众的正规的红色网站,同时传播红军长征精神。注重红军长征精神的价值性,建立大数据新媒体传播红军长征精神的专业管理队伍及工作室,收集整理人民群众对于宣传长征精神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进行红军长征精神教育信息更新,加强平台维护,保障大数据新媒体平台在弘扬红军长征精神过程中能稳定长远地发展。

2.建立具有高校特色的大数据平台弘扬红军长征精神

学生是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主力军,长征精神不仅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了解英雄提供了一种载体,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创新高校传统的授课模式,开展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学习。探索新型的移动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不受任何限制地学习知识内容,这也对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方式。微博话题、微信朋友圈、易班新闻平台等移动互联网资源就是很好的传播途径。

3.利用新兴VR虚拟现实体验技术,虚拟長征场景

利用新兴VR虚拟现实体验技术,虚拟长征场景,在模拟体验中感悟长征精神。在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具有广泛的作用和影响。利用VR技术模拟长征真实情景,模拟亲身经历、模拟实地走访,这绝对比空洞抽象的语言讲授更能达到教育效果。并且降低了实地走访所带来的人力、物力等成本的投入,同时解决了实地到访的空间限制问题。

将相关史实和历史事件数字化,为高校构建一套全数字开放式数字资源库,将虚拟技术应用于主流历史事件的体验中,既有传承也有创新,是政府和社会应该扶持的一项新项目。

4.创新大数据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一是分众传播。主要是由于受众群体的动机与需求不同,其在接受信息时会对信息进行选择过滤,在选择的过程当中,受众群体的动机、需要、情绪、情感、生活背景等因素都会起到相当大的影响。党员、团员、群众和民主党派人士的政治面貌不同,对于长征的了解不同,对于长征精神的理解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所以可以利用新媒体中不同传播方式所针对的不同群体进行不同方式的传播。

二是碎片化传播。由于时代发展技术变革,传播语境的改变而导致一些完整的传播体系被瓦解或分隔,人们接触媒介的时间与接收的信息多为文本链接式的跳跃形式,传统的信息传播过程与受众的理解和接受习惯也因此被分割,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碎片化”的传播可以利用新媒体介质为传播桥梁,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进行长征精神的传播。

三是交互性传播。在新媒体当中,社会群体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网络,大数据与网络的结合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加智能化,受众群体的自主性和可选择性,使得我们在传承长征精神时不可单方面的“输出”,而是在与受众群体不断交互信息时,从所得到的反馈中不断调整所缺乏的、陈旧的和被忽略的内容,提高受众群体的接受程度和深度。“大数据时代下信息传播的特点在于如何对信息进行专业化、目的性的处理。”通过信息网络的交互性,引发相关话题,提高网络媒体群体中对此的关注度,从而扩大传播的影响力。

四、结语

时代总是在不断前进,长征精神却是历久弥新。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积攒下来的宝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长征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需要国家主体、高等院校、社会主体、大学生等这些社会主体自觉地担负起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的重责,并且采用新媒体方式,利用大数据,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以期取得新发展与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12):78.

[2] 崔萍主编.交叉的视线·政治与公共管理探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51.

[3] 万素英.生如夏花——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34.

[4] 刘喆,杨国庆.大数据引领网络媒体进入智慧媒体时代[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8).

[5] 李建秋,论新媒体传播传授主体及其关系的转变[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 桂银生.网络新闻传播的交互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3).

[7] 张丹.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信息传播[J].创新科技,2015(10).

[ 责任编辑 谷会巧 ]endprint

猜你喜欢
长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