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学习方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7-07-01 18:20吴金桁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学生

吴金桁

摘 要: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指导学生运用问题式学习方法开展学习,教学过程由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评价五个环节组成;为学生建立支持性学习环境,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小助教等形式开展学习。实践结果表明,问题式学习方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改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有助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问题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01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08

目前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将任务分解成若干个环节,采用先讲解再练习后总结的形式教学,通过反复讲解、演示、练习,学生能较好地达成任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不只是简单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而是遇到问题能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处理,学会活学活用?在传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还应该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问题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问题式学习是以学习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围绕问题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由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评价五个环节组成。

环节一:创设情境。选取适合问题式学习的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或运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吸引到预设情境中。在模拟中情境设定一定的困难,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冲突,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吸引力,刺激学习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环节二:提出问题。问题式学习的关键就是问题。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与学生的现有水平之间的差异,也就是最近发展区,要把问题设置在“最近發展区”内。教师说明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取问题,为了学习学生需要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科学地组织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采用不同的处理策略。

环节三:探索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支持性学习环境,提供课件、视频、动画或在互联网(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自定步调学习新知识,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在学生理解新知识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指引,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加深学习。

环节四:解决问题。学习结束后进行学习成果演示,学生运用作品报告和口头报告形式汇报学习成果,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汇报学习成果表明学生真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解决问题后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提高了学习兴趣又收获了知识。

环节五:总结评价。评价反馈对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非常重要,教师总结学生学习情况,梳理教学知识点,重点讲解学习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情境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应用,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也掌握了运用知识的方法。

二、问题式学习的学习环境

建立支持性学习环境,为学生选取合适的教学课件,录制教学视频或在网上选取合适的教学动画、图片等数字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百度文库、360百科等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搜索最佳答案,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感到有信心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完成学习有较高的期待。

三、问题式学习的学习形式

课堂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小助教等形式开展。

(一)独立学习

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有独立学习的欲望,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机会,激发其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课堂上,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围绕已呈现的问题运用学习资源进行独立学习,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假设,以便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活动中展开讨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二)小组讨论

小组学习应在独立学习思考的前提和基础上进行,是独立学习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当自主学习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主学习者会对合作学习有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对自己独立学习、自身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小组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随时向教师寻求帮助。实践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投入很主动,经常听到他们讨论和争辩的声音。

(三)小助教

根据美国爱德加·戴尔提出的“金字塔理论”,马上应用知识或是教授他人知识,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在班上寻找几个操作能力强,悟性高的学生担任小助教,将小助教分别安排到各个小组中。当各小组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每个小助教肩负起小教师的责任,指导各小组学生学习,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不断提升小助教的自身能力,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四)实践成效

在学习到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的第二节格式化文档时,此时的学生只具有录入文字的能力,而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掌握字体和段落格式化的常用设置方法。在这堂课采用问题式学习方法,先结合校园活动创设情境: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就要到了,最受学生们欢迎的篮球比赛还没有写比赛通知。顺应情境接着提出问题:如何用word编辑一则能够吸引眼球的精美通知呢?在探索问题时,首先与学生复习通知的基本要素并拟好通知文本。在探究问题过程中,学生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动画、课件和几种最终效果图作为学习资源参考,先要独立学习,从课件中了解认识字体和段落格式的窗口组成及作用,并在教学动画中学习实践操作。教师灵活掌握独立学习时间,适时引导学生按先前的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意见和看法,融入个人设计风格,灵活运用字体和段落格式化设置出风格各异、别具特色的文档,最终完成篮球比赛通知。问题式学习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用同一个内容,按同一个步调、同样的速度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全班学生按部就班地模仿课本的步骤依葫芦画瓢,做出一份一模一样的通知,不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化能力,不能检测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并学会应用。endprint

第二章第二节管理文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创设情境:隔壁班学生小丽的电脑里有许多零乱的“东西”,请你帮她整理电脑。接着提出问题:这些“东西”(文件及文件夹)是什么?如何整理?分析探究问题时,提供课件和教学动画安排学生独立学习,学习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基本操作,独立学习后进入小组合作学习开始解决问题,认识电脑中的文件类型及文件夹,依照个人喜好或习惯,根据文件类型、文件内容或文件名等不同方式分类,运用要求操作,完成文件及文件夹整理。实践表明,运用问题式学习法学生能较好地认识并记住不同类型的文件,掌握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传统教学法上课是依循课本步骤完成即可,学生完成就完成了,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到下次课就把上次课的知识忘记了。

1.问题式学习方法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问题式学习中没有设置统一的标准答案,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问题式学习方法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模拟教师的操作,而是真正去理解学习目标,给予了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达到了教学要求。实践表明,每位学生在完成指定操作的同时,又都带有自己的创意,最后在本章节上交完成的作品全都不一样,真正意义上理解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

2.问题式学习方法有助于转变学习态度,改善学习习惯

在采用问题式学习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一上课便迫切地想知道今天的问题是什么,希望开始解决问题。利用学习资源独立学习和小组学习攻克难题,解决问题后学生获得成就感,使學习更有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问题式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采用问题式学习方法,学生对模拟创设的情境印象比较深刻,通过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实践表明,采用问题式学习方法授课班级的平均成绩高于之前未采用此教学方法所授课的班级。

4.问题式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问题式学习的一种必要的学习形式,合作学习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互帮互学、互爱互助促进知识的交流,同时,学会虚心向其他学生学习,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包容其他学生的缺点,肯定其他学生的优点,大家互励互勉、共同努力,从而高效完成任务。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5.问题式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问题式学习方法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知识会不断更新,社会之外要学习的东西也还有很多,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运用问题式学习方法,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步骤组织知识的能力,学会反思自己哪些知识掌握得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掌握什么知识,确定下一步学习目标,并朝着目标前进。

问题式学习方法对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要求,教师课前要准备的内容比较多,不仅仅是准备教学内容,还要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考虑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等,都要花费颇多的精力。以前的课堂中,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关注并指导学生学习,刚开始运用问题式学习方法上课时学生不太适应,组织知识能力不强,分析问题时不能很好地总结自己掌握了什么,还要再学习哪些知识,探究问题时搜集和查找能力也较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此方法实行一个学期后,学生基本就可以掌握。

参考文献:

[1] 汤云飞.问题式学习在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 陈爱萍,黄甫全.问题式学习的内涵、特征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8(1):38-42.

[3] 胡芳.对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探讨[J].交通高教研究,2003(6).

[4] 陈高生.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8):48.

[ 责任编辑 李爱莉 ]endprint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学生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