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数学不良学习心理的体现和克服

2017-07-01 03:29孙志光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学习心理消极影响

孙志光

摘 要:学习心理对人的学习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学习心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相反,不良的学习心理则会阻碍学习,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教师要了解各种不良学习心理的表现,积极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学习心理。

关键词:学习心理;消极影响;积极克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0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38

一、各种不良学习心理的具体体现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因为困惑、曲解或者误会,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学习心理,这些心理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心理障碍,如果不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就会影响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深入学习。

(一)依赖心理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往往过分依赖教师。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上课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师对某道试题的讲解过程,希望教师示范得越详细越好,一旦教师省略其中的某些步骤,则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思维就会出现断档。必须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详细列出解题步骤才能满足。二是依赖教师对某些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自己则缺乏亲自动手的动力和能力。如果教师布置一些让学生自己动手归纳整理的作业,则不知所措。

(二)急躁不安心理

数学学习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每一天、每一堂课的认真听讲,需要一道一道试题不断训练。但是,很多学生以为这个学科是可以速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检测结果如果不理想,就会失去信心,从而产生急躁心理。

这种心理还表现在解题过程中,有些学生在看到试题后,在还没有弄懂题意的情况下就动笔答题,急于求成、盲目作答,结果导致解题出错。另外,就是对题目中的设定条件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考虑,或者被题目中的假象所迷惑,从而导致解题出错。这些都是急躁不安心理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心理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相互去对作业的答案,考试之后更是这样,学生聚在一起谈论某道试题选了什么,但却很少看到学生在讨论一道试题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大多学生还是比较注重自己在考试中能够获得一个什么样的分数,而对于深层次的问题则很少进行思考。这些都是过度重视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心理表现。

除此之外,自卑心理、厌学心理、迷茫心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制约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学习数学的效率,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学习过程中克服不良学习心理的策略

(一)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克服依赖心理

要更新观念,认识到教师只是起到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真正的学习最终还要靠学生自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使其逐步克服依赖心理。比如,对于一道试题的解答,学生首先要有自己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再去听教师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教师的思路进行比对,看看哪种更好。再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归纳、整理和总结,对同种类型的试题进行归类,看看解题有什么规律可以遵循,解答这类试题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等。只有这样不断训练,学生才能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二)严格答题流程,克服急躁不安心理

对于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急躁不安心理,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答题流程。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考试检测,要求学生拿到一道试题后,应该首先进行读题,一字一字地读,而不是一目十行,这样就可以避免漏掉某些比较重要的条件。读题的过程也是审题和思考的过程,学生一边读题,一边思考,这道题的命题意图是什么,主要考查什么知识,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这些条件都有什么用,哪些给出的信息是有用的,哪些是起迷惑作用的等;然后,思考进行解答的思路和步骤;最后,动手一步步地进行解答。这样可以避免做到一半才发现不对路的现象出现。经常这样训练,学生就可以慢慢克服急躁不安的心理了。

(三)重视结果的同时,更重视思路和过程

数学学习要注重思路和过程。只有正确的思路和过程,才能推导出正确的结果。无论是听讲的过程,作业的过程,还是考试检测的过程,都要重视解题和思路和过程。

(四)正确看待考试分数,注重提升自己

每次考试,都会有一个分数,这个分数代表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个分数呢?很多学生不能理性看待,导致自己产生自负或自卑的心理。实际上,考试就是对上一个学习阶段的检测。透过它,可以看看哪些地方掌握得不够好,哪些地方的思路和方法出了问题,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便进步。因此,对于考试分数,不能过度重视,应该看到分数背后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通过一次次考试,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实现进步。

此外,还有很多不良的学习心理,教师需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如此,才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心理,提高學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郭利群.浅谈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及克服的问题[J].科技资讯,2009(5):228.

[2] 张建芬.克服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J].才智,2008(18):124.

[ 责任编辑 林娜 ]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心理消极影响
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
职业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对策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分析
浅谈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
关于职业院校技师层次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
钢琴技能学习心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