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2017-07-01 11:22刘秀仁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课堂提问

刘秀仁

摘 要:课堂是师生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师生共同探究知识展现智慧的场所。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抓住每一次机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关键词:创造思维;课堂提问;兴趣与欲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0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49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效课堂已成为教师积极追求的目标。如何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动手操作是手脑并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动手做、用脑想、用眼看、用口说,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知,既符合小学生“好动”的性格,也促进了他们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对新知识感受更为深刻,理解也更为清楚,对知识掌握也更加牢固。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课前可让学生准备好两个不同的三角形,上课时在学生知道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內角和时,要求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经过一段时间后汇报每组的求和方法。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热情高,能创设出“想学、乐学、会学”的课堂情境,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数学课堂要注重提问,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堂上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最好诱因。教师一定要注意提问的趣味性。最好能提一些开放性强,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问也要有层次,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或互相讨论,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分析能力、自学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时,教师借助书上的看图故事设计了几个问题:(1)孙悟空打妖怪时的金箍棒从0.009米变到0.09米,再变到0.9米,最后变到9米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2)金箍棒是怎样变长的?(3)小数点又是怎样变化的?(4)孙悟空打完妖怪要把金箍棒放到耳朵里时,金箍棒又是怎样变化的?这样问题由浅到深,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学生从问题中很轻松地掌握了新知识。

三、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代的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辅助手段,已经大面积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数学课堂大多是教师讲解、提问,学生思考,学生接受知识比较被动。但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创设情境、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而且能把图像、文字、声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动态的画面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活跃起来,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思维敏捷,能够把知识在头脑中进行实实在在的内加工,可以触发学生的联想,引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数学课堂也需要良好的课堂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需要平等、信任、尊重、理解的和谐关系。所以课堂上要呈现一种“乐、实、活、新”的教学景观来吸引学生。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素质

教师要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学生,这样课堂才不会死板生硬,才能活起来。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舒畅的学习环境,教师的微笑与赞扬,都会使学生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思维才能活跃起来。

(二)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

俗话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缸水。所以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认真研究教学大纲,精心备课,对每节课的重难点要想好突破方法,选择好教学方法。教师要用丰富的知识去吸引学生,对学生的每一个提问都能条理清楚地解释出来,对上课可能出现的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既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也能使课堂静下来,做到动静结合。教师知识丰富才能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威信,使学生信服,拉近师生距离。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接近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充满着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可问:如果要给全班77个学生买2个数学本,3个语文本,老师一共要买多少个本子?你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吗?经过探究、验证、推理等过程得到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示式(a+b)×c=a×c+b×c。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师将公式写成“(爸爸+妈妈)×我=爸爸×我+妈妈×我”,并解释:我是爸爸妈妈的宝贝,爸爸爱我妈妈也爱我。

要多以实物图、挂图、线段图等教具使抽象变直观、变生动、变具体。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稳定性时,教师可以自己用木条钉成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并找两个学生分别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结果三角形拉不动,平行四边形变了形。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为什么呢?原来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四)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语言的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教师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神态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信息和情感,都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加上数学内容比较抽象、难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柔和亲切、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活跃他们思维,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就编排了转转盘、摸圆球、抛骰子、走格棋等多种游戏,把一堂乏味的抽象概念课上得津津有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正在逐步融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快乐地学习,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内在的潜力,通过直接观察、动手操作及探究知识的活动,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做到放开学生的眼睛,让他们主动观察;放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放开学生的嘴巴,让他们说一说、讲一讲;放开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剪一剪、拼一拼,创造属于自己的知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形成一定的数学技能,从而达到“不教”的目的。教师要为学生活动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活化教材,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自身的素质,多和学生谈心沟通,平等对待学生,使学生在快乐、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到数学知识,从而来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孟庆玲.小学教师课堂身体语言运用的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 王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果[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7).

[ 责任编辑 李爱莉 ]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课堂提问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