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动力 培养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2017-07-01 11:22张亚青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内生动力关键学习兴趣

张亚青

摘 要:学好语文,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内生动力,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二是学习兴趣,这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如果学生具备了内生动力,具备了“我想学”“我要学好”的态度和观念,并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么,学好语文就不再是一件难事。

关键词:内生动力;关键;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1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72

作为语文教师,经常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咨询学生的语文成绩不太理想,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成绩。语文学科成绩不太理想,学生和家长都着急。事实上,如何学好语文,这是一个十分宏观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建议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但是,在这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之外,的确也存在一些普遍适用的策略。

一、激发内生动力,是学好语文学科的关键

很多学生家长之所以焦虑孩子的考试成绩,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与“别人家孩子”比较,同事家的、朋友家的、邻居家的孩子都考得不错,唯独自己的孩子不争气,考得不理想,于是就不满意,经常会说,“看人家谁谁考得怎样,你怎么考这点分”。这是一种典型的攀比心理。动不动就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这是学生们非常反感的。学生心里想的是“我就是我,我为什么要和别人比,我不想拿来和别人比”。二是为孩子的未来焦虑。认为当前孩子的成绩这样,未来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这与当前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很大的关系,家长自己在社会上感受到很大的生存压力,看到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于是就不自觉地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并且经常会说“成绩这样差,怎么能考上好学校?考不上好学校,怎么能找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怎么生活?”“我这样说,这样做,还不是为了你的将来着想!”但是学生们并不领情,他实际上心里想的可能是“考不上又如何?难道我还不能生活了?我照样生活得更好。”

实际上,学习是学生自己应该负责的事情,成绩好坏也是学生自身的事情。如果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那么,家长的态度和行为起不到多大的作用。首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不具备简单的类比性。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和其他人家的孩子进行简单类比是不科学的,会严重伤害自家孩子的自尊心。我们一定要接受自己的孩子,接受孩子的现实表现,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分析其特点,找出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简单地质问和比较。其次,不要对孩子的未来过度焦虑。事实上,每一代人都会有每一代人的生活,且新一代的生活比上一代都要好,过度的焦虑不是好事,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势利导,使其内生动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这样的效果会好得多。事实上,一到周末或者假期就开始到辅导班上课的很多学生,因报辅导班并不是他们自愿的,所以效果很不理想,不但浪费了家长的金钱,还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相反,一旦学生自己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和理想之后,他们就会自觉自动地去学习,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从上面这个角度讲,如果学生出现了不爱学习的问题,作为家长和教师,不可以简单地认为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跟学生讲学习是如何重要的道理。实际上,这些道理学生们心里很清楚,只是他们找不到自己要认真学习的理由。因此,家长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不要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告诉他们尽力而为,学到什么程度,家长都坚定地站在他们一边。这样,靠情感的力量进行感化,反而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没有了太大的学习压力,反而会大大提高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激发学生兴趣,是学好语文学科的前提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是一位历经百年沧桑的“活字典”式学者,他的人生历程可以作为教育生活方式的重要参考和效法榜样。周老晚年时仍勤于思考,心怀教育。在一次采访中,老人家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认为培养兴趣对成长极为重要。周老曾在圣约翰大学学习,这所教会学校有比较好的教学条件,图书馆书报杂志很多。那时的教师非常鼓励学生去图书馆广泛阅览,培养兴趣。周老印象深刻的是,教师强调没有兴趣什么东西都学不好。比如,教师教学生读报时要问自己:今天新闻中哪条最重要?为什么这条新闻最重要?这条新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不知道就去查书。按照这种方法去看报,就会很有收获。以后周老把这种方法用在读书、做学问上,这对周老成为语言学家的帮助很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及早发现学生的兴趣,并加以分析、发掘、培养,帮助学生定下目标,不断进深,终身得益。兴趣的发掘、培养将会影响到今后的人生、事业、婚姻等个人成长各個方面的发展。朱永新认为兴趣爱好是真正决定学生未来的关键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是教育者包括父母和教师,与每个学生度过一段特别时光的好方法。通过不同的爱好,学生们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也能够欣赏到其他人的独特。有相对稳定的兴趣爱好,学生的人生才有诗和远方,正如周有光先生,因为兴趣、因为阅读、因为思考、因为真理,治学树人,光前裕后!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效果。

总之,学好语文,学生的内生动力和学习兴趣,是相互联系的两个基础的关键因素。有了学习的内生动力,就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容易产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二者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田源.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动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7):12-13.

[2] 郁红妍.兴趣为语文学习添双翼[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S):78.

[ 责任编辑 张宏丽 ]

猜你喜欢
内生动力关键学习兴趣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
鹏鹏猪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