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2017-07-01 11:22夏永雪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阅读训练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夏永雪

摘 要: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也符合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的学科特点。有效开展小学阅读教学要求教师重视阅读的意义,帮助学生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让学生喜欢阅读,在快乐中阅读,通过阅读情境的创设和阅读教学计划的执行,保障阅读教学有秩序高质量地完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训练;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1-012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1.077

阅读不仅仅是学习语文的必经之路,也是将来工作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量的大小会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阅读是一个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语感、积累语文知识素材的过程,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阅读习惯的培养,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能让学生有时间阅读,有空间阅读,有意愿阅读,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收获更多的快乐,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字词的教学,没有给阅读一席之地。因此,教师乃至学校要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将阅读教学真正有效地开展下去。

一、教师要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意义

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语感,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材中很多课文都要求学生阅读,阅读的意义在哪里?教师为什么要阅读呢?有人错误地认为阅读不能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成绩,因此对教材的要求视而不见。我国古代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经典名句,近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广泛大量的阅读。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感,而阅读就是培养语感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阅读看似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实际上却包含着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的互动和交流。阅读是一个学生主动理解的过程,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语感的培养以及基本的写作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引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开始

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往往会认为阅读非常的困难,确实,没有基础字词来支撑,阅读是非常耗时和吃力的。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鼓励学生从感兴趣的图书开始阅读。例如一些以图画为主的绘本或漫画,就可以作为很好的入门阅读选择,图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在阅读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随着年级的升高就要给学生介绍一些以文字为主的书籍,不过也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例如女生喜欢看童话故事、男生更喜欢恐龙、战争等主题。除此之外,要明确自我阅读目标,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较多知识,必须有一个阅读目标,即指导学生首先了解一本书的序言、后记,或杂志的目录,了解文章的大概结构,熟悉其内容,然后筛选出自己要阅读的内容,学生在阅读前要明确这些目标,分阶段逐渐完成,这样就会摆脱阅读是一种负担这一心理压力。

三、阅读教学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有计划进行

小学生年龄跨度大,在长达六年的小学生活中,他们的阅读水平也是不同的,所以在阅读的要求方面自然要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分别对待。一般来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培养阅读兴趣的阶段,教师要多用鼓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能够流畅地把一段话读出来,能够把一本绘本的故事讲出个大概,教师就要及时肯定、表扬和鼓励,便可鼓舞学生的自信心。二年级、三年级要逐渐提高要求,不仅要会读,读懂,而且要清楚地表达其含义,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养成摘录词句的习惯,逐渐积累,逐渐提高。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学生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这一点可以结合教学大纲来进行,使之更加科学有序。

四、积极引导,让学生爱上阅读

教师要求学生多阅读的同时,自己应该先树立爱阅读的榜样。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们一起阅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教师可以要求所有学生同一时期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读书的心得。这种做法有着诸多的好处:由于同一时期都读一本书,大家见面时就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拉近彼此的距离;在讨论分享的过程中,也让学生认识到同一问题因人不同有着不同的内涵,加深学生对书籍和自己的了解;还可以形成读书的良好氛围,在大家都参与的活动中,按照从众心理的理论,一些不爱读书的同学,也会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形成全班阅读的班级氛围,收获知识,收获快乐,培养习惯。

五、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教师要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除大纲规定学习的课文外,其余的课外阅读也应进行阅读的训练,即每个单元的课文应重点讲解、研讨一两篇,其余都进行篇章的阅读训练。通过长期的训练和调整,逐渐培养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慢慢养成阅读的习惯。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先要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阅读习惯方面,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学生会感受到阅读本身所带来的一些附加效果,例如,写作水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等。这种收获会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阅读本身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袁丽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2] 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93-94.

[3] 李玲娓.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 孫庆春.改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 陆小平.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1(S1):35-37.

[ 责任编辑 谷会巧 ]

猜你喜欢
阅读训练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
议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