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理念助力学校走向未来

2017-07-03 21:00杨志成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众筹班组理念

杨志成

中文的“众筹”概念来自于英文“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原意是指经济活动运行中,由发起人提出一个投资创意,建立平台,然后跟投人自由参与投资,最终实现投资创意的经济行为。互联网平台使众筹组织更加容易,跟投人和投资量更加巨大,形成了超越传统经济投资模式的一种新型投资方式,受到追捧和关注。进而,经济众筹的理念开始拓展到各个领域,泛指由发起者提出某一创意,通过某种平台,吸引更多人参与的现象。学校是相对封闭的传统组织,学校教育与众筹理念好似毫不相干。

在教育变革的今天,如何使现代教育习以为常的班级授课、学科教学、依据教材的封闭模式,走向更加开放的未来教育,是当前教育变革需要突破的关键。众筹理念对于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无疑是一种启发。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在新校园建设过程中,大胆进行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探索了开放式的校园建筑空间和学校组织变革模式,实现了学校从2.0走向3.0的跨越。中关村三小学校组织变革的模式,体现了众筹理念在学校组织变革中的应用,体现了学校走向未来的众筹变革,是对未来教育组织形式的有益探索。众筹理念在中关村三小的学校变革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众筹文化,让大家成就三小

理念是文化的核心。“大家三小”的办学理念来自于三小每一位教师的自然心声。这心声中凝聚着三小人“众筹”的力量,这正是学校众筹文化的基因。

首先,“大家三小”是凝聚大家力量的三小,是众人认可、众人认同、众人参与、众人筹集力量共同建设的三小。学校中每一个人都是学校发展的领航者和贡献者;每一个人都会在困难的时候获得帮助与支持;每一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个人位置展现三小的精神。其次,“大家三小”是一种开放的众筹文化。社会中每一位优秀的大家都可能成为三小发展的参与者,每一位家长都是学校工作的志愿者。第三,“大家三小”是资源众筹的文化,学校空间都是同伴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每一个空间也都是大家共同建设、管理、维护的空间。第四,“大家三小”是崇高教育目标的众筹文化,学校每一名教师都期待着自己的学生成为“大家”,学校的每一位管理者都期待着自己的教师成为“大家”,而全校师生都期待和正在看到自己的校长成为教育“大家”。众筹文化渗透于三小人的思想理念和行为符号,成为这所开放、大气的学校的重要文化标志。

众筹组织,让组群全息建构

众筹的文化首先体现在学校的组织变革中。当前,在中学学生组织变革中,很多学校采取了单元制和走班制相结合的学生组织模式。但对于自我控制组织能力比较弱的小学生来说,走班制明显不是科学的选择。如何在现有组织基础上,实现基于班级授课制的开放式课堂和开放式学生组织形式,进而使学校整体教育文化在学生组织中得到更有效的实施,这一直是小学教育组织变革的一个难题。

中关村三小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班组群”的概念。具体实施是每个“班组群”由三个班级组成,每个班级属于不同的年级,形成了每个年级一个班组建的一个新型的学生和教师组织团队,这个团队被命名为“班组群”。班组群中,教师和学生相对固定,但跨年级、跨班级共享,形成了“班组群”团队。“班组群”的教学活动相对统一,教师共享。每四个“班组群”构成一个校中校,即学校中的“学校”。校中校通过双向选聘,由校中校主任完成对教师的聘用,一个校中校里大约30多个教师,12个班级,他们是来自3个不同年级的学生。主任拥有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指挥权,并负责完成对师生的评价。个体、小组、班级、班组群、校中校等多层多元的学习组织形式,不仅没有因为组织层级的增多而造成了学校信息传递的衰减,反而学校90%以上的事情几乎都在“校中校”层级解决,实现了学校管理的高效能。这得益于“大家三小”的组织构建具有全息性:从“班组群”到校中校,再到学校,各级组织都拥有着同样的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目标。“班组群”和校中校在单元层面实现了学校文化的整体认同,体现了众筹组织扁平化、全息性的特点。

众筹空间,让学习处处发生

“大家三小”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在班组群的空间中,将三间相连又互通的教室组合在一起,再加上同等大小的公共空间,组成一个“三室一厅”。教室之间可通过活动隔断板折叠或展开,根据学习内容和形式的需要,两个或三个班级自由组合,为大小学生共同学习提供了多样的学习空间。此外,学校所有的公共空间也都是教育教学空间,采用众筹管理和众筹使用的方式,提升了学校所有空间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学校用更加宽阔的视野,构建更加开放与创新的教育环境,让学校成为一个拥有北京气质、世界品位、大家风范的共同学习场所和精神家园。

众筹师资,让教师开放供给

师资众筹是“大家三小”的关键。首先,在班组层面,实现了超越教室的教师组合,班组群和校中校的教师既相对固定又可以众筹。每个班组群有七位不同学科的教师。既有班级的学习也有组群之间的学习;既有老师的讲授(当然不是灌输),也有小组的讨论、团队探究的学习,更有跨龄的学习;既有基于国家教材的学习,也有基于真实世界的项目学习。孩子们既有在班级空间中的生活,也有组群内的混龄生活;教师的角色,既是班主任也是导师。这样,教师眼中有了更多的学生,每一名学生也受惠于更多的教师。其次,“大家三小”众筹了更多的社会师资力量,有校外的各领域大家授课,也有家长志愿者众筹课程。教师的开放性供给实现了封闭学校众筹教师的有效结合。

众筹课程,让学习真实发生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大家三小”基于大家办学,必然形成丰富多彩、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众筹课程。

在众筹理念指引下,学校提出以“真实的学习”为价值取向的生态大课程的建构,通过学科内容的整合以及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让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实现了“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的伟大变革,让众筹的生活经验进入学习的课程。

在众筹理念指引下,学校众筹了学科课程,形成了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真实学习”课程体系。学校在保留分科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将原本分散的10多门学科按照学科的相似性,重新分类合并,形成了六大学科课程群,有助于减少学科分类带来的内容上的重复,模糊学科间的界限。同时,通过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时段的整合,为学科间的协同教学提供机会和可能。

在众筹理念指引下,学校众筹了课程时间,形成了自主开放的时间众筹。改革后,学校以90分钟为一个学习版块,提供多种学时组合的可能。这期间没有上下课铃声,由两个或多个学科的教师自主协商,协商分配多样的不同时间段的组合,以满足学习的多样需要。这样,既为教师留出了教学内容安排的灵活空间,也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土壤。具体来说,是将一天的学习时间整合为三个时间版块和三个群组活动时间段,每个板块学时为90分钟,每个群组活动时间段为40分钟。群组活动时间包括大课间、班会、午餐和群组管理等。众筹时间使教学与学习时间安排更加集约合理,空間和时间得到有效组合,实现了长短课、大小课相结合的班组群课程组合特色,从而使课程众筹成为班组群的核心权利。

众筹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和互联网概念才刚刚起步,而学校的教育众筹更是凤毛麟角、稀有罕见。中关村三小以“大家三小”为理念,正在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实践,正是众筹理念在学校教育教学领域的有效尝试,这一改革创举将引领基础教育学校走向未来。

编辑 _ 王雪莉

猜你喜欢
众筹班组理念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4+1”班组运行见实效
众筹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新闻众筹初探
创建“放心满意班组” 打造精品班组品牌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试水“众筹+新三板”
卓越绩效班组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