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审美教育中体现潜移默化的特点

2017-07-04 13:58邢占海
甘肃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潜移默化审美教育榜样

邢占海

【关键词】 审美教育;潜移默化;兴趣活动;榜样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9—0076—01

审美教育即“美育”。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會主义新人不可缺少的环节。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情趣。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到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描述个人的审美感受,对不同的审美对象作出自己的判断,得出自己的体验。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因此,教师应通过思想、性格、习惯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那么,怎样在审美教育中体现潜移默化这一特点呢?

第一,从教师本身做起。常言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说数学、物理、化学课老师通过逻辑推理来以理服人,那么美术课老师应通过自身的表演以情感人。所以,美术课老师应具备节目主持人的引导点化能力、小品演员的艺术表演能力以及美术家的艺术造型功力,好的美术课老师就是学生最好的审美对象。通过美术课老师长年累月的现场表演以及对美的表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长期积淀,审美能力自然而然会得到提高。教师一定要发挥好示范作用。无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还是综合探索,教师都要把整个设计创作过程展示给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观看是一种有效的视觉感知学习,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积累视觉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可提升学生的视觉文化素养。

此外,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美育”网络资源平台的作用,使学生从中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如搜索优秀的美术作品、观看名家的创作过程以及其他名师的教学等,提升学生的美育信息化水平以及美育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积极创意,并善于应用艺术的语言和多媒体创造性地加以感知、表达和展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其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其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第二,上好欣赏评述课。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起好引导作用,让学生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实际有效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欣赏评述的内容既可以是课本内容,也可以是本地美学资源和网络资源。

第三,引导学生关注和发现身边的美。如可观察教室窗台上的一盆鲜花、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漂亮粉笔字、教室宣传栏中优秀的学生作品等,并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校园美化活动,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关心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从中学到绘画、设计等方面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使学校的美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第四,有一个好的过程性评价机制以激励学生,通过评价既可以使学生享受到进步的快乐,又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示。因为对美的看法和认识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对有不同见解的学生更应该给予正面的评价。平时教师就应当多做一些这方面的引导工作,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五,积极开展好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更是对学生进行“美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当然对有美术天赋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是使他们的才华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挥的重要保证,也是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之一。

美育是人品教育,在欣赏、认同美的事物的过程中可潜移默化地将学生塑造成品格高尚的人。美育是生命教育,教会学生如何欣赏美、爱美、追求美,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这是我们每一位美育工作者的使命。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潜移默化审美教育榜样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