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控制作用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2017-07-05 13:05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王恒亮鲁传涛魏红梅
河南农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混配黑麦草除草剂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王恒亮,鲁传涛,魏红梅,薛 飞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防治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2)

生长抑制率

共毒系数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协同控制作用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吴仁海,孙慧慧,苏旺苍,徐洪乐,王恒亮,鲁传涛*,魏红梅,薛 飞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防治实验室,河南 郑州 450002)

为探讨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的防治措施,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用对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抑制活性。液体培养法测定表明,氟噻草胺、二甲戊灵对多花黑麦草的生长抑制中剂量(ED50)分别为0.13 mg/L、0.16 mg/L。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以1∶1、1∶2、2∶1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ED50值为0.12 mg/L、0.04 mg/L、0.24 mg/L,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3.8、346.7、59.8,表明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以1∶1、1∶2混配对多花黑麦草防治有增效作用,尤其以1∶2混配增效显著。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播后3 d、苗后5 d、苗后15 d,喷施氟噻草胺∶二甲戊灵为1∶2的混合药剂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15、0.24、0.28,表明在播后苗前施药对多花黑麦草的选择性最高,能一定程度控制多花黑麦草的发生和生长,而苗后施药对多花黑麦草选择性相对较差。

氟噻草胺; 二甲戊灵; 小麦; 多花黑麦草; 协同作用

多花黑麦草作为绿化草坪草和牧草引进我国,在草坪绿化、畜牧养殖等方面曾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近几年来,多花黑麦草逐渐入侵小麦田,成为小麦田的一种恶性杂草,在河南驻马店等地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生产[1]。杂草防治方法包括茎叶处理、土壤封闭处理,目前对于多花黑麦草的防治多采用炔草酯、唑啉草酯、啶磺草胺等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2-3],而土壤封闭方法防治多花黑麦草未见报道。本实验室前期试验证实,氟噻草胺、二甲戊灵对多花黑麦草有一定防效。氟噻草胺属芳氧乙酰胺类化合物,主要用于冬小麦田防除1年生抗性杂草婆婆纳、猪殃殃等,但对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稍差[4]。二甲戊灵为二硝基苯胺类选择性土壤处理剂,适用于玉米[5]、大豆[6-7]、大葱[8]、大蒜[9]、甘薯[10]、棉花[11-12]、花生[13]、水稻[14]、小麦[15]、甘蓝[16]、榨菜[17]、唐菖蒲[18]等作物的杂草防除,对1年生杂草防效较好。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均为芽前或芽后早期处理药剂,通过抑制细胞有丝分裂造成杂草死亡,目前尚未见将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配用于小麦田的报道。为此,通过生物测定法室内探讨二者混配施用对小麦的安全性及对多花黑麦草的防效,旨在为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小麦品种为百农矮抗58,由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育成,市售;多花黑麦草,采集于河南驻马店西平县芦庙乡。

1.2 试验药剂

41%氟噻草胺悬浮剂由京博农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30 g/L二甲戊灵乳油由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方法

1.3.1 除草剂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联合效应测定 称取氟噻草胺、二甲戊灵适量,加入水中稀释至如下剂量:氟噻草胺0.05、0.1、0.2、0.4、0.8、1.6 mg/L;二甲戊灵0.125、0.25、0.5、1、2、4 mg/L。另设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不同比例混配处理:氟噻草胺∶二甲戊灵=1∶1,剂量(mg/L,下同)为0.05+0.05、0.1+0.1、0.2+0.2、0.4+0.4、0.8+0.8、1.6+1.6;氟噻草胺∶二甲戊灵=2∶1,剂量为0.05+0.025、0.1+0.05、0.2+0.1、0.4+0.2、0.8+0.4、1.6+0.8;氟噻草胺∶二甲戊灵=1∶2,剂量为0.05+0.1、0.1+0.2、0.2+0.4、0.4+0.8、0.8+1.6、1.6+3.2。

将多花黑麦草催芽至芽长0.5 cm。一次性口杯中装入石英砂约20 g,加入药液6 mL,以加入清水6 mL为对照,每杯接入多花黑麦草10株,培养48 h,测定株高,计算生长抑制率,根据活性方程得到生长抑制中剂量(ED50),以共毒系数法(CTC法)[19]评价除草剂混用联合效应。

(1)

(2)

上式中:实测毒力指数=单剂的ED50/混剂的ED50×100;理论毒力指数=单剂A相对毒力指数×A在混剂中百分含量+单剂B相对毒力指数×B在混剂中百分含量。共毒系数在100左右为相加作用,明显大于100为增效作用,明显小于100为拮抗作用。

1.3.2 除草剂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的选择性测定

1.3.2.1 盆栽材料培育及施药方法 所用土壤取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阴干,过筛,加入草炭与蛭石,三者比例为3∶1∶1。取该混合土壤适量于塑料盆钵(直径8.5 cm)中,多花黑麦草与小麦分别单独播种,小麦覆土3 cm,多花黑麦草覆土1 cm左右,从盆钵底部浇透水,置于人工温室,培养温度为白天(20±5)℃、夜间(15±5)℃。施药方法参照吴仁海等[20]的方法,施药液量为450 kg/hm2。

1.3.2.2 苗前除草剂土壤处理 播种后3 d进行苗前土壤处理。多花黑麦草施药剂量(g/hm2,下同)﹕氟噻草胺+二甲戊灵为2.812 5+5.625、5.625+11.25、11.25+22.5、22.5+45、45+90、90+180;小麦施药剂量﹕氟噻草胺+二甲戊灵为8.437 5+16.875、16.875+33.75、33.75+67.5、67.5+135、135+270、270+540、540+1 080。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药后14 d,剪取地上部分测定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鲜质量,计算生长抑制率及选择性指数。选择性指数越高,表明该药剂越安全,一般认为,当除草剂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大于2时,该除草剂在该作物田可安全使用。

(3)

1.3.2.3 苗后除草剂茎叶处理 于小麦苗后5、15 d分别进行除草剂茎叶处理。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以1∶2混合进行喷施,小麦幼苗施药剂量(g/hm2,下同)分别为56.25+112.5、112.5+225、225+450、450+900、900+1 800、1 800+3 600、3 600+7 200;多花黑麦草幼苗施药剂量为5.625+11.25、11.25+22.5、22.5+45、45+90、90+180、180+360、360+720。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药后21 d剪取地上部分,测定小麦及多花黑麦草鲜质量,计算生长抑制率及选择性指数。

1.4 数据分析

采用DPS 20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其他计算分析参照文献[21]使用 Excel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抑制活性

采用液体培养法测定除草剂对多花黑麦草的活性,结果(表1)表明,氟噻草胺、二甲戊灵对多花黑麦草均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ED50值分别为0.13 mg/L、0.16 mg/L。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以1∶1、1∶2、2∶1混配,对多花黑麦草的ED50值分别为0.12 mg/L、0.04 mg/L、0.24 mg/L,CTC值分别为123.8、346.7、59.8,表明二者以(1∶1)~(1∶2)混配对多花黑麦草抑制活性具有增效作用,而二者以2∶1混配具有拮抗作用。

表1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抑制活性

2.2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苗前土壤喷施对小麦和多花黑麦草的选择性

根据药液培养试验结果,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以1∶2比例混配增效作用最佳,利用盆栽法测定二者混用对小麦和多花黑麦草的抑制活性,结果见表2。 经计算,氟噻草胺∶二甲戊灵为1∶2时,对多花黑麦草的活性方程为y=2.545 8+1.655 0x,R=0.974 7,ED50值为30.40 g/hm2,ED90值为180.84 g/hm2;二者混用对小麦的活性方程为y=1.560 5+0.930 5x,R=0.978 6,ED10值为208.44 g/hm2,ED50值为496 8.00 g/hm2。因此,选择性指数为1.15,表明氟噻草胺、二甲戊灵以1∶2混合苗前处理土壤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有一定的选择性。

表2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苗前喷施对小麦和多花黑麦草的抑制活性

2.3 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苗后喷施对小麦和多花黑麦草的选择性

2.3.1 苗后5 d 喷施 播后10 d,小麦出苗后约5 d,多花黑麦草基本出齐,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以1∶2混合喷施,对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抑制效果见表3。经计算,药剂对多花黑麦草的活性方程为y=1.555 9+1.376 9x,R=0.974 5,ED50值为317.18 g/hm2,ED90值为2 704.24 g/hm2;对小麦的活性方程为y=0.851 9+1.022 2x,R=0.958 0,ED10值为637.12 g/hm2,ED50值为11 426.49 g/hm2。混合药剂对小麦的ED50值远高于对多花黑麦草的ED50值,表明其对小麦与多花黑麦草具有一定的选择性,选择性指数为0.24。

表3 苗后5 d喷施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对小麦和多花黑麦草的抑制活性

2.3.2 苗后15 d 喷施 小麦苗后15 d喷施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合药剂(1∶2),其对小麦及多花黑麦草的生长抑制作用见表4。经DPS数据处理系统分析,混合药剂对多花黑麦草的活性方程为y=1.368 2+1.359 9x,R=0.970 5,ED50值为468.42 g/hm2, ED90值为4 102.29 g/hm2;对小麦的活性方程为y=1.927 4+0.583 9x,R=0.983 2,ED10值为1 168.60 g/hm2,ED50值为183 081.66 g/hm2。小麦苗后15 d,喷施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以1∶2混合的药剂对小麦的ED50值远高于对多花黑麦草的ED50值,表明混合药剂对小麦与多花黑麦草具有一定选择性,选择性指数为0.28。

表4 苗后15 d喷施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对小麦和多花黑麦草的抑制活性

3 结论与讨论

河南是产粮大省,多花黑麦草在河南驻马店等地发生面积逐年扩大,逐渐演替为区域性恶性杂草,难以防除,严重制约全省粮食生产,加之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亟需寻找能够有效防治多花黑麦草的除草剂。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均为芽前或芽后早期使用的除草剂,如果联合使用对土壤封闭喷施既能保证小麦安全,又能有效防治多花黑麦草,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防除措施,因此笔者对二者联合使用的共毒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用对多花黑麦草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二者混用配比在(1∶1)~(1∶2)时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以1∶2共毒系数最高(346.7)。因此,利用盆栽试验进一步研究氟噻草胺∶二甲戊灵为1∶2的混合药剂土壤封闭喷雾、苗后不同时期茎叶喷雾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的抑制活性及选择性,结果表明,播后3 d(土壤封闭喷雾)、苗后5 d、苗后15 d施药对多花黑麦草与小麦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15、0.24、0.28,说明在播后苗前施药选择性最高。

本研究为室内条件下测定氟噻草胺与二甲戊灵混配施用对多花黑麦草的抑制活性及对该杂草与小麦的选择性,由于室内试验条件与田间差异较大,建议开展田间试验以进一步评价二者混用对多花黑麦草的控制作用及对小麦的安全性。

[1] 王合松,宋玉立,李九英,等.警惕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蔓延危害[J].植物保护,2008,34(2):149-151.

[2] 王绍敏,王金信,王长强,等.4种除草剂对麦田禾本科杂草药效比较[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11):50-52.

[3] 高兴祥,李美,房锋,等.防除多花黑麦草等4种禾本科杂草的药剂活性测定[J].草业学报,2014,23(6):349-354.

[4] 朱秀,祝乐天,魏敬怀,等.360 g/L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呋草酮悬浮剂对冬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29):4-6.

[5] 冯文彪.二甲戊灵防除玉米杂草应用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3,24(6):25-27.

[6] 李向阳,金晨钟,刘桂英,等.33%二甲戊灵乳油防除大豆田杂草研究初报[J].湖南农业科学,2008(6):76-77.

[7] 张惟,刘亦学,于金萍.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防除夏大豆杂草效果研究[J].现代农药,2010,9(4):50-51,54.

[8] 吴仁海,职倩倩,苏旺苍,等.大葱苗期除草剂初步筛选[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7):93-97.

[9] 白伟,杨玉仓.33%二甲戊灵乳油防除大蒜田杂草药效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3):24-26.

[10] 杨育峰,李君霞,代小冬,等.5种除草剂对甘薯田间杂草的防除效果[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7):88-90.

[11] 江海澜,王俊刚,邓小霞,等.二甲戊乐灵乳油施用深度和剂量对棉苗生长的影响[J].杂草科学,2011,29(2):26-31.

[12] 郑本明.33%二甲戊灵乳油防除棉花田杂草试验[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2(4):78-79.

[13] 路兴涛,孔繁华,张勇,等.几种土壤处理除草剂防除花生田杂草效果报告[J].杂草科学,2010,28(2):30-32.

[14] 高旭华,陈勇.450 g/L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对直播水稻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6):207-210.

[15] 高明,万建兵.45%二甲戊灵微胶囊剂防除冬小麦田杂草试验[J].现代农药,2011,10(3):55-56.

[16] 朱桂明.330 g/L二甲戊灵乳油防除甘蓝田杂草药效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1(3):128-129.

[17] 冯新军,刘国民,潘永苗,等.33%丰光(二甲戊灵)乳油对榨菜田杂草的防效[J].浙江农业科学,2004(5):271-272.

[18] 刚存武.33%二甲戊乐灵和48%氟乐灵土壤处理对唐菖蒲地双子叶杂草防效[J].农药,2005,44(6):278-279.

[19] 沈晋良.农药生物测定[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0] 吴仁海,孙慧慧,王彦兵,等.9种助剂对精噁唑禾草灵、炔草酯除草活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12):84-87.

[21] 黄剑,吴文君.利用EXCEL快速进行毒力测定中的致死中量计算和卡方检验[J].昆虫知识,2004,41(6):594-598.

Synergistic Effect onLoliummultiflorumLamk.and Security to Wheat of Flufenacet and Pendimethalin

WU Renhai,SUN Huihui,SU Wangcang,XU Hongle,WANG Hengliang,LU Chuantao*,WEI Hongmei,XUE Fei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nan Key Laboratory of Crop Pest Control,Zhengzhou 450002,China)

To explore the controlling measure ofLoliummultiflorumLamk.in wheat fields,the inhibitory activities of flufenacet and pendimethalin on wheat andLoliummultiflorumLamk.were investigated indoor.Hydroponics results ofLoliummultiflorumLamk.showed that the median effective doses(ED50)of flufenacet,pendimethalin were 0.13 mg/L,0.16 mg/L,respectively.When flufenacet and pendimethalin were applied mixedly in the ratio of 1∶1,1∶2,2∶1,the ED50values were 0.12 mg/L,0.04 mg/L,0.24 mg/L,respectively,and the co-toxicity coefficients (CTC) were 123.8,346.7,59.8,respectively,which showed that mixed use of flufenacet and pendimethalin in the ratio of 1∶1,1∶2 could enhance weed control effect,especially the later.Pot-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lective coefficients betweenLoliummultiflorumLamk.and wheat were 1.15,0.24,0.28,respectively,at 3 days after sowing(pre-emergence),5 days after germination and 15 days after germination when the two herbicides were mixedly applied in the ratio of 1∶2,revealing that the selective coefficient was the highest when the herbicides were sprayed after sowing and before emergence,which coul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and growth ofLoliummultiflorumLamk.to some extent,while the selectivity was relatively poor when the herbicides were sprayed post emergence.

flufenacet; pendimethalin; wheat;LoliummultiflorumLamk.; synergistic effect

2017-01-13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62102110004);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专项基金项目(2016ZC44)

吴仁海(1976-),男,河南信阳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药应用技术及除草剂药害研究。 E-mail:renhai.wu@163.com

*通讯作者:鲁传涛(1964-),男,河南杞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研究。E-mail:chuantaolu@qq.com

S451.22+1

A

1004-3268(2017)06-0089-04

猜你喜欢
混配黑麦草除草剂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一种提高化工煤混配合格率的方法
不同行内生草影响葡萄果实品质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种苗根荧光反应在多年生黑麦草与一年生黑麦草两个种测定中可靠性验证
封闭式除草剂什么时间喷最合适
离子液体/纤维素混配固定相分离性能研究
如何正确选择使用农药及除草剂
黑麦草牧草养鹅初探
玉米田除草剂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