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2017-07-05 08:14胡尚军
甘肃教育 2017年11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语文教学教育

胡尚军

【关键词】 语文教学;传统美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52—0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积累的优秀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教育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炎黄子孙。初中语文教材经典篇目大多从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撷取,蕴涵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底蕴。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中是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一、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感悟传统美德

1. 利用教材资源,提高学生认识。初中语文教材选取的作品大多是佳作名篇,每篇文章都是傳统美德教育的优秀素材。为了取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最佳效果,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内容,对作者的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和文章的重点段落、中心思想及语言表达等环节进行充分挖掘,寻找教材内容与传统美德教育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恰到好处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深入认识爱国、尊师、敬老、仁义、公而忘私等优秀传统美德。

2. 挖掘教材精华,感受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丰富积累,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智慧总结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疏理文章脉络后,让学生明确文章所传达的思想主张,所提倡的主体精神以及这种思想、精神在长期历史延伸中所铸就的民族性格特质。

3. 联系学生实际,进行传统教育。针对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缺乏理想和抱负等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进行“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教育。初中学生正值人生画卷刚刚展开的时刻,如果从此时能树立远大理想和自强不息的信念,日后才能挑大梁,才能成为有用之才。在语文教材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材料举不胜举。例如,王家新的《在山的那一边》、流沙河的《理想》等。

二、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崇尚传统美德

1. 剖析文章情感,培养高尚情操。追求真理需要情感投入,追求传统美德更需要情感投入。只有通过情感剖析和体验以及循循善诱,才能引发学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传统美德的高尚,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对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文中人物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在学生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2. 体验文章情感,接受美德教育。在教学古典诗、词、曲时,教师可以采用录音配乐与示范朗读相结合的方法,先把学生带入作品的意境,让学生在作品蕴涵的意境中理解作品主题,感悟作品所蕴含的生活哲理,接受传统美德教育。

3. 挖掘文章情感,点燃学生激情。文学作品源于生活,生活的支点是感情。针对语文课文来说,每一篇都有它蕴涵的感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抓住每篇课文的“激情点”,充分利用其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激发学生的深层情感,使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涵的真、善、美,从而培养传统美德真挚情感。

三、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践行传统美德

1. 利用阅读写作,激发兴趣。首先,利用阅读激发兴趣。阅读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图书,结合教学要求放一些具备较强针对性的影视节目。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操。其次,充分利用作文激发兴趣。教师应重视作文命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的写作思路,启发他们寻找生活中的真善美,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 利用典范引路,坚定信念。首先,树立坚定的信心。语文教材中大量情理兼备的好作品正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树立坚定信念的优秀典型教材。其次,教师率先垂范。初中学生好模仿,在家学家长,在校仿老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最后,树立榜样。要善于用“放大镜”寻找学生优点,在学生中开展学习身边榜样活动,形成争先创优氛围。

3. 开展多种活动,陶冶情操。确立德育主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参观伟人故居,收集整理伟人故事;举办讲故事比赛活动,锻炼学生口才,陶冶学生情操;利用节日、纪念日等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如此,能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远大志向,不断增强自身的道德情操。

一位德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给予激励、唤醒、鼓舞。”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最不可忽视的就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应该有效地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担起振兴中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让传统美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语文教学教育
身边的传统美德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