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锥切和子宫切除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2017-07-07 15:17魏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6期
关键词:内瘤子宫颈上皮

魏蔚

宫颈锥切和子宫切除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魏蔚

目的 分析宫颈锥切和子宫切除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级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31例CIN Ⅲ级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宫颈锥切组(18例)和子宫切除组(13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宫颈锥切组病理检查结果与子宫全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随访,宫颈锥切组患者有效随诊率为88.89%(16/18),子宫全切组患者的有效随访率为53.85%(7/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身体恢复、术后心理恢复、手术理解接受程度及治疗结果满意度方面优于子宫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IN Ⅲ级患者可先进行宫颈锥切,并作进一步的病理检查,手术治疗效果较佳,值得实践推广。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锥切;子宫切除;治疗

CIN属于一类癌前病变[1],与宫颈浸润癌[2]紧密相关,是宫颈癌防治的一类重要阶段。随着近些年来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与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进步,使得CIN病变的检出率明显提高。其中CIN Ⅲ级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3],因此,如何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临床干预的意义重大,有利于及时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本次研究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分析其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31例CIN Ⅲ级患者,医护人员同所有患者详细讲解了本次实验的目的、方法、意义,获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纳入本次实验。将患者按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宫颈锥切组(18例)和子宫切除组(13例)。术前对所有患者均给予病理学检查显示疾病被确诊,术后依据病理结果进行病情随访。

1.2 方法

1.2.1 宫颈锥切组 给予深锥切除组织,并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手术治疗时间为患者月经干净后的3~7 d,嘱咐患者采取膀胱截石位,治疗前对阴道与宫颈部位进行碘伏消毒,多数患者未给予麻醉措施,少数患者由于害怕疼痛采取静脉全身麻醉。手术治疗范围为碘实验宫颈不着色边缘外的0.5 cm、椎高2.5~3.0 cm、12点处,并进行标记,给予病理检查。对手术创面进行电凝止血操作,手术完成后对颈管内与阴道进行碘伏纱布消毒,并观察30 min,可给予头孢类抗生素口服治疗,手术完成后的2个月内嘱咐患者禁止进行性生活[4-7]。

1.2.2 子宫切除组 手术治疗前进行阴道与肠道准备,分别准备3、1 d,手术治疗前的8 h禁止饮食饮水,排除麻醉禁忌证,并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处理,经腹给予子宫全切除手术[8]。手术操作的过程中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对于手术治疗较为困难且>3 h的患者,术中可给予头孢类抗生素静脉滴注,手术治疗后保留尿管48 h后将其拔出,并在术后肛门排气后给予流质饮食,将切除后的全子宫送至实验室进行病理检查,并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术后3个月内禁止进行性生活。

1.2.3 术后病情随访 手术完成后,术前与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构进行相比较,若术后比术前降级或者相同的情况下,可在给予宫颈锥切术后的3个月进行疾病复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等,若各项检查指标处于正常水平可在6个月后再进行1次复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两种治疗方案的有效随诊率及对两种手术治疗结果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宫颈锥切组病理检查结果与子宫全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理检查结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随诊率比较 术后随访,宫颈锥切组患者有效随诊率为88.89%(16/18),子宫全切组患者的有效随访率为53.85%(7/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对术治疗结果的满意度比较 宫颈锥切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身体恢复、术后心理恢复、手术理解接受程度及治疗结果满意度方面优于子宫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CIN包括原位癌、宫颈不典型增生等病变,属于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9]。通常情况下,临床上可将CIN分为Ⅰ、Ⅱ、Ⅲ级,其中Ⅰ级表示为轻度不典型增生,Ⅱ级表示中度不典型增生,Ⅲ级表示重度不典型增生与原位癌,其中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所需时间约为8~10年[10-12]。

分析临床上对CIN进行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电凝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宫颈锥切术、宫颈环状电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放射治疗等[5]。有关研究指出[13,14],对CIN病变活检与子宫切除术后进行阴道镜下诊断的符合率不完全相同,准确率约为70%左右[15]。目前临床上对于CIN Ⅲ级患者通常采用宫颈锥切与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近些年来由于CIN病变逐渐趋向于年轻化趋势,且越来越多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导致许多患者更易于接受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1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宫颈锥切组病理检查结果与子宫全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随访,宫颈锥切组患者有效随诊率为88.89%(16/18),子宫全切组患者的有效随访率为53.85%(7/1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锥切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身体恢复、术后心理恢复、手术理解接受程度及治疗结果满意度方面优于子宫全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CIN Ⅲ级宫颈癌患者,可将宫颈锥切术作为一类较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建议对该类疾病患者可先给予宫颈锥切术,并将切下的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便于指导患者是否需要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做好术后随访工作,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降低疾病复发率。

[1]陈晨.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初次锥切切缘阳性患者病灶残余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浙江大学,2012.

[2]陈江平,张莉,舒丽莎,等.子宫颈冷刀锥切术与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临床价值对比分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2):58-61.

[3]孙建衡.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的新挑战.中华肿瘤杂志,2016,38(7):556-557.

[4]陈旭清.宫颈锥切术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效果观察.中外医疗,2012,31(22):33.

[5]高霞,李进,张毅,等.子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比较.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2):188-191.

[6]葛小琴.子宫颈锥切术在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研究.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8): 64,66.

[7]文燕,卢玉娟.宫颈锥切和子宫切除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治疗中的临床探讨.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12):1395-1398.

[8]王菁,王爱蕾,孙光勇,等.探讨不同的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1): 189.

[9]肖学红.不同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国民康医学,2014(18):11-12.

[10]陈并勤.宫腔镜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研究.医药前沿,2014(35):143-144.

[11]石丽.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50例疗效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5):600-601.

[12]刘鹰,姚旭阳,陈敬.两种宫颈锥切术在围绝经期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Ⅲ中的效果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3(6):7-8.

[13]刘庆芝,黄山鹰,唐雪莲,等.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对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疗效比较.现代医学,2011,39(2):162-165.

[14]夏海波.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和宫颈锥切术(CKC)治疗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对比.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12):6957-6958.

[15]陈红锦.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研究.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4):147-148.

[16]田维莉.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大家健康(旬刊),2014(12):202-20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6.042

2017-02-13]

523843 东莞市长安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内瘤子宫颈上皮
经阴道子宫颈常规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评估孕晚期早产中的应用*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分析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W+8字”缝合法在子宫颈冷刀锥切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祛湿解毒汤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对宫颈柱状上皮内瘤变合并高危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影响
宫颈在妊娠中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