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效果观察

2017-07-07 15:17何逾祥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6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皮疹

何逾祥

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效果观察

何逾祥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效果。方法 4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按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19例)和研究组(21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对比两组皮疹消退、发热消退、结膜充血消退、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皮疹消退、发热消退、结膜充血消退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川崎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疗效较佳,症状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建议推广。

小儿川崎病;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治疗

小儿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病因尚未明确,病程较长,患儿全身发生血管炎变,伴急性发热出疹,血管病变容易导致冠脉扩张,引起心血管病变,造成心脏病,对患儿健康生命有严重威胁。此病严重损害患儿心血管系统,可导致终生损伤,成年后引起缺血性心脏病,逐渐受到临床关注。为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疗效,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儿科接诊的4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分组对比研究,现报告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儿科接诊的小儿川崎病40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19例)和研究组(21例)。对照组男10例、女9例,年龄1~8岁,平均年龄(3.25±0.23)岁,病程4个月~6年,平均病程(2.11±0.38)年。研究组男13例、女8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3.34±0.16)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病程(2.22±0.4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日本MCLS研究委员会《小儿川崎病诊断标准》[1]确诊。①患儿口腔黏膜和两眼结膜有红肿及充血表现;②持续发热,时间>5 d;③皮肤皮疹、多形红斑等;④手足僵硬、潮红和肿大;⑤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

1.3 方法 给予两组患儿营养支持、调节体内平衡、抗感染治疗及纠正酸碱平衡等常规方法基础治疗上,,研究组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

1.3.1 对照组 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口服,3~4次/d,30~ 80 mg/(kg·d),连用14 d后减量至3~5 mg/(kg·d)。

1.3.2 研究组 ①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口服,3~4次/d,30~80 mg/(kg·d),连用14 d后减量至3~5 mg/(kg·d)。②丙种球蛋白2次/d,使用时将400 mg/(kg·d)加入注射用水5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滴速20滴/min,15 min后若患儿无不适,可适当加快滴注,最快不超过3 ml/min,连续用药5 d[2]。

1.4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皮疹消退、发热消退、结膜充血消退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及治疗效果。

1.5 疗效判定标准 无效:经治疗,发热、淋巴结肿大和黏膜充血症状无变化,病情无改善;好转:经治疗,发热、淋巴结肿大和黏膜充血症状减轻;有效:经治疗,发热、淋巴结肿大和黏膜充血症状消失,病情恢复。总有效率=(好转+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 对照组皮疹消退时间(4.65±1.32)d,发热消退时间(3.59±0.35)d,结膜充血消退时间(4.98±1.52)d,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6.88±1.05)d;研究组皮疹消退时间(2.12±1.19)d,发热消退时间(1.15±0.58)d,结膜充血消退时间(2.11±0.62)d,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3.67±1.23)d。研究组皮疹消退、发热消退、结膜充血消退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758、15.8942、5.7609、 8.8292,P<0.05)。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未明,有研究认为,川崎病发病与中性粒细胞有密切关系。急性期患儿中性粒细胞活跃水平上升,数量增多,可损伤患儿的内皮细胞,诱发血管损[4-6]。与无冠脉损伤儿比较,冠脉损伤川崎病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数目较高,提示中性粒细胞可用于预测和诊断川崎病是否并发冠脉疾病参考依据[7]。该病患儿主要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和黏膜充血症状,表现为广泛血管炎及免疫系统活化异常两方面。丙种球蛋白为治疗此病常用药,对血管表面的免疫反应有抑制作用,可经封闭血液内单核细胞、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等受体来实现。研究显示,丙种球蛋白对微生物毒素有中和作用,阻断血管免疫反应,对细胞毒素分泌进行抑制,减少免疫负调节及炎症反应[8-10]。单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不能取得抗炎作用,临床大多采用丙种球蛋白与阿司匹林联合用药方法,促血液循环,有效抗炎,疏通血管,防止心血管病变[11-13]。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常用药,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性,可有效防止血栓形成,具有药效稳定、作用迅速及不良反应少特点。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能协同作用,促进疗效,其中丙种球蛋白对血管表面的免疫反应有抑制性,而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起到抑制作用,联用能大大减少或避免川崎病患儿发生冠脉损伤[14,15]。

本研究,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皮疹消退、发热消退、结膜充血消退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较短,皮疹消退时间(2.12±1.19)d,发热消退时间(1.15±0.58)d,结膜充血消退时间(2.11±0.62)d,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3.67±1.23)d;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皮疹消退时间(4.65±1.32)d,发热消退时间(3.59±0.35)d,结膜充血消退时间(4.98±1.52)d,研究组皮疹消退、发热消退、结膜充血消退及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联合用药能有效、快速缓解症状,对早期病情恢复有确切作用。研究组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用药为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综上分析,小儿川崎病联合采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治疗效果较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1]薄慧.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6(5):569-570.

[2]赖志光,戴道华.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科学,2015,5(9):88-89.

[3]庄瑞霞.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分析.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288-289.

[4]胡新和.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价值.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83-84.

[5]陈芳.小儿川崎病16例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9):6-8.

[6]冯粉玲,黄惠梅.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0):59-60.

[7]张根,李新萍,常丽.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分析.临床荟萃,2015(5):572-574.

[8]李建彪.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评价.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8):169.

[9]申珊.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医药,2015(28):250.

[10]魏晓红,程巍.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对小儿川崎病冠膜损伤的效果探究.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153-154.

[11]曹珊,李静,周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11):57-58.

[12]苗萍.小儿川崎病的诊断及治疗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15(3):123-125.

[13]刘雪萍,王爱兰,李佳静.两种剂量丙种球白蛋对川崎病患儿疗效与冠脉病变的影响研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8): 1833-1836.

[14]高学军.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中国实用医刊,2014(11):117-118.

[15]戴小芳,凌艳萍.98例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观察与护理.江苏医药,2013(4):496.

Effect observation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gamma globulin in the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


HE Yu-xiang.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oshan City First Poeple’s Hospital,Foshan 528000,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spirin combined with gamma globulin in the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Methods A total of 40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ontrol group(19 cases)and research group(21 cases).The control group

aspirin for treatment,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aspirin combined with gamma globulin for treatment.Comparison were made on rash,fever,conjunctival congestion and lymph node enlargement regression time and treatment effect in two groups.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shorter rash,fever,conjunctival congestion and lymph node enlargement regress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5.24% than 68.42%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aspirin and gamma globulin shows good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and symptoms are remitted in a short time,it is recommended for promotion.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 Aspirin; Gamma globulin; Treatmen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6.044

2017-02-22]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川崎皮疹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以肛周扁平湿疣为皮肤表现的二期梅毒一例
A Doctor’s Vi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