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

2017-07-10 07:57李学开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沈从文实力出版社

李学开

沈从文赎书

沈从文爱看书,也爱买书,家中藏书数量非常可观。他认为,学术乃天下公器,所以并没有把藏书当作个人私有品,而是乐意与更多的人分享。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文学系的同学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一两本沈从文的书。当然,他也希望借出去的书能按时归还,以便能让更多的人读到。

沈从文主持《大公报》副刊时,姚雪垠经常向该报投稿,二人便成了文字至交。1973年春,姚雪垠为了创作《李自成》,就通过好友徐盈向沈从文借了包括“东北博影印”旧图在内的《满洲实录》四大册。这本图册写清兵入关作战的各个重要战役场面,图像情景极为重要,比较接近明末战况。用完之后,姚雪垠忙于《李自成》的创作,没有时间亲自归还所借之书,于是委托出版社的朋友代为还书。

也许是因为疏忽吧,出版社的朋友在还书时,无意中遗漏了一册。对于这样一套研究清开国初期历史的珍贵资料,沈从文当然希望它是完整的。可事情一拖就是两三年,也没有人归还这遗漏的一册。沈从文只好提笔给姚雪垠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把详情告诉给姚雪垠,说出版社上次退还的《满洲实录》缺少一册,盼能为问下落。为了收回此书,他甚至提出,自己愿意拿出一点钱,给出版社保管这份资料的人,作为找回的报酬。

素材解读

沈从文藏书很多,但从不吝啬,乐意借书给别人看,这种乐于助人的美德,实在是令人敬佩。当朋友借书未能完整归还时,他没有丝毫的怨艾,既没有强行索之,也没有“亡羊补牢”,而是采用了“赎”的办法,花自己的钱,索回自己借出去的图书。

宽厚、仁慈,最能触动人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沈从文高尚的人格魅力,堪为知识分子的楷模。

適用话题

乐于助人 宽以待人 善解人意 人格魅力

不用知道我是谁

2005年,香港一家摄影协会组织举办了一场大型的摄影比赛,这次比赛不仅奖金丰厚,还邀请了世界著名的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做评委,因此,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参加。

他是一名歌手和演员,一直很喜欢摄影。这么好的一个平台,他自然不肯错过,于是他从自己多年来拍摄的照片中精心挑选出几张,打算送去参加比赛。

“只拿这几张照片吗?是不是少了点什么?”他的朋友提醒道。他看了看手里的照片迷茫地说:“没少什么呀,这些是我最满意的作品了。”朋友有点急了:“为什么不附上你的名字和简介呢?这样也许可以为你加分不少呢!”看着朋友眨着眼睛的样子,他顿时明白了朋友话里的意思。他思虑片刻,摇了摇头说:“不用知道我是谁。”然后按程序递交了参赛作品。

比赛结束后,他的作品获得了二等奖。朋友佩服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确实有实力,怪不得当初你那么自信,不肯附上名字呢。”他笑了笑说:“参加比赛,我希望人们都是用作品在说话,而不是靠所谓的名气和地位。否则就是对其他参赛选手的不公平,也是对自己作品的不尊重。”他的一番话说完,朋友佩服得五体投地。

他就是香港著名的歌手和演员郑中基。

素材解读

郑中基参加摄影比赛,不顾朋友的劝告,执意不附上自己的名字和简介,让评委公正客观地评价作品,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对评委和其他选手的尊重。比赛比的是实力,而不是比名气和地位。用实力说话,你才可以证明自己参与竞争凭的是真本事;用实力说话,你才能让别人心服口服,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用实力说话,你才能够做到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适用话题

相信自己 用实力说话 尊重别人 客观公正

猜你喜欢
沈从文实力出版社
我等待……
沈从文接“火”传温暖
我们的搞怪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凭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石油工业出版社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